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景群又稱“八丘田”,位於西湖景區玉皇山南麓,佔地150畝,種八種不同的莊稼。一年四季,八種莊稼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在八卦田中心,有個圓形土墩,那就是太極圖。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杭州八卦田曾是南宋皇家籍田的遺址。籍田是古代中國以農為本的農耕文化的縮影,是古代帝皇通過神聖儀式活動對農業生產予以重視的場所。八卦田最早出現於明代記載:“南山勝蹟中有宋藉田,在天龍寺下,中阜規圓,環以溝塍,作八卦狀,俗稱九宮八卦田,至今不紊”。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正月,宋高宗趙構為表示對農事的尊重和對豐收的祈禱,採納了禮部官員的提議,開闢籍田於國都南郊(即目前的八卦田遺址處)。每年春耕開犁時,趙構親率文武百官到此行“籍禮”,執犁三推一撥,以祭先農。明代八卦田逐漸成為杭城著名的景點。明以後,籍田一直作為良田由附近居民耕作。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據說,當年南宋皇帝丟掉汴梁京城,帶著一大群皇親國戚、文武百官,逃到了杭州。他們見西湖風景好,便留下來,在鳳凰山腳下建造起宮殿和花苑。杭州的老百姓,見皇帝這樣昏庸無道,都大為不滿,街上巷尾議論紛紛。風聲一傳兩傳,傳到皇帝的耳朵進裡。他怕老百姓要作亂,心裡有點慌,便召集文武百官來商量。文武百官商量來商量去,一時想不出一個應付的辦法。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後來,有一個文官想出一個主意:只要皇上開闢一塊籍田,說是親自耕種,百姓就會心服口服了。於是,趙構就在玉皇山下開出一塊籍田,種著稻、麥、黍、稷、豆……八種莊稼。在八丘田當中,留著圓圓的一個土墩。老百姓看見皇帝也和他們一樣耕田種地,議論就慢慢少下去了。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2007年,杭州啟動玉皇山南綜合整治工程。工程佔地面積為98178㎡,修築4座木橋、鋪設園路和木棧道6400㎡、建設駁坎和擋牆約4200㎡,恢復南宋時期皇帝躬耕以示勸農"藉田"的自然風貌,打造成一個展現農耕文化的農業科普園地和歷史文化遺址公園。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遺址公園分為四大板塊區域:主入口廣場區,古遺址保護區,農耕文化體驗區,農耕文化展示區。目前八卦田的種植區域主要分為環核心區、中心區和外圍區三塊。核心是八卦中心的陰陽太極圖,以保留遺址為主,補種一些植物,如四季桂、石楠和紅葉李等。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景群以八卦田遺址為中心,組成吳漢月墓、農耕文化園、耕讀之家、天龍寺、白雲庵、民國禁約碑、南觀音洞、南宋官窯博物館環繞的景點群落。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遺址拆除影響歷史風貌的建築,重新設計八卦田內道路,改水泥路面為體現田園特色的路面。八卦田中央的“土阜”,將種植上穀類和菜蔬以及小喬木。土阜周圍的八塊田地延續其古老功能,沿田埂種植南宋時藉田播種的“九穀”(稻、稷、黍、粟谷、糯谷、大豆、小豆、大麥、小麥),讓人們感受到千百年田園種植之美,形成美麗富裕的大地景觀。周圍配上茶葉和時花。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遺址拆除影響歷史風貌的建築,重新設計八卦田內道路,改水泥路面為體現田園特色的路面。八卦田中央的“土阜”,將種植上穀類和菜蔬以及小喬木。土阜周圍的八塊田地延續其古老功能,沿田埂種植南宋時藉田播種的“九穀”(稻、稷、黍、粟谷、糯谷、大豆、小豆、大麥、小麥),讓人們感受到千百年田園種植之美,形成美麗富裕的大地景觀。周圍配上茶葉和時花。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種植區域分為環核心區、中心區和外圍區。核心是八卦中心的陰陽圖,以保留遺址為主,補種一些植物,如四季桂、石楠和紅葉李等。

八卦田之夏

環核心區種植龍井茶、火棘、紅葉李以及部分時花,保證常年的基準色調。外圍區配置季節性觀花植被,春為油芥菜,夏為半支蓮,秋為杭白菊,冬為甘藍類。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中心區面積25畝,種植8種農作物,根據卦位分種不同品種,首批秈稻、糯稻、大豆、茄子、綠豆、粟、紅辣椒、四季豆。到次年上半年,將換季輪作,種蕎麥、大麥、蠶豆、紫雲英、春白菜、土豆、蘿蔔和小麥,保證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吳漢月是吳越國王錢元瓘的次妃、錢弘俶的生母。吳月漢墓中古樸生動精美的浮雕及其出土文物,代表了吳越文化藝術的最高水平。墓後室頂板刻有世界上最早的最精確的石刻天文圖。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南觀音洞位於玉皇山隧道南入口山岩上,內部依山勢鑿造的造像始於南宋開禧年,風格寫實、雕琢精美、神態各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鳳凰山中多古寺,天龍之境何深幽”。古人很早就讚揚天龍寺的優美景緻。天龍寺由吳越王錢弘俶主持建造。寺後越王臺崖壁間有宋代鐫刻的《般若心經》。天龍寺遺址尚存有不少石刻造像:高2.11米的阿彌託佛像,1.76米的彌勒佛像,還有觀音、菩薩、金剛等。造像保留了晚唐的風格,是吳越造像藝術的代表。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八卦田之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