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令人嘆息的馬邑之謀

南邊的事擺平了,北邊的麻煩又來了。匈奴一直是漢朝的心腹大患,畢竟“夷狄不與中國同”。所以,漢朝對待南邊和北邊採取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南邊有事,先派人去勸降,勸降不成那就開戰,沒有妥協一說。北邊有事,只能忍著,給錢給女人,息事寧人。為啥差距這麼大呢?

一場令人嘆息的馬邑之謀

西漢初期形勢圖

因為南方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而且都是炎黃子孫。楚國祖先是文王時期的鬻熊,越國是大禹的子孫,吳國是周文王的哥哥和弟弟的子孫。更重要的是,秦朝時,百越已經是秦國的土地了!

北邊的匈奴,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大患!所以,匈奴和中原王朝一直都是勢不兩立,水火不容!中原王朝強盛時,就打擊匈奴。齊桓公尊王攘夷成為春秋首霸,秦穆公滅西戎七十餘國稱霸諸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大破北邊的胡人。衰弱時就修長城,給錢給女人。長城是由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組成的。劉邦白登山之圍後,就開始了和親。

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漢朝的國力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了錢,心態就不一樣了,所以,對於匈奴這次的求親,朝廷內出現了兩個聲音,一個是給,一個是打!主張打的是主管外交的大行令王恢,他認為,匈奴要了女人之後,只能安分幾年,然後又故態復萌。這樣反反覆覆的求和,讓人一直提心吊膽,不如直接殺向匈奴,讓他們不敢再來!王恢的主張沒有什麼毛病,總這樣吊著,確實很讓人難受。

一場令人嘆息的馬邑之謀

匈奴騎馬人像

可是,剛剛晉升為御史大夫的韓安國卻主張暫時答應匈奴的請求。理由是,匈奴行蹤不定,桀驁難馴,就算打了,他也斷不了根。況且,漢朝要征伐匈奴,那是千里作戰,糧草、兵員都是問題。不如暫時和親,穩一穩。

韓安國是一名老將了,曾經在七國之亂中一戰成名,在朝中也是以沉穩著稱,前不久又因為處理閩越問題頗得劉徹喜歡,從而填補了御史大夫的職。朝臣們很多都是親歷了漢朝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所以,都紛紛附和韓安國的主張。儘管劉徹想要做出點什麼,但和太皇太后的較量讓他明白,有時候,忍一忍不是什麼壞事。

一場令人嘆息的馬邑之謀

單于和親瓦當

時間,到了大漢元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34年。從這一年起,漢朝終於露出了一隻猛獸該有的雄風!

建元六年的和親,讓劉徹感受到了一絲屈辱,堂堂大漢竟然要和這些蠻夷屈服。於是,這一年的十一月,劉徹任命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屯兵雲中,任命中尉程不識為車騎將軍,屯兵雁門,為進擊匈奴做準備。

元光二年,雁門郡馬邑的富豪聶壹對王恢提供了一條計策,匈奴和漢朝剛剛和親,一定不會對漢朝有防備。漢朝可以以利誘之,然後設伏兵襲擊!王恢一直都是主戰派,聽到這條消息深以為然,立即上報劉徹。在朝堂上,王恢和韓安國又開始了激烈的口水仗,只是這一次,劉徹不願意再認慫,討伐匈奴,從這一天揭開了序幕!

一場令人嘆息的馬邑之謀

六月,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將車騎、材官三十餘萬隱匿在馬邑旁邊的山谷中,然後讓聶壹潛入匈奴,引誘單于領兵前來。這本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計劃,而且單于真的相信了聶壹,也帶著人馬到了馬邑邊境,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離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了一群沒有人看守的牲畜,感覺很奇怪。當然也有可能是放牧的人看見匈奴人來了跑掉了,單于也沒多想,帶著人馬直奔雁門,俘虜了雁門尉史,這個死裡逃生的男人驚慌失措,為了求生,他把漢軍的計劃告訴了單于以保命。單于一聽大驚,帶著雁門尉史和其餘人馬回到了匈奴。

時隔七十多年,大漢朝第一次主動出擊匈奴的計劃就此破產。所有人都憤恨不已,包括這次計劃的總決策人劉徹。王恢面對盛怒的劉徹惶恐不安的說:“剛開始,計劃執行的很順利,只要單于帶著人馬進入馬邑,然後我帶人搗毀單于輜重,我們一定會大獲全勝。可是,單于並沒有進入馬邑就回來了,我只有三萬人,對上匈奴必然會失敗。我知道回來也是死罪,但我為陛下保存了三萬士兵的性命!”

盛怒下的劉徹哪聽得進王恢的解釋,立即下旨讓廷尉議罪!王恢暗中派人送給丞相田蚡千金,以求保全性命。只是,這件事,即便是田蚡也不敢直接和劉徹說情。於是,田蚡找到了自己的姐姐王太后,說王恢不該被誅殺,否則那是為匈奴做好事了!畢竟殺了王恢,以後誰還敢出擊匈奴了!王太后將這話轉達給了劉徹,劉徹說“王恢提議了馬邑之計,然後我動員了數十萬兵馬,就為了能夠確保馬邑之計成功。單于跑了也就罷了,如果王恢能夠搗毀單于的輜重,這場戰爭也不算是沒有收穫,我也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可是,我動員了數十萬兵馬,耗費了無數銀兩糧草,竟然寸功未得!不殺王恢,怎麼能安撫天下人心!”

王恢聽到劉徹這番話後,羞愧自殺!

很多人覺得,如果不是那個雁門尉史告密,漢軍定然會大獲全勝。可是,歷史沒有假設。王恢之死也賴不得別人。只是,漢匈邊境自此再無寧日!

一場令人嘆息的馬邑之謀

時間一點點過去,整個帝國也在盡然有序的向前行進著。元光二年的馬邑之謀,不過是漢朝這頭猛獸前進路上得一個小小的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