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已達到驚人的2888萬輛,成了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各大品牌都費盡心思推出了自家最具競爭力的車型,在新車型上搭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想借此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並搶佔市場份額。

但是,消費者們真對所謂新技術感冒嗎?到底什麼才是影響消費者選擇車型的決定性因素呢?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銷量基礎:質量與可靠性

縱觀2017年轎車銷量排行榜,拔得頭籌的不是“超跑”思域,也並非全新英朗,而是誕生於大眾“古董級平臺”——PQ34的朗逸。

大眾PQ34平臺已有20年曆史,是大眾第四代緊湊級橫置發動機乘用車平臺,該平臺為前麥佛遜和後拖拽臂式半獨立懸掛組合,寶來朗逸都是它的著名產品。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2017轎車銷量排行榜,數據源自易車網

憑藉可靠的品質與合理的價格,朗逸一經推出就登上了轎車銷量榜的榜首。由此可見,消費者在選擇家庭用車時,考慮的首要因素並非什麼“先進技術”,而是可靠性性價比

舉個例子,馬自達的“創馳藍天”技術在國內可謂好評如潮,但銷量上卻是不溫不火:2017年,馬自達僅取得了14.2498萬輛的銷量成績,遠不及朗逸的45.7959萬輛。看來,在新技術面前,消費者的觀望情緒還是更多一些……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經市場考驗的成熟技術可靠性更強,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

汽車圈有句俗話:“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路虎”,這雖只是句調侃,但卻反映出豐田可靠耐用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在2017年J.D.Power 汽車長期質量排行榜中,豐田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再次獲得第一,而豐田也高居第三,至於墊底的嘛……則是Jeep和他的東家菲亞特。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2017年J.D.Power 汽車長期質量排行榜

豐田能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製造商並非偶然:豐田有一套引以為傲的TPS生產方式,即通過徹底消滅浪費來實現高品質交貨快成本低三大要求。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雖然汽車製造業早已實現了大規模自動化,但豐田仍堅持大量人工參與,一旦生產線上出現問題,工人便會立即停止整條生產線來解決問題,防止問題流入下一道工序,最大限度的避免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之前憑著借(chao)鑑(xi)保時捷Macan外觀迅速走紅的眾泰SR9,在上市之初曾創下一天兩萬輛訂單的輝煌成績,但隨著車輛不斷交付,許多眾泰SR9車主開始反映車輛存在發動機故障燈無故點亮、變速箱異響、轉向異響、天窗漏水、車燈進水及行車安全輔助等一系列問題,更有甚者,有車主在關車門時,竟震碎了天窗玻璃……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無人再敢選的眾泰SR9,最終銷量下跌至每月一百多臺……

產品的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線,豐田雖最初也是靠模仿和山寨起家,但在日後的發展中始終將產品質量居於首位,最終成長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反觀眾泰,不思進取,僅靠外觀博取眼球,產品質量不忍直視,最終慘遭消費者拋棄……

售後:別讓車主寒心啊……

廣東東莞車主蘇先生於2016年5月購買了一輛傳祺GS4 235T豪華手動版,購車不到一月就不定期出現電瓶虧電的現象,各種故障燈更是不斷亮起,導致蘇先生三天兩頭就得跑趟4S店,雖然他多次向經銷商和廠家反映,但問題一直沒得到解決。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其他傳祺GS4車主則反映了漆面薄、門不好關、剎車和變速箱異響、油耗高等問題。例如,河南車主劉先生購買的2017款GS4配備了雙離合變速箱,在上路後不久就出現了嚴重的異響頓挫。對此,廠家和4S店互相踢皮球,最終也沒給劉先生任何實質性回覆。

在本田CRV“機油門”事件導致車主集體維權後,大批GS4車主也開始了自發維權,其中,大部分車主與劉先生情況相似,在4S店檢測後就杳無音信……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此,傳祺只承諾對發動機和變速箱實行延保……

不久前,傳祺的當家旗艦SUV GS8還發生了僅行駛300公里就宣告趴窩的事件,而其當家MPV GM8也是狀況連連:北京某車主在加價8000、喜提售價25.98萬的GM8 320T旗艦型後,兩天之內就出現了發動機抖動和異響等問題。

幾番交涉後,廠家提出了“更換動力總成”的解決方案,就這樣,車主剛提兩天的新車就變成了大修車……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傳祺GS4的銷量,已由巔峰時期的每月3.44萬輛下降至4月的1.82萬輛

再看本田,前不久的“機油門”事件雖以消費者勝利而告終,但當CRV車主維權活動爆發時,本田遲遲不給出解決方案的做法不僅令無數車主感到寒心,也導致其今年2月銷量遭遇腰斬。若非質檢總局的及時介入,本田恐怕還能就此事再拖上至少半年。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總而言之……

在國內汽車文化漸漸興起的背景下,汽車品牌們紛紛致力於培養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它們有的靠情懷,有的靠技術,但真正從產品質量售後服務出發的卻少之又少。

事實上,靠優質的產品和售後培養用戶品牌忠誠度的做法雖成本相對較高,但收穫的一定是最可靠、最忠誠的用戶。

忽視銷量與售後,這些車企後來都怎麼樣了?

豐田和雷克薩斯算做的不錯的

尊重消費者的企業,必然也會被消費者所尊重。每個車企都應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妥善解決售後問題,而不是靠故弄玄虛的所謂高科技和“借鑑”得來的外觀來忽悠消費者。否則,輕則銷量下跌,重則企業破產。群眾的眼睛,總是雪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