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e評│高擎信仰的旗幟砥礪前行

紫金e评│高擎信仰的旗帜砥砺前行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1921年7月,黎明的起點。

上海法租界石庫門裡,一顆從遙遠西方“盜來”的火種,燃燒出一片嶄新的天地;嘉興南湖之畔,12名中國共產黨員從紅船起筆,用一道紅色的油墨將舊中國漆黑的夜空撕開。從此,江山作紙、歲月為墨,一幅舉世無雙的宏偉鉅製在中華大地上鋪陳。

紫金e评│高擎信仰的旗帜砥砺前行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煙雨小船到巍巍巨輪,從開天闢地到翻天覆地,97年過去,當我們打開時間的閘門,翻閱風雷激盪的紅色篇章,歷史的場景再次湧現在眼前。長征路上,缺槍少彈,九死一生,一聲“救亡圖存”應者綿延兩萬五千裡;抗美援朝時,零下40攝氏度的極寒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俯臥戰壕的戰鬥姿勢犧牲,成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戈壁灘上,建設者隱姓埋名,白手起家,建起國防工業基礎,沖天而起的蘑菇雲如同華夏兒女揚眉吐氣的驚天雷……每一個場景,都猶如一座豐碑,光輝地立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史冊中,構築起共產黨人的精神殿堂。

精神,決定一個國家的方向;信念,更指引著一個民族的前行。曾經,抗戰期間赴湯蹈火的豪情壯志,西柏坡前步履堅定的趕考決心,建設時期報效國家的奉獻情懷,刻印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以國家和民族前途為己任的責任感;如今,改革涉險灘啃硬骨頭的幹勁闖勁、共圓夢想的豪邁激情,盡顯後來者承續榮光、盡責擔當。

紫金e评│高擎信仰的旗帜砥砺前行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決定中國共產黨格局的,從來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使命的力量。

“人民的美好生活,就是我們奮鬥目標。”中央領導人奔波調研,風雨兼程的足跡,展現出強烈的“為民情懷”,堅定不移的步履,邁向人民的期待。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城市居民對藍天的渴望、餐桌豐盛後對安全的期許……精準扶貧號角嘹亮,脫貧成為各地必須兌現的“軍令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天藍地綠水清不再是夢想;整合食品監管職能,捍衛“舌尖上的安全”……從縮小收入差距到建設美麗中國,從創新發展到改革攻堅,人民的期待在哪裡,共產黨努力奮鬥的方向就在哪裡。

“復興號”風馳電掣,個體出行的“囧途”悄然化為舒適的“坦途”;國產航母挺進深藍,用實際行動詮釋“初心”的深刻內涵……“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信仰不懈奮鬥的偉大曆程。改革創新最前沿、脫貧攻堅戰場上、抗災搶險第一線……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共產黨員的疆場。這種自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就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信仰,已經融入每個黨員的的精神基因。根在人民,源在百姓,共產黨人只有跟人民站在一起,理想信念的根鬚方可直達雲霄。

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徵程,“扁擔”“籮筐”早已升級,然而,前行之路上,“絆腳石”“攔路虎”也不少。有些黨員幹部面對困難、風險,失去了定力,畏首畏尾,不願挑“重擔子”,不敢接“燙山芋”;有些黨員幹部只記得行政職務,忘記了黨員身份;有些黨員幹部在名利面前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打虎拍蠅獵狐”保持高壓態勢,反腐敗鬥爭無禁區;集中“補鈣”、黨性“回爐”,讓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刀刃向內,全面從嚴治黨,實現了黨的革命性鍛造。

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看清來路,牢記為什麼出發,才能把握方向、行穩致遠。領航巨輪的中國共產黨,在選擇的征程上堅定不移,在追尋的道路上無怨無悔,高擎信仰的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實現民族復興道路上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