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第一名考研经验分享

院校:北京大学 专业:法律硕士 总分:422 占同学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第一名考研经验分享

2018年法律硕士考研已经结束,2019年的小伙伴们有没有选择好自己心仪的院校呢?北京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一直为广大法律硕士考研学子所青睐,很多备考2019年法律硕士考研的同学们都来咨询北京大学法律硕士怎么样啊、该怎么学习啊。今天,科教园法硕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一位来自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状元的占学长的成功经验,谨供2019年法律硕士考研学子参考。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第一名考研经验分享

看过一句话,说考研是一条汹涌的河流,有些被幸运地冲到彼岸,有些却仍需趴涉。考研结束已经很久,记录自己的一些感受,希望能对战友在今后备考过程中有所帮助。

1.考研道路曲折,贵在坚持

成功的经验其实都是类似的,不外乎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适合的学习资料。考研与其说是智力的比拼,不如说是毅力的对决。看上去厚厚的一本《考点解析》,如果只留下核心语句的话,可能不过几百页,按照一天20页的速度两个月就能完成3轮很彻底的复习,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能否明白书中的内容(那是毫无疑问的),而在于能否以正确的心态坚持到最后。要做的只是即使所有人都已摇摇欲坠,你仍屹立不倒。诚然,考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否能有收获,因为一路会遇到各种的诱惑或挫折,太多的可能性使得我们往往无法专注于手头的课本。患得患失是最常见的心态。在考试前的半个月不想去参加考试的想法都曾徘徊在我的心头,害怕得到的结果不是自己所期待的。考研是个很长期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总是会自信满满,随着时间的推移,翻来覆去都是眼前的复习资料难免会厌倦,这是个门槛,咬咬牙坚持住,只要能坚持到坐在考场上答完最后一门科目的试卷就是一种胜利。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放平自己的心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要老惦念着万一不能如愿怎么办,这些都不是在交完最后一份答卷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全力以赴的付出,心甘情愿的投入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不怕输,才配赢。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法律硕士自身逻辑性和结构性是很强的,都是由几个很明显的板块组成。以民法为例,就是总论,物权,债权,人身权(婚姻家庭)和知识产权等几大板块构成。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理清整体脉络,对这门学科体系有宏观把握,比如了解这门学科研究对象是什么,建立整体概念;微观上,围绕各个基本知识点了解其相关基本概念、理论、术语,最后落实到具体法条。在复习专业课时,我习惯将《考点解析》目录背诵下来,然后列出详细提纲,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填入零碎的知识点,最后将所有的知识点贯穿起来。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做到以点带面(提到一个目录就能将相关的概念捆绑在一起),同时有利于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这也是专业课中很重要的一种题型)。而对于专业综合课在建立一个整体框架后,反复的记忆才是王道。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综合课的考点越来越细致。此外宪法法条以及修正案的重要性是很明显的,应当有准确的把握。英语的话,由于英语专业出身,在备考过程中并未投入过多时间,只能老生常谈,再次强调研究真题的重要性。政治方面,马哲和政经类似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方法,而毛概和邓三和专业综合课一样,“高分哪里出,惟有背中来”。对于时间的安排,因为准备时间不一样不可能有个一致的说法,但大体上都会经过3到4轮复习,第一轮是很粗略地对备考科目有所了解,第二轮和第三轮都应当是详细把握学科内容,最后留下20天左右的时间作为查漏补缺的第四轮。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有差异,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