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饑荒蔓延:大規模捕鯨的始作俑者是誰?

反映日本漁民捕殺海豚的紀錄片《海豚灣》,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這部由美國人拍攝的電影使日本在捕鯨問題再度遭全球聲討。但鮮為人知的是,日本大規模捕鯨的始作俑者和積極推動者卻是二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二戰後日本饑荒蔓延:大規模捕鯨的始作俑者是誰?

經過慘烈的二次世界大戰,310萬日本人死去,日本40%的財富被毀,800萬軍民回國,1300萬人失業。整個日本民生凋敝,饑饉遍地,據估計將有1000萬人餓死。

二戰後日本饑荒蔓延:大規模捕鯨的始作俑者是誰?

麥克阿瑟還鼓勵日本在1946年-1947年的捕鯨季節組織一支南極捕鯨隊,進一步改善食物情況。但是,這個計劃遭到一些國家的反對。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挪威反對日本捕鯨業的復興,理由是日本過去無視國際捕鯨協定,無視公認的保存漁業資源的慣例。1947年,延安的中共新華社發表文章譴責麥克阿瑟,文中提到,挪威官員、海員公會代表、英航海輪機人員協會及英全國海員聯盟代表,舉行集會,通過議案促請挪威及英國政府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以排斥日本參加未來一切捕鯨活動。

二戰後日本饑荒蔓延:大規模捕鯨的始作俑者是誰?

美國和這些國家進行了長期協商。在僵持不下之際,麥克阿瑟拋出冷話:“不讓他們去捕鯨以解決糧食困難,難道你們出錢救濟嗎?”這些反對國家的代表在會議桌上面面相覷,最後同意了麥克阿瑟的主張,而忐忑不安的日本人終於長出了一口氣。據說,日本國會給麥克阿瑟頒發了一紙獎狀,以示感激。

二戰後日本饑荒蔓延:大規模捕鯨的始作俑者是誰?

麥克阿瑟的決定也推動了日本現代捕鯨產業的發展。到1947年3月15日,日本共捕獲1175頭藍鰭鯨和巨頭鯨,生產了將近3100噸鯨肉產品。1958年,日本捕鯨量躍居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