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8年全国一卷化学试题“瑕疵”的思考与建议

对2018年全国一卷化学试题“瑕疵”的思考与建议

文|孟繁伟

因高考涉及千家万户,是高利害的考试,所以每年高考必然成为热点问题。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考前的各种会议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就能略知一二。

高考题往年也曾出现过有“瑕疵”的时候,每次也都会引起高中老师们对试题“瑕疵”的争论。对于如此高利害考试出现这样的问题从道理讲似乎是不应该的,凡事总有百密一疏的可能,因此偶尔出现小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再指责命题人的对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好在这次用全国一卷考试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对该问题做了相关的处理,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做法,一是在第一时间承认了试题存在“瑕疵”,二是给出了最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了考生的焦虑。如果大家还在纠缠这事不放就不对了,不要对一点小事就上升到某种高度,但此事的发生也要进行反思。

此次全国一卷化学试题出现的“瑕疵”,如果仅从化学教材看可以说不是问题(注意高中阶段),但是从生物学科看就存在“瑕疵”了。这也恰好说明了分科教学所存在的弊端,随着社会发展学科与社会分工将越来越细,一个人可能是学科内的“专家”但是对非本学科的内容即使是“常识性的知识”也许一窍不通,现在看来成为专才容易但成为通才就太难了。因为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另从命题安全角度讲,命题老师选择高校教师是有道理的,从选拔人才与学科素养及学科深度看,高校教师命题肯定要优于高中教师。但毕竟他们不在高中一线教学,所以有些知识点从微观层面看不一定比高中老师研究的仔细。另外命题者命题时主要参照教材、考纲、课标,参看教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高中阶段都学了哪些内容,及某些内容编写的深度、广度、角度以及未来继续该知识的要求,依据考纲就限制了命题的范围即不能超纲,这样有利于高考复习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命题的高校教授们是这样的,审题的高中教师更是这样的,高中教师因教学特点的原因可能更关注本学科的教材内容。于是某个知识点从化学学科教材角度看是正确的,但是从生物学科看就可能存在“瑕疵”,这就太正常了。针对试题“瑕疵”这个问题我想提三点建议,供大家思考。

建议1,在教材编写和审校时要兼顾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学科教材中的统一。因为学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作为中学教材对所涉及的知识不可能编写的十分详尽,但是在教材编写时可以做出标注,或者在教材参考书中对该知识点再进行详细的解读。例如高中物理热学教材中所讲的“分子”与化学学科中讲的分子就是不同的。这样高中老师在教学时针对不同情况给学生作以说明或提醒学生要参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在课堂教学时适当的作以延申。

建议2,以后高考命题和审题结束以后,要再选不同学科高中教师组成审题组对全卷进行校对与审核,不能仅仅从学科角度看试题的难度、效度、区分度及科学性,这样就可避免出现类似的“瑕疵”问题。此次试题“瑕疵”也对学科老师的知识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是这样要求的,在其他学科教材中是怎样要求的教材是怎么编写的,即教师的知识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

建议3,对师范类院校学生所用教材不能与综合类高校学生们所用的教材相同,要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学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段教材中的连续性,更要注重学科间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同时更要兼顾知识的更新与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步等。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