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多才|陸文郁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他與劉奎齡、劉芷清、劉子久、蕭心泉合有“津門畫家五老”之稱。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雜家”。博通考古、金石、古泉以及陳列設計,所以還是報人和博物館學家。他對天津地方史有過深入的研究,是著名的地方史學家。更重要的是,他還是植物學家,但造詣最高的還是在繪畫方面。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陸文鬱

(1887—1974年),字莘農,別署老辛,百蜨庵主。民國津門著名畫家兼植物學家,著有《植物名匯》,曾在天津弓箭衚衕居所先後成立了“城西畫會”和“天津植物學會”,培養了新生一代的畫家,並創辦了《植物學雜誌》。同時也是詩人、詞人。

陸文鬱祖籍浙江紹興,世居天津。幼年家境清貧,跟隨長姐讀書,後入義塾。14歲師從畫家張兆祥,習畫花卉,兼學山水、人物,對翎毛、草蟲也很擅長。

1908年,經朋友金廣才介紹,他為北洋女子師範學校繪製生物教學掛圖,並結識日籍生物教師大津,由此開始從事生物研究、採集和標本製作。他從植物學角度入手進行繪畫創作,對各種花卉進行觀察、剖析、分類,再以藝術手法把它們投影到畫面上,因此從結構到設色無一不是植物的真實寫照,這是他的獨到之處,人稱“生物學畫派”。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在全國遭受戰亂之際,這位博學多藝的熱血青年,非常認同紅十字會的宗旨和人道主義精神。當天津紅十字會成立時,陸文鬱立即放下繪畫和生物研究工作,最早參加紅十字會組織,並一個報名參加戰地救護隊看護生的工作。經過短期訓練和實戰演習,他成績優異,很快即隨天津紅十字會首批戰地救護隊出發徐州,積極投入戰地救護工作,完成任務後曾受嘉獎。

1913年,經恩師華石斧推薦,參加直隸省商品陳列所組織的省內實業調查,赴沿海地區採集漁業標本,回津後被聘為陳列科員,開始了博物館工作。1914年3月,其受直隸商品陳列所所長嚴智怡派遣,代表中國參加日本“大正博覽會”。

1923年和1929年,先後組辦了蘧廬畫社和城西畫會,提倡突破傳統繪畫技藝的窠臼,在繼承和發揚惲壽平、華新羅小寫意花鳥畫的基礎上,滲入西洋畫法,推陳出新,並嘗試將外國的珍禽、異卉列入國畫。

陸辛農非常重視寫生,常去北京中山公園、頤和園等栽培牡丹名種的地方去寫生,因此他畢生畫得最多的是牡丹,用功最勤、成就最高的也是牡丹。

自1963年起,每當冬至降臨,每日必作畫一幅,名為“消寒畫課”。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或花卉、或山水,計81張。雖然篇幅很小,且不擇紙張,但每畫都是經過反覆構思,從不重複。

陸辛農的畫大都是工筆或半工半寫,到了晚年,才偶用大寫意作畫。他的書法從文徵明入手,兼學宋徽宗趙佶,也屬瘦金書,但卻別樹一幟。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陸文鬱作品的欣賞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博學多才|陸文鬱的繪畫造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