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過農村的廁所嗎?

昭通圈

俺是農村出來的,那個時候沒有什麼衛生觀念,現在回想起來確實不太乾淨,但是也沒有辦法。

簡易的廁所就是中間一個土坑,兩邊放幾塊木板,這種地方俗稱毛樓,就蹲在上面大便,夏天裡面爬滿了蛆,而因為雨水,尿液等東西把大便稀釋了之後,大便時還會濺起來。

擦屁股的時候也是隨便用一張廢紙,甚至有時候會用木棍,樹葉等一切可用的東西。

再說一個趣事,研究生期間一個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同學跟我回農村玩,對一切都感到稀奇,有一次就在野外小便了一把,那個高興啊,因為這是他到目前為止第一次在野外撒尿。


WANG論科普

不要嫌棄農村的廁所,想想你吃的大白菜是怎麼來的吧?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在世界史上來說,我國農村的廁所是很先進的。從古代就一直延傳至今,幾乎可以和華夏5000年文化相媲美。而歐洲中世紀由於一直沒使用廁所,人們隨地大小便,間接的也導致了黑死病的肆虐。



在農村走一段路,就能看見一個紅土、木頭搭的廁所。蹲坑,腳踩的位置是兩塊木板。

一般第一次上這種廁所的孩子,估計會緊張得屎都拉不出來……因為有的木板不穩,又滑。踩之如同踏懸繩。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我身邊確實有人掉下去過)

第一次去農村上廁所的姑娘往往會問女廁在哪?農村其實大多是不分男女廁,每個廁所都有插銷,有人的時候插上去就好了。





這些十米一個的農村廁所都是各家各戶自己蓋的,也不分誰家,都是公廁。每家都歡迎你來,因為廁所還有一個作用——農家肥!

這就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的結晶!當歐洲人被遍地的大小便逼得發明了高跟鞋時,我們的勞動人民卻用它來肥碩大白菜!

隨著土地越來越肥沃,農業政策也在改良農村的廁所。比如沼氣儲存等項目,配和改良的灶,用於生火做飯。大大減少了木材的使用。

所以我說千萬別嫌棄農村的廁所,這裡面的智慧真的太多了。

【庶人記】


庶人記

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農村人,這個問題似乎太簡單了,今天大鄉借這個問題給大家科普一下南北方農村廁所的一些差異。在北方廁所又稱為“茅房”,結構簡陋且大多是“坑位式”,也就是“解大號”時要蹲著,所以入廁又俗稱為“蹲坑”。



其實這種“坑位式”廁所在我國較為普遍,即便在城市的公共廁所也主要是這種結構,唯一不同的是農村廁所一般沒有清潔排水系統。農村廁所的“坑位”一般連接化糞池或直接存儲在小坑裡,等糞便積蓄一定程度後再集中清理,所以廁所臭味較大。農民為了減輕氣味散發,常常用草木灰來掩蓋糞便。 大鄉也曾在江蘇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那裡農村的廁所則是另一種風格,是一種“坐坑式”,這種坐坑式不同於現在的橢圓形坐便器,而是坐在一根橫放的木棍或木板上,後面並無倚靠物,下面則是又大又深的化糞池或一口大缸,初入這種廁所有種“如臨深淵”的感覺。更為有趣的是,很多這種立於大路邊的廁所——沒有門或其他遮擋物!!有時外出,都要鼓起勇氣,才敢上一次廁所。


不過現在的農村廁所衛生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水衝式的廁所也開始在農村普及。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你上過農村的廁所嗎? 說實話正因為農村的廁所才有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基本上只要進入村裡就能聞到廁所臭燻燻的味道,如果是第一次去過農村的人,恐怕馬上就會被農村的廁所征服。甚至有些過敏的聞到這種味道直接就吐出來了,可想而知農村的廁所環境如何了。



但是農村的廁所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農家肥,基本上菜園裡吃的菜都是廁所裡的糞便澆灌出來的。想要蔬菜水果長得更快一點,那首先就是農家肥,綠色環保無汙染。但城裡人想吃到這樣的蔬菜都很難,畢竟這種自家自產的蔬菜是不可能賣的。而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加劇,現在的純生態蔬菜越來越少見。



當然農村的廁所搭建特別的簡陋,基本上用磚瓦堆積起來,然後用一個木板搭建,下面有一個大坑。如果不小心的,腳可能直接就掉到了糞坑裡面。同時在夏天的時候,你可以看到蛆在下面翻滾的樣子,同時蒼蠅和蚊子都會圍著你轉,那酸爽還真不好回憶。其實過去的公廁也都是這樣,下面的蛆亂爬,上面的蒼蠅很多,直到現在大城市中還會存在這樣的公廁。



當然農村的廁所是不分男女的,一般只要裡面沒人就可以進去,因為廁所都是自家用。但隨著國家對農村髒亂差環境的改善和重視,現在農村已經有了統一修建廁所的補貼。而只要符合國家對廁所改造的要求,家家戶戶統一修建標準化的馬桶,就可以獲得1000元的補助金。不知道你們村裡有沒有這個補助呢?


農業補貼

農村的廁所大都是蹲便,即使是大家生活水平好了蓋起了樓房,也很少遇到房裡面設計衛生間安馬桶的。都是把廁所放在院子裡,晚上用便盆。不過現在年輕人的房子設計都比較向城裡看齊,前幾天回老家參加一個親戚兒子的婚禮,發現新房裡衛生間都是在樓房裡面,而且是安了馬桶的。

我們下鄉進行幫扶的時候,鄉鎮衛生院裡面的廁所是那種大一點的幾個蹲坑,一進去蒼蠅嗡嗡亂飛,坑裡面大便小便堆積如山,一群群胖乎乎的蛆蟲在裡面歡快地蠕動著,有的胃口比較淺的女同事簡直就要吐了,寧願憋著也不想去上廁所。

這種還算好一些的,最起碼有個蹲坑,外面也有走路的地方,偶爾還會有人打掃。有時候我們下鄉去往偏遠的鄉鎮,最厲害的一次一個廁所就是用四根棍子蒙了一塊布,風一吹就掀起半截,還是男女通用,女同志上廁所都不敢大便,得找一個人在外面看著。

如此簡陋的廁所裡面更是慘不忍睹,兩塊磚頭一放就是便池了,磚頭周圍散落著一堆堆大便,讓你無處下腳,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踩到地雷。。。。。。

現在隨著農村的改造和美麗鄉村的推行,這種簡陋的露天廁所算是越來越少了,不得不說,廁所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能夠有一個乾淨衛生的廁所,也是咱們廣大農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表現。


婦產科女司機

太熟悉了😀

小時候,家裡的廁所就是挖一個坑,再放上幾根木棒,四周用玉米秸稈圍上,那時候的廁所全是這樣的!腳踩上去,得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真會掉下去的!

上學的時候,那廁所就是一個髒,至今還記憶猶新呢,那時的廁所就是用土牆圍起來的,中間隔起來,分成男廁和女廁,學生多,上廁所都得排隊,裡面有兩個用水泥做的圓形蹲位,如果不及時清理,就隨地大小便,有時候噁心的都能吐出來。

漸漸的磚瓦結構的新式廁所替代了又髒又差的老式廁所,不過它還有它的壞處,冬天太冷了在裡面待一會都凍屁股😀😀

現在我們農村還是這種廁所,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是比起原來的,還是好了許多!



冷眸4679

對於這個問題老農也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經歷!

不怕大家笑話,直到現在老農還是習慣在蹲便上廁所。每次上廁所,如果不是特別急,都會特意從家裡來到單位的蹲廁來上廁所。可能大家會笑話老農我老土。老農我只想說,習慣這東西一下還真的難改。


老農我出生在農村,自從記事起上的廁所就是農村中傳統的化糞池。所謂化糞池,也就是一個大坑,平時上廁所在這裡,也把各種糞便集中放到這裡,讓糞便在這裡發酵以後,來年挖出來放到地裡,經過充分發酵後,這可是上等的農家肥。

直到現在,老家的廁所還是這樣。可能很多城裡的人會不習慣這樣的環境,覺得這樣不衛生。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農民來說,自己沒能力去改變這樣的環境,而且自己從事的行業也需要這樣一個化糞池。


所以,老農經常能夠聽到一些農民朋友說,自己去了城裡某個親戚家,其他的都能適應,唯有上廁所上不出來的事情。大家別笑,這是真的。蹲習慣後,坐著真的不舒服。

接下來,老農談談農村廁所的一些弊端,有這麼幾點:

第一,真心不衛生。尤其是到了夏季,化糞池中的各類微生物都有,衛生問題真的沒保障。

第二,蚊蠅叮咬。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第三,味太大。農村廁所周邊,幾乎十里八鄉都能聞到臭味。

當然,最近提出農村廁所革命,希望能夠早日改變農村廁所的現狀。


農人話農事

“你上過農村的廁所嗎?”印象中在農村上廁所是什麼樣的?說實話,只要你出身在農村,或者說你是農村娃,亦或是你到過農村,應該都不會忘記農村廁所的模樣,絕對會印象深刻!即使現在國家提出“廁所革命”,修建農村廁所,統一建設,美化農村環境,但是過去傳統廁所還是有一定的保留;確實,是比較傳統,比較原生態的一種建設形式,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基於過去農村經濟的不發達,還有就是農村人的自我生活能力的一種滿足,不管是處於何種生活條件,都能尋求一種最舒服的狀態;

不能說這是一種不文明的現象,只能說代表了一種時代的印記,這不是一件不能拿到檯面上說的事情,更不應該將其作為一種你不喜歡農村的原因之一!

不過,該進行改造的還是要進行改造,這樣才能不斷髮展進步,農民群眾的生活才能越來越好!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 這個不叫廁所,叫茅廁(máo si)。

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上廁所臭氣倒也勉強能接受,但最討厭的就是冬夏了!

冬天四面環風,上完廁所整個人都是嘴片發紫出來的。

夏天熱就不說了,被蒼蠅團團包圍,蒼蠅跟便便剛接觸後,又趴到人身上,多的趕都幹不及,上完廁所立馬洗澡。

但農村的便便,卻是最好的有機肥,比化肥對土地更好,化肥用多了土壤會板結,這則不會,而且土地越養越肥,可以長好莊家。

不僅如此,農村的廁所還為中國博大的文化貢獻了力量。

1.茅廁的石頭——又臭又硬
比喻人又討厭,又冥頑不化。
2.佔著茅坑不拉屎
比喻佔據位置而不做事。

三益寶

能用磚頭和石頭砌的農村廁所已經很不錯了,現在很多像樣一點的農村已經有磚石廁所了。北京城郊好多地方也是磚頭廁所,但說實在的,臭不可聞,裡面到處是蒼蠅嗡嗡飛,地上蛆亂爬。如果是對臭氣敏感的人,肯定嘔吐不止,我每次進去都要作嘔半天。


農村更差一點的廁所還有幾種,就我見識過的,來給你介紹一下。一種只是外面用茅草搭個小棚子,或者用木棒地上圍成一個小圈,地上挖個大坑,坑上隨便找兩塊木板搭上就可以了。另一種是地上挖個大坑,然後坑裡塞進一個超級大的陶罐子,大罐子上搭幾塊木板,人就蹲在木板上方便,這可能是為了便於儲存糞便,用來澆灌農地。我在農村還見過一種懸空的廁所,要麼建在高處,要麼建在河邊,用木頭或竹子支撐起來。


農村的這類簡易廁所,如果坑特別大,又年久失修,其實進去是很危險的,木板被腐蝕或者損壞,很容易一腳踏空掉進去。我有一次去農村上一個簡易廁所,是超級大土坑型的,上面的木板已有很多損壞,板上全是尿液,腳踩上去粘滑粘滑的,如果不小心摔一跤,我感覺可以把木板壓爛掉掉糞坑裡去。其實還有一些更偏遠更窮的自然村,有些住戶住在離大家很遠的地方,要啥茅坑啊,大自然就是茅坑,找個僻靜處就可以解決了。平時人家只關注吃喝,很少談拉撒,其實拉撒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杆。不得不承認,近年這方面進步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城裡的商業中心的廁所,都修得又漂亮又豪華,隨時有人打掃,裡面沒有一點臭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