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促城,城興產,產城融合——來自曹妃甸新城打造現代化濱海城市的報告(二)

6月20日,《唐山勞動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產促城,城興產,產城融合—來自曹妃甸新城打造現代化濱海城市的報告(二)》一文,文中從大格局、大視野、大融合三方面報道曹妃甸新城如何打造現代化濱海城市。

產促城,城興產,產城融合——來自曹妃甸新城打造現代化濱海城市的報告(二)

曹妃甸新城管委會一樓大廳,綠色的沙盤上濃縮著新城的大發展規劃;交錯閃爍的指示燈,清晰地勾勒出各功能區所處方位——

北部科教研發產業聚集區,中部產城融合區,南部商務辦公、濱海休閒旅遊區。

走出大廳,新城的土地上便是一個個放大了的產業——科技創新、數據服務、人工智能、文化創意、休閒旅遊、現代金融、商務會展以及正在謀劃的醫養健康、信息、科技服務等高科技產業和高端服務業……

一座現代化新城,在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中崛起;在新城的崛起中,產促城,城興產,產城融合的腳步,正踏碎昔日鹽鹼荒灘上的沉寂與荒涼,一個個新興產業呈現出蓬勃生機……

大格局——

“一港雙城”,是唐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按照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要求,規劃和建設好曹妃甸新城,為唐山提升國際化、現代化水平助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浪潮,正在催生渤海灣內城市產業格局的巨大革新。

唐山,正處於渤海灣的中心點。

2017年12月8日至9日,省委書記王東峰蒞臨唐山檢查指導工作時指出:唐山要按照建設世界級城市群要求,積極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構建“一港雙城”發展格局,規劃和建設好唐山市主城區和曹妃甸新城,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提升唐山國際化、現代化水平。

“一港雙城”,是唐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格局。它以唐山港為“一港”,由唐山市主城區和曹妃甸新城區構成“雙城”。

“一港雙城”是省委、省政府對唐山地理區位、發展現狀、空間格局、城市能級的精準把握,是唐山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格局——它從物理形態和空間佈局上涵蓋了唐山“開放創新包容、宜居宜業宜遊,打造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的全部內涵,寄予著省委、省政府對唐山高質量發展的重託和希望,承載著著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

落實省委的要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履新唐山第二天,就深入曹妃甸進行調研,對港口建設、城市發展和產業集聚提出明確要求。2017年12月26日,王浩在市委常委會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強調:在“一港雙城”建設中,“曹妃甸新城要打造成濱海城市的主陣地、主窗口”。

2018年2月28日,唐山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一港雙城”(城鎮化)建設動員大會,對“一港雙城”建設作出全面部署。

3月7日,王浩再次到曹妃甸進行調研,他明確指出:做好規劃,以曹妃甸新城為依託,以國際旅遊島、龍島為支撐,規劃打造150平方公里、人口150萬的現代化濱海新城,使之成為唐山的未來之城!

唐山的“未來之城”!

肩負著歷史的責任,曹妃甸相繼召開了區委二屆二次全會和全區“一港雙城”建設動員大會。大會指出:“一港雙城”建設的重點任務在曹妃甸,主要工作也是在曹妃甸,其城市發展的重點是新城——在打造“一港雙城”“主陣地、主窗口”的實踐中,新城要利用全區總體規劃提升的機會,以現代化濱海新城為目標,做好規劃提升,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做好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旅遊、金融、會展產業。

為此,曹妃甸區委、區政府確定了“規劃引領、統籌發展、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品質至上”五條原則,堅持做優城市、做大產業,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著力打造唐山“一港雙城”的起步區,朝著唐山未來城邁進。

曹妃甸新城,一下子進入了省、市、區發展的大盤子之中。

曹妃甸新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引人矚目!

大視野——

單純的發展地產,無法實現一座城市的繁榮;而“地產+”所形成的產業集群,托起一座新城的高質量發展

2009年3月,伴隨著曹妃甸工業區的大規模建設,曹妃甸新城(原唐山灣生態城)開始建設。但是,囿於歷史的條件,人口導入的不足制約了城市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後金融危機”時期造成的世界經濟低迷……

一經開始,曹妃甸新城就在舉步維艱中前行。

2014年,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始整體入駐曹妃甸新城,接著,華北理工大學搬遷入駐—— 一座座別樣的樓宇,一張張青春的笑臉,成為曹妃甸新城亮麗的風景。

此時,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大潮起處,風起雲湧。到2016年,北京曹妃甸國際職教城開始興建,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建成招生……

應該說,一個個院校的入駐,有效地拉動了曹妃甸新城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曹妃甸新城的崛起,又不能僅僅依靠幾所院校。

在經歷了一波三折之後,新一屆曹妃甸區委、區政府制定了曹妃甸新城“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的發展方略: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依託產業發展,提高造血功能,最終實現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的目標。

一座現代化濱海新城的建設,撬動起資本最集中的地產業:沒有地產業的發展,就沒有新城最基本的骨架和輪廓。

在國家嚴控房地產市場的背景下,曹妃甸新城有著嚴格的界定:“曹妃甸新城要健康發展,它不是簡單地蓋幾幢高樓那麼簡單,而凸顯產業支撐:一個地產項目必須至少建一個產業項目和一個標誌性建築。”

這就是曹妃甸新城“地產+” 的理念。

在曹妃甸城市招商推介會上,恆大地產集團派員來到現場。

恆大地產聲名遠播。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它具有中國甲級資質的建築設計院、工程監理公司和中國一級資質的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長期以來,恆大地產在全國各地開發了眾多特色小鎮,並以“配套先行”的開發理念,優先滿足業主全方位的生活配套需求。

恆大地產的建設理念與曹妃甸新城“地產+”的要求達到高度契合。

2017年12月20日,恆大地產在曹妃甸新城濱海西區取得“御海天下”項目一期土地證,除瞰海公寓、瞰景高層、情景洋房、一線海景美墅外,還將建設恆大童樂園(含兒童反斗城、兒童體驗館、兒童遊樂城等)、恆大主題酒店、會議飲食中心、運動公園、運動中心、親子農莊、風情酒吧街及特色商業街,並計劃在項目南側打造北中國獨具特色的沙灘岸線,優化內湖水質,提升休閒娛樂配套設施及景觀環境,增強體驗感。恆大集團曹妃甸“御海天下”項目經理楊揚說,一期項目年內就可展示形象,下步將圍繞康養、休閒等領域繼續拓展項目業態,著力展示濱海旅遊特色,打造成曹妃甸新城對外展示的靚麗名片。

無獨有偶。就在恆大集團投資曹妃甸新城不久,香港上市公司、全球最大豪華酒店業主富力地產集團接踵而至。項目總經理阿敏說,富力集團曹妃甸公司斥資200億元,以海洋文化為主題,在曹妃甸新城濱海東區打造“地產+酒店+會展產業”:“用旅遊度假、健康養生、湖心營地、娛樂休閒、文化體驗在內的產業鏈,構建曹妃甸新城大型國際濱海休閒生態區。另一個大面積的項目工地正在濱海東區籌備開闢……”

恆大與富力,一西一東,在曹妃甸新城雙峰競秀、珠聯璧合,凸顯出曹妃甸決策者產業發展的大視野。

不僅如此,珠江控股集團來了,香港力高集團來了,中鷹黑森林來了……現在,曹妃甸新城與寶能集團、與碧桂園集團、杭蕭鋼構合作的產業項目也正在抓緊推進……

地產,又絕不僅僅是地產。一個小小的“+”,衍生出的健康娛樂、文化旅遊、會展酒店、電競商貿、現代服務等等具有競爭新優勢的新興產業集群,它註定給這座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支撐、增強發展活力,從而為“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作生動的註解。

大融合——

大數據產業、科技創新產業、智能裝備產業……一個個綠色產業,鋪陳開一座新城產業發展的生命底色

曹妃甸新城,最顯著的是一個“新”字。

唯其新,產業發展才不能走“先上馬、再轉型”的老路和彎路。這樣,高端低碳、生態環保,就成了新城產業發展的內核。

在客觀審視了自己的發展機遇和所處的發展方位之後,曹妃甸新城黨工委、管委會重新確立了“1+2+N”的產業發展座標——

“1”,即協同發展示範區先行啟動區;

“2”,即大數據產業園、創新產業平臺;

“N”,即關聯度較高的產業項目,持續提升區域產業發展的核心地位和對周邊地區的服務輻射能力,促進城市產業向高端化、服務化、融合化、低碳化發展。

從此,一個個綠色產業,鋪陳開一座新城產業發展的生命底色——

早在2014年7月,京冀《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簽署,決定在曹妃甸新城區域內共同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隨後,唐山市政府、曹妃甸區政府和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三方簽訂協議,規劃了4.6平方公里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產城融合區的先行啟動區,經過幾年發展,啟動區建設已初步形成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全國體量最大的低能耗被動式住宅項目——首堂·創業家、全國首座零能耗幼兒園已經竣工;與上海中鷹集團合作的裝配式科技示範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與北京協成機構洽談的商業綜合體項目簽約落地。未來還將打造京冀協同發展創新中心、首鋼現代服務集聚區……

“難得者時,易失者機”。面對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港雙城”戰略實施所帶來的歷史的和現實的機遇,曹妃甸區委、區政府堅持以城築產、以產興城,傾力打造戰略支撐產業。目前正在建設的“大數據產業園”和“創新產業平臺”,為城市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支撐——

2018年春節剛過,曹妃甸鴻宜鑫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彥輝來到曹妃甸新城大數據產業園建設現場。在這裡,李彥輝真切地看到了一塊“黃金寶地”、一塊亟待開發的“處女地”:西側毗鄰的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南側只有一路之隔的北京曹妃甸國際職教城……

李彥輝畢業於天津大學自動化,碩士研究生。2016年7月,他辭職創辦鴻宜鑫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他找到曹妃甸新城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主任李智偉:“‘鴻宜鑫智·創客家’決定入駐大數據產業園。”他說:“這裡現在的條件差點,但沒問題——當年,柳傳志就是蝸居在中科院計算機所一間自行車棚改造的16平方米的空間裡,創造出了‘聯想’。”

“鴻宜鑫智”僅僅是個縮影。

按照“互聯網+城市”的發展理念,曹妃甸新城圍繞萬物互聯、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廣,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產業創新基地。目前,華為大數據中心項目已落地、正在加緊建設,機器人研究院等其他16個項目已達到入駐條件;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唐山曹妃甸雲創加速器、華北理工大學生創業平臺等10餘個項目在重點洽談跟進。園區還將積極推進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大數據聯盟等國家級機構合作共建曹妃甸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平臺……

一切都只是開始。伴隨著創新的號角,科技研發、醫養健康、人工智能、科技信息連同眾多現代新興產業,必將托起一座新城;而一個活力四射的新城,也必將催生一個又一個活力四射的產業。

曹妃甸新城是年輕的,更是現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