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五年增長39倍,四車企躋身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十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自2013年到2017年增長近39倍,中國雄心勃勃地計劃以中國市場為跳板,推動並主導世界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五年增長39倍,四車企躋身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十

近五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趨勢

中國國內電動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1.46萬輛增加到2017年的56.9萬輛,五年增加了近39倍,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已經佔到全球市場規模的40%左右。我國政府計劃以2020年前普及500萬輛電動汽車及提高電動汽車年產能力至200萬輛為政策目標。

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五年增長39倍,四車企躋身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十

2017年全球汽車銷量排行榜

在中國國內銷量排名前20的電動汽車車型中,只有排在第17名的特斯拉S是唯一的進口車型,我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幾乎清一色都是中國國產品牌。

這一情況主要受我國政府相關發展戰略的影響。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國從2017年開始實施電動汽車義務生產製度,要求中國汽車製造商在2018年將電動汽車生產比例提高到8%,併到2020年前每年將生產比例提高2%。 我國政府還明確制定了有利於國產電動汽車的購買補貼政策。中國根據電池性能而不是汽車價格制定電動汽車補貼標準,一輛汽車最高可補貼10萬元人民幣。即使價格昂貴的進口汽車也無法獲得比中國國產汽車的補貼政策。

1995年從電池公司起步的比亞迪開始對電動汽車電池等零部件進行垂直系統生產,進而一躍成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龍頭。2016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投入的研發金額高達300億元人民幣,在全球排名第一,民營企業積極響應了國家的政策號召,積極發展電動汽車產業。

隨著國內市場不斷擴大,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導權也逐漸被中國企業牢牢抓住。從2017年的銷量數據來看,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十的企業中共有四家中國企業,分別是第二的比亞迪、第三的北京汽車、第四的吉利汽車和第八的上海汽車。在全球銷量前20的電動汽車車型中,就有9款是中國車型。

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五年增長39倍,四車企躋身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十

新款電動汽車

中國還致力於將國際電動汽車製造商納入本國市場生態。中國政府在去年6月取消電動汽車企業的外國合資企業數量限制,引導外國企業與本國企業合資。韓國現代汽車從今年5月開始通過合資的北京現代公司在中國當地生產悅動,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的吉利汽車收購瑞典沃爾沃後成立電動汽車合資企業“寧波時空方程技術有限公司”,並在今年收購生產奔馳汽車的戴姆勒AG公司股份,計劃打造一個專門研發電動汽車的聯合體。大眾也與江淮汽車成立合資公司。江淮汽車計劃在5年內開發出15款電動汽車車型,2025年將電動汽車銷量提升到總銷量的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