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90後大學生回鄉賣蝦,年銷售額達400多萬元 !

厉害!90后大学生回乡卖虾,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 !

從養殖商品雞到種植蝦稻米,隨後又在電商平臺銷售鄉村土特產。90後的徐亮大學畢業回到農村,憑著吃苦耐勞和聰明智慧,帶領鄉親們闖出了一片天地。

誰知,2013年徐亮和合作社裡的其他社員投放的8萬隻雞苗,在短短几個月裡,損耗了4萬多隻,當年虧損了15萬多元。“失敗不可怕,只要堅持就會有回報。”從2014年起,徐亮繼續帶領社員發展林下大棚養雞。“最高峰有30多戶從事養雞,年出欄商品雞達到30多萬隻。”

隨著養殖業的不斷髮展,徐亮為了分擔風險,於是決定轉型,尋找其他商機。

今年,徐亮又開始嘗試生鮮龍蝦收購銷售。“現在鄉親們養殖的龍蝦越來越多,但賣不上好價。”徐亮坦言,為把家鄉龍蝦銷得好、賣得遠,他註冊了“造甲造”龍蝦品牌,按照高於市場每斤1~2元收購,然後銷到南京、常州等地大型批發市場,提升造甲龍蝦品牌,增加養殖戶收益。

貧困戶操長寶主要從事龍蝦分揀、清洗、打包熟食龍蝦,發送快遞,秋季給蝦稻米包裝發貨。 “一年能有2萬多元收入。 ”在徐亮公司常年打工的有六七個貧困戶。而造甲鄉每年的龍蝦節、採摘節等吸引了上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過150萬元,增加了農民收入。

徐亮說,他的勵志語是:我願做那耕牛,具備牛一樣的品格,牛一樣的精神,牛一樣的忍耐,牛一樣的韌勁,耕作在這無垠的曠野。我們耕出收穫,耕出喜悅,耕出夢想,耕出自己的一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