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占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全球衛生潔具重要供應地,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起步較晚,內資品牌開始發力。

我國衛生潔具行業起步相對較晚,20世紀90年代隨著住房制度改革推進、對外開放程度提升,美標、科勒、TOTO等國際衛浴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衛生潔具先進的研發設計。

當前階段,外資品牌由高端市場逐漸向下覆蓋中低端市場,內資品牌經過30餘年發展競爭力逐步提升,內外資品牌競爭加劇。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我國衛浴潔具產品生產量居世界前列。

據意大利陶瓷機械設備製造協會(Acimac)數據,2004-2014年我國衛浴產品生產量由6.3億件增至12億件,增長了近一倍,同期世界衛浴產品產量增長約62%,我國佔世界產量比重由29%上升至34%。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衛生陶瓷生產量已達到2.18億件,同比增長4.6%。

衛浴產品消費規模較大,增長速度快。

據Euromonitor數據,2003-2017年我國衛浴行業零售端銷售規模從10.28億美元增長至45.4億美元,期間複合增長率為10.4%,大幅高於美國2003-2017年CAGR1.8%的消費規模增速。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智能家居熱潮下,智能衛浴需求增強。

衛浴是智能家居中較早拓展的品類之一,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TOTO和INAX分別推出自主研發的溫水洗淨便座,並逐步加入了集便蓋加熱、溫水洗淨、暖風乾燥、殺菌等多種功能,提升衛浴體驗的健康舒適性、便利性,受到消費者歡迎。

當前,隨著技術升級和概念落地,智能家居產品在我國越來越普及,據前瞻企業研究院數據,2016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605.7億元,同比增長率50.15%。但就智能衛浴這一細分行業而言,據中華陶瓷網統計,2016年我國智能馬桶2016年普及率尚不及2%,遠低於日本80%的滲透率水平。

在消費升級、智能家居滲透率提升趨勢下,我國智能衛浴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市場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

市場相對集中,外資品牌佔據主導。

相較櫥櫃、沙發、床墊等品類而言,我國衛浴行業集中度較高,據Euromonitor數據,我國衛生潔具行業CR3由2009年的24%提升至2017年的38%,但與日本CR3接近90%的集中度水平相比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具體來看,2017年科勒、TOTO、箭牌、惠達、恆潔市場份額分別為20%、11%、7%、4%和3%,市佔率10%以的均為外資企業,內資品牌與其仍有一定差距。關注“樂晴智庫”,獲得更多行業報告。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外資品牌向下拓展市場,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

外資品牌進入國內衛浴市場較早,憑藉技術、設計、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佔領了高端市場,競爭環境相對寬鬆。當前行業競爭逐漸加劇,外資品牌開始推出定位中端市場產品,產品價格帶逐步拓寬。

與此同時,我國在30餘年發展過程中已誕生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本土品牌,隨著技術經驗逐漸成熟,開始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以馬桶為例,觀察京東商城內外資代表企業TOP5產品價格可以發現,儘管科勒、TOTO等外資品牌產品價格大幅高於內資,但就中間價格產品而言產品定價較為接近,內外資品牌在中端市場衛浴競爭進一步加劇。

衛浴企業近兩年登陸資本市場,業務範圍不盡相同。A股上市公司中主營業務為衛生潔具的主要有惠達衛浴、帝歐家居、海鷗住工三大品牌,此外瑞爾特主營沖水組件、四通股份主營生活陶瓷製品,企業業務重疊範圍相對較小。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從收入規模看:

惠達衛浴、海鷗住工、帝歐家居三大企業加強品牌宣傳、渠道建設,帶動銷售收入高增長,2017年三家企業營業收入分別為27.5億元、20.7億元、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16%、25%,但與2017年TOTO在中國地區39.5億元的營業收入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從企業盈利能力看:

海鷗住工在轉型發展整裝衛浴前以五金潔具與配套產品為主業,毛利率較惠達衛浴、帝歐家居而言相對較低,但三大企業毛利率仍都超過了20%。

然而由於本土品牌主要佈局中低端市場、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與TOTO近38%的毛利率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淨利率方面,2017年帝歐家居、惠達衛浴淨利率水平分別為10.2%、9.3%,海鷗住工低毛利率、高管理費用率導致企業淨利率水平相對較低,2017年淨利率為4.7%。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整裝衛浴蓄勢待發,兼具性價比與品牌優勢的國內龍頭有望崛起

標準化程度高、工期短,整裝衛浴更適合大規模裝配需求。

整裝衛浴又稱“單元衛浴”,是工廠接到訂單後,用防水性材料按一定尺寸預製成天花板、浴缸、地板、牆壁等部件,再運送到施工現場組裝成的浴室。

安裝完成後的整裝衛浴就如同一個完全貼合衛生間內壁的“盒子”,所有衛浴設施則全部集成在這個“盒子”上。

與傳統衛浴裝修相比,整裝衛浴由於已在工廠完成預製,現場施工工期更短,對工人技術水平等要求也更低,適合大規模、標準化裝配需求。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商業地產發展、精裝房比例提升,兼具性價比與品牌優勢的國內龍頭有望崛起。

2017年全國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達到1.75億平方米,同比增速達20%,增幅遠超受政策影響銷售有所放緩的住宅商品房,商業建築快速增多將帶動衛浴產品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政策推動下,我國精裝房交付比例不斷提升,根據我們在20180309《精裝業務放量,行業洗牌加速》報告中的測算,我們預計到2020年我國精裝修比例有望達到48%左右。

無論是商業建築還是精裝房,都具有集中性、大規模建設的特點,整裝衛浴標準化、短工期的特性將成為地產商在衛浴裝配領域優先選擇的對象。

整體衛浴對企業產品品類、裝配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兼具性價比與品牌優勢的國內龍頭企業有望藉此大力拓展整裝衛浴業務,迅速提升市場份額。

衛浴行業:內資品牌發力搶佔中高端市場,整裝衛浴蓄勢待發

我國衛浴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但與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經過長期技術、經營積累,我國內資品牌開始發力中高端市場,與TOTO、科勒等國際品牌展開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