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曾嶸:直流輸電技術會越來越「熱」

清华大学曾嵘:直流输电技术会越来越“热”

“在一次會議上,有專家驕傲、自豪地說起總理在國際上幫他們推銷高鐵,最後高鐵賣到東南亞去了的事情。我跟他說,這說明你們高鐵還不夠好,你看我們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沒有讓總理推銷,也賣到巴西去了。目前巴西建了兩條±800千伏的特高壓輸電線路,都是採用的我國的技術。”在6月28日於成都召開的第十四屆交直流輸電國際會議上,本屆會議主席、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曾嶸幽默地說。

聽起來雖是玩笑,但曾嶸表示,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在直流輸電技術方面具備了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在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方面,已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過去幾年,全球建成100個直流輸電項目,其中約一半在中國;目前全球在建直流項目有50多個,其中70%在中國。”曾嶸表示,近10年來,我國直流輸電技術發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原因在於我國能源資源與負荷中心逆向分佈——我國能源資源主要集中於西部、北部和西南部,但負荷中心集中在中東部,這決定了能源資源遠距離輸送的基本格局。近年來位於西北、西南部地區的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大幅增長,促進了遠距離、大容量直流輸電工程的大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考慮到我國電力需求的增長趨勢,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直流輸電線路的建設。

據他介紹,目前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中,電力佔比僅為22%,而據預測,到2030年,這一比重將提升至30%,換言之,未來10年左右,這一比重會增長一半。考慮到期間能源總消費量的增加,這一比重對應的絕對量將增加更多。所以,未來直流工程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但曾嶸也表示:“目前我國在直流工程設計、施工領域雖然優勢明顯,但在電氣設備方面還存在差距,很多設備的核心部件仍只能依靠進口。例如,有的設備企業一年光進口的核心部件就超過15億美元。如果能夠實現國產化、自主化,相應的成本也會大幅降低。所以,這也是我國直流輸電科研的主攻方向。”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