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題記

前不久版上有一些關於80後買房的帖子

尤其是小夫妻買婚房需雙方老人支援

一些人認為頗有"啃老"之嫌故而bs之

對此我有些不同的想法

先來說說80後

80後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出生成長的一代

所以相對其他代有著特殊的經歷和素質養成

首先

他們是獨生子女政策的首當其衝者

在這個政策實行前也有少數獨生子女

但他們一般都是弱勢群體

當大批80後獨生子女出生後

社會延續慣性總是用放大鏡在找他們的缺點

同時隱含著對他們物質生活相對優越的妒忌

所以從80後(尤其是其中的獨生子女)出生、成長、求學、工作一直到婚姻

都是伴隨著某種偏見走過來的

當他們一旦需要購買當今社會的“特殊商品”——房子時

更遭到了種種責難

80後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自然就產生個問題:

把小家安在哪裡?

隨著30年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大大提高

小家庭擁有自己的空間終於在上海

由半夢想轉化成現實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屬於80後的獨生子女證,2016年已退出歷史舞臺。)

為什麼說半夢想呢?

其實以前“有房子”也是結婚的條件之一

(順便奉勸那些一聽見mm要“有房無貸”便大叫人心不古的gg

人心從來就差不多

只是各個時期條件不一,表現也就各異了)

不過那時的“有房子”差別也很大

有的是由於“祖宗積德”

住房比較寬裕而文革中又沒有被壓縮

可以拿出一間來給子女結婚派用處

在當時上海有一間15~20的婚房是很拉風的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其次是家裡可以挖潛

利用老石庫門房子3.6M~3.9M的層高搭出一個閣樓來

或者把大房間一隔為二

7平方是當時婚房的底線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再次是把閣樓搭到人字形屋頂內部

把瓦片部分揭掉開個“老虎窗”

如今在一些中俯拍的懷舊照片中還歷歷可見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老虎窗)

更差的是把小房子搭到曬臺上

一般材料是薄木板+油毛氈

所以冬冷夏熱穿風透雨

這類建築有個專業名詞叫“曬搭”

並且上了房地局紅頭文件的

如今南京路上還有“曬搭”

好了,以上這些統統算是“有房子”的

沒房子的只能和老一輩共處一室

中間用布簾子一拉

兩張床就是兩個家庭了!

或許有人會問

為什麼不在外面買房或者租房呢?

因為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房屋買賣這回事

人們居住的房屋絕大多數是公房(請注意"公房"和“工房”的區別)

也就是公家的房子

產權歸國家所有

管理權由房管所代為行使

局民只有租賃權

房租很低

市中心花園洋房中的30M(使用面積)一間+獨用衛生+公用廚房+曬臺

每月租金40元左右

相當於一個剛就業的大學生一個月的工資(每月48元)的5/6

只有極少數兩種人住的是私房

一種是資本家在49年以前買下來的

他們只要付相當於房租的1/5的"地界稅"

另一種是49年以前的赤貧者

在無主土地上自己搭建起來的,也就是貧民窟中的一部分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

國家拿不出錢來大規模拆舊房蓋新房

所以80後剛出生的時候的上海市房地局蔡局長

只能提出"見縫插針、搭搭放放"的口號

“見縫插針”指的是利用零星空地建造新房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當然,平民百姓想住進這插針房裡

當年無異於“駱駝穿針眼”

“搭搭放放”則是指搭閣樓或者把灶披間放放大

或者對地基和結構尚好的房子加層之類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一個國際大都市居然出現這種口號

實在是貽笑大方

如果是無法自行解決的家庭的青年要結婚怎麼辦呢?

還有三條路

其一是等待房管所分配

因為當時全部公房都由房管所控制

所以要想婚房只有乖乖地去房管所登記

比較好的房管所相對透明

寫成紅榜張貼在接待室裡(哪年頭毫無個人隱私可言)

然後就老老實實地等

當然當大官的不在此列

小官要看你從事行業的含金量和各人的活動能力

可以暗中插隊

多數房管所則完全暗箱操作了

所以有些人感嘆現在的腐化成風

其實當年也是如此

不過那時普遍生活水平低

所以金額看起來不如現在高

一瓶酒兩條煙也算送禮了

如果按“價值”大致換算起來

當年一盒煙(牡丹)相當於現在200元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於是房管所裡主管分房的大組長就變成官不大權不小的角色

收入一般是超過所長的

就像貪官多要包二奶

大組長也不是不吃腥的貓

鄰家一對年輕夫婦能擠在有孩家庭之前

分到8平米的亭子間

傳說就是女主人獻身的結果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亭子間)

這些分配的房源哪裡來的呢?

一是承租人自然死亡後被收去的

二是文革中房管所勾結單位造反派

把捱整對象“掃地出門”或恣意壓縮出來的

大的好的房子自然由房地系統的大小官員先挑

以及和捱整對象單位的頭頭分贓

按當時的不成文法

搬進大房子的也要把原先住的小房、破房退出來

加上他們挑剩下來的邊角料

一起作為婚房分配到排隊者手裡

於是許多好端端的房子被擠成了“七十二家房客”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據歷史學家馬學強教授的考證

“大量的石庫門建築建造於上世紀20年代左右

兩層三進的格局,大概有兩三百平方米的使用價值

最開始都是由一家人來居住,人均居住面積有30多平方米

客堂、天井、曬臺、傭人住的亭子間一應俱全,在當時也是不錯的

但後來由於戰亂,人口大量增加、管理混亂,居住壓力越來越大

人均居住面積在抗戰後降到15平方米左右

最後到了60年代,上海居住環境最差的時候甚至降到了人均不到3平方米

曾經有記載,有一座石庫門房子裡最多時同時住著25戶人家

擁擠程度可以想象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那麼上海作為全國領先的城市

住房為何一直緊張呢

因為自1949年以後30多年幾乎沒蓋房

原因有三

一是沒地

那時全國糧食緊張吃飯是要憑糧票的

耕地自然寶貴

上海要動耕地沒有市委主要領導批示是不行的

二是沒錢

在開發浦東之前

上海40多年如一日

始終是被鞭打的快牛

上交中央利潤(那時沒有稅收的概念)

長期佔全國財政收入的1/6

第三條最重要

因為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

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魔影籠罩之下

全國不得安定

成天七鬥八斗,整人、內耗

即使還能在臺上幹事的也是

“抓階級鬥爭保險

抓生產鬥爭危險

抓改善生活是險中之險”

所以除了50年代的曹楊新村、天山新村、番瓜弄等幾個“典型工程”

(用今天的話說即“政績工程”)

以及60年代的閔行開發

其他就沒有了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視察上海曲陽新村)

上海最大的棚戶區“三灣一弄”(潘家灣、朱家灣、彈子灣、藥水弄)

還是到本世紀初才成功改造

變身為“中遠兩灣城”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因此那時上海可以引以自豪的是:

上海牌轎車,鳳凰、永久自行車

金星、凱歌電視機,紅燈收音機

三5牌檯鐘,春蕾手錶,大白兔奶糖。。。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而住房和其他城市相比則不得不自慚形穢

所以改革開放之初對上海人有“精明而不高明”的說法

其部分原因也正是常年蝸居帶來的影響

絕大部分人沒有獨門獨戶的空間

在經常為了方尺之地的“公用面積”而勾心鬥角的氛圍中薰陶出來的人

如何能大器呢?

第二條路是自己“建房”

這當然多數在棚戶區,因為那裡根本就沒有房源供房管所分配

所以對居民的搭建,只要能擺平左鄰右舍,不矛盾到打破頭的地步

房管所也就放任不管,由你們“見縫插針、自由擴張、利益均沾”了

電視劇“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即電影《沒事偷著樂》)

中那間“大樹生態屋”就是典型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於是房子的密度越來越大

行走其間二人對面而行往往需側身而過

雨天除了腳下需有臨波微步的功夫

手中雨傘太大也會進退維谷

在那裡沒有煤氣,衛生設備是戶外的公用廁所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阿婆在弄堂裡倒馬桶)

連用自來水也要到集水站去自行拎取

不過著迷宮般的的地方,卻是孩子們“官兵捉強盜”的樂園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直到土地批租政策出來改造棚戶區才成為可能

由於人口密度實在太高,動遷成本太大,加之棚戶區本身就是“釘子戶”的高產區

所以非實力雄厚的KFS莫辦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瑞安地產開發的上海虹口區虹鎮老街地塊)

所以市府《十一五規劃》中宣告

目前上海全市尚有1200萬平方米二級以下舊裡(算上棚戶簡屋則更多)

而十一五期間只能解決400萬平方米

看來真要全面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至少要20年

因此上海居民的總體居住條件並非像某些帖子上寫的

“上海人家幾乎每家都有商品房,不少手裡有2套以上”那樣優越

僅僅舊房改造一項就任重而道遠

而且拆了舊房又不能讓這些人睡馬路

不管遠近總要安排幾倍於此面積的房子才行

這可是實打實的剛需啊

第三條路是期待單位分房

由於個人不出錢故又稱之為福利分房

個別人只看到“不出錢”三字就頗為嚮往

還因此懷念計劃經濟

其實這裡存在幾個誤解

首先

福利分房是80年代的事情

也是拜改革開放所賜

前文已經說過當時上海很窮,錢都上交中央財政了

直到汪道涵主政這才大膽向中央提出要求給上海松綁

(所以上海市民除了陳毅之外,第一不該忘記的市長就是汪道涵)

到了江澤民手裡才有條件注重民生,著手還債

依次解決米袋子、菜籃子、車輪子、造房子等問題

計劃經濟年代人人有房嗎?上海半個世紀以來的地產史(1)

由於上海在房子問題上欠債甚多

市府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錢,於是鼓勵有錢的單位參建,自主分配

這就是單位分房的由來

當然有一個條件

必須解決本單位的困難戶,所謂“各家大孩子各家抱”

困難戶的標準由市裡不斷公佈

最早一批是人均2平方米以下

想象一下吧,就是三口之家外加2個老人擠在10平方米不到的一間房裡

可見上海當初住房緊張到了何等程度

其次

參建房屋的分配是個大有玄妙

除了極短困難戶之外,其餘都給廠長書記及其親信們瓜分了

當時造的大都為六層樓的工房(注意,這裡不是“公房”了,而是工人住房的簡稱)

以前還造過3層4層的

曾經有個流傳頗廣的順口溜

“三樓四樓,廠長書記

二樓五樓,要看關係

工人階級,頂天立地”(即一樓和六樓)

二千年前有個古人叫陳平

少年曾在做祭祀時主管割肉,他能夠把每一份肉都分割得“公平”。

想想看,這豬頭豬身豬蹄豬尾巴,怎麼分才叫公平?

然而居然所有參加祭祀的人都誇獎他分得好

陳平說:其實分天下也不過如此。

當時每個有房可分的單位裡都有一個分房小組

其中的主事者個個都是一時之人精

擺得平方方面面的利益,才幹不讓陳平的

只有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如研究院、大學等地方

分房這件事才比較公開

曾經有個大學張貼過一張大榜

左邊是分房者的分數,綜合年齡、資歷、職稱。。。所得,按降序排列

右邊是可分房源分數,綜合面積、樓層、朝向。。。所得,按降序排列

然後一一對號入座,一時被譽為“天下之至公”

所以那些嚮往福利分房的同學們

先考慮2個問題

1、你能保證你被分配到一個有錢參建的單位麼?

(當年工作是分配的,不是雙向選擇的

而且一旦落定就要求你做一顆被擰得死死的螺絲釘

跳槽之難難於上青天)

2、無論按哪種分法,除了你有過硬的關係

誰會來考慮一個剛進單位的毛頭小夥子?

第三

參建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還不是全體職工(從廠長到門衛)創造的利潤

然而享受的只是頭頭及其親信們

當然不排除極端困難戶作為點綴品而分點殘羹冷炙

大部分人卻只有掏錢買單的份兒

哪像現在平民百姓掏自己的錢買自己的房

就算住得比廠長書記寬敞又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