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齐推进 助残脱贫奔小康

刚开门不久,陈红的理发店就迎来了第一位客人。遇到这样第一次来到店里的客人,陈红都会打手语,耐心地解释自己不会说话。再把他们带到墙边的图片旁,让客人指出自己想要的发型。陈红,今年48岁,因年幼时的一次高烧导致听力严重受损,语言功能丧失。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当地残联的帮助下,她开起了这家“彩虹发屋”,在十几平米的店中一步一步地修剪着自己的未来。二十几年来,周围同时开张的老铺子早已所剩无几,而她的理发店却一直没有换过地方。

【商户】手艺我觉得比(年纪大的)理发师都理得比较好

【商户】每天都是等半个多小时,十多个人都在等着。

熟练地刮完后颈的绒发,陈红送走了这位客人。像陈红这样,能够完全自立的残疾人在双柏县并不多。大部分的残疾人生长在农村,行动不便,再加上没有一技之长,致使他们仍然艰难地徘徊在贫困线边缘。

【皮租扎村村民李美兰】衣服这些(都是)村子里面的人给我的嘛 ,这个给一点,那个给一点

一家三口全是残疾人,谈到之前艰难的生活,年近60的李美兰依旧很难受。在佘志刚的茶厂里,和李美兰一样的重度贫困残疾人足有6位。几年前,在双柏县残联的鼓励支持下,佘志刚大量聘用周边村寨的残疾人帮忙采茶制茶,解决了许多残疾人的生存难题,而他所经营的彝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也被授予“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皮租扎村村民李美兰】做(完)一天,(佘志刚)钱就拿给你,饭管吃。(天)不黑就把我们送回去了,他家有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助家乡残疾人脱贫致富这一点上,云南祥鸿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尹世祥有着更进一步的想法。

【云南祥鸿农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尹世祥】经过残联每年在我们这个养殖场对残疾户进行多次培训,让他们看到我们养殖场科学饲养,然后有一部分资金能帮助他们回家自主创业,搞上养殖种植,这些能助推他们经济收入提升的最好的一种(方式)。

云南祥鸿农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公司主要以家畜、家禽养殖销售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为主,公司在双柏县内设有3个养殖基地,其中一个,就设在罗少村。走进尹世祥的养殖场,门口的“残疾人工作人员一览表”格外引人注目。表上的30名员工几乎占据了祥鸿员工总数的70%。尹世祥认为,大部分残疾人并不是不愿意做,做不好,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活。除了县残联常规的统一培训,尹世祥也会对刚入职的残疾人员工进行专门培训,并根据残疾程度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岗位,让他们安心干活。

今天,尹世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附近长虫村的村民杨兴从在养驴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想请他到家里看一看。

杨兴从曾经也是祥鸿养殖场的残疾人员工,现在,他在自己家里养了十几头驴,同时还和尹世祥签订了牧草收购协议,以平均每吨高于市场佳40到50元的价格,每年提供180吨牧草。单单这一项,就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长虫村村民杨兴从】一年7万多一点。大概就是对面这些地,全部都是我的,还有山对面,看得见的这些都是我的。

近年来,双柏县大力推进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本地企业的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大量残疾人就业,基本解决本地残疾人生活问题。同时,探索和培育基地自主造血功能,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不断落实残疾人创业优惠政策,拓宽残疾人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渠道,鼓励残疾人在自食其力中重塑自身价值。

【双柏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罗亿】根据双柏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双柏县残联把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重点工作,以创建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为抓手,近年来共建成残疾人扶贫基地10个,在示范基地安置残疾人固定就业33人,季节性就业92人,辐射带动就业160人,同时扶持3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创业,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