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5G專利規則成爲標準商用的「一道坎兒」……

講真,5G專利規則成為標準商用的“一道坎兒”……

5G標準化進程迎來里程碑時刻!近日,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3GPP)批准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NR)獨立組網(SA)標準(下稱5G SA標準)凍結,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標準,5G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

專家表示,5G SA標準的發佈,標誌著5G具備了構建端到端的業務能力,預示著5G商用發展進入全面衝刺階段。此外,隨著5G標準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在全球建立一個各方參與、共同協商的5G專利規則將有利於5G專利生態環境的建設,從而促進5G的商用化進程。

5G時代即將到來

幾秒鐘下載一部電影、360度VR直播、車聯網……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被普遍認為是開啟真正萬物互聯的“鑰匙”,目前,隨著5G國際標準的陸續發佈,5G時代即將到來。

據瞭解,與4G相比,5G具有更寬的帶寬、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時延等優勢。此外,5G更深層次的價值在於“萬物互聯”——在未來的5G時代,更多的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通過深度挖掘新技術和各垂直領域對5G應用的需求,5G將深刻改變人類信息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引發信息革命。

此次3GPP批准通過的5G SA標準加速了5G到來的步伐。3GPP的一位主席表示,5G SA系統不僅顯著增大了網絡速率和容量,更為其他行業打開了通過5G系統進行行業生態系統變革的大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IMT-2020(5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表示,去年發佈的5G標準版本主要是針對移動互聯網的場景,而這次發佈的版本,為移動物聯網低時延、高可靠環境的基本版本。這個版本的發佈特別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過去業內在描繪整個5G願景時,能夠從移動互聯網擴展到物聯網的願望。

我國主導標準制定

對於5G發展而言,技術標準的全球統一是前提。目前,我國企業在5G國際標準制定過程中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5G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在5G標準推動過程中,由中國單位或個人在5G相關的標準組織擔任的關鍵職位高達30餘個,其中在3GPP中共有11人擔任工作組主席或副主席職務,投票權超過30%,文稿數量佔比達到30%,牽頭項目高達40%。可以說,中國在引領全球5G產業向前發展。

“在3GPP發佈的首個5G新空口(NR)非獨立組網標準制定過程中,我國企業一直積極貢獻中國智慧。”王鵬表示,我國企業僅在2017年就向3GPP提交文稿6480篇,成為推動5G標準化進程的主要國家。以華為為例,該公司在5G接入和5G網絡兩大領域提交文稿的數量名列第一,其主導的靈活空口、新波形、新傳輸機制等技術均成為5G NR標準中的關鍵技術。

“中國移動在5G技術標準落地過程中發揮了引領作用,中國移動已向3GPP提交文稿1000餘篇,並多次擔任全會副主席、工作組副主席、5G網絡架構項目唯一報告人等領導職務。”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移動牽頭制定了新一代移動通信需求,提出的關鍵能力體系“5G之花”被國際電信聯盟(ITU)和3GPP採納;牽頭完成的5G新一代網絡架構標準,是移動網絡架構首次由中國公司主導制定。此外,在5G核心技術研發和商用方面,中國移動也積累了大量創新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5G核心技術方面,我國企業也具備了一定的專利實力。根據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官方數據庫的統計,截至2018年6月,僅華為就向ETSI披露了1600餘件5G標準必要專利,位列3GPP所有成員單位之首。

“在經歷了2G跟隨、3G突破、4G同步之後,我國進入了5G引領的新階段,在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以及應用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王鵬表示,目前,在R16的標準制定階段,已確定的9項R16 5G網絡增強技術立項,中國移動和華為等中國企業獲得其中5項報告人職位。

專利規則亟待建立

一直以來,全球性通信標準不僅是一項技術標準,還是各方企業展開激烈爭奪的制高點,隨著5G標準化工作的推進,誰掌握了這些標準技術的專利權誰就掌握了行業發展的主導權。

“5G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跨行業應用,這給5G的專利運用帶來一定挑戰。”王鵬表示,目前,雖然5G技術的研發和商用一直在穩步推進,但關於5G的專利規則在業內一直沒有展開深入討論,如果在5G相關的垂直行業仍採用3G和4G時代在智能終端領域的專利許可模式,這對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等多個行業來說並非是合理的專利許可模式。

目前,愛立信、高通兩家公司已經率先公佈了5G專利費收取標準,愛立信將對每部使用其相關技術的手機設備設立2.5美元至5美元的收費標準,並推出固定收費的模式。高通對使用其5G技術的手機按售價收取2.275%至5%不等的專利費。隨著5G技術的研發和商用化進程的推進,如何瓜分專利許可轉讓市場的“蛋糕”已經成為國際巨頭企業關注的重點。

“制定全球統一的5G標準已經成為業界共識。要想在全球快速形成統一的5G標準,並保證5G能夠快速實現商用,需要全球各相關產業的參與方共同協商5G專利規則,共同促進5G專利生態環境的建設,這樣才能使得多方從5G的發展中受益。”王鵬建議,各方應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指導原則,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5G參與方應積極進行對話和協商,形成廣泛認同的5G專利規則,使得全球能夠在標準、專利和市場等多個方面共同受益,共享5G產業化發展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