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論文——小碩連讀兩年總結的經驗+技術,大家可以參考下

論文的書寫,基本上是每個研究生必須要做的工作。一方面,論文是自己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通過論文向全世界展現你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每個學校都會對研究生畢業有要求,除了畢業論文以外,必須還要有期刊論文也就是所謂的小論文。不同的學校的要求會不同,有的一般院校的最低標準是發表一篇省級期刊就可以了,例如我的學校。當然,學校有學校的要求,自己導師可能會有更高的要求了,例如我導師就是要最低是CSCD核心版的期刊論文才能達到畢業要求,不然不給你論文送審。書寫論文還有其他好處,例如:能夠鍛鍊你的文筆能力;能夠提高你的邏輯思維;能夠讓你學到很多處理好圖片的技巧,論文一般都會有附圖;還有能夠讓你學會更熟練地使用Word軟件等等。

讀研究生的學生剛入學可能對書寫論文了解不多,不知怎樣去書寫,關鍵是自己沒有一個整體的書寫思路與框架。我當年就有這樣的困惑,或許也有一部分的研究生同樣有這樣的感受。讀研究兩年來,自己也寫了幾篇論文(中文4篇,有EI,有CSCD;英文4篇,有SCI,有EI)。筆者是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自己以前不知道怎麼寫論文,也是參考別人的建議,一步一步的摸索著。自己從不會書寫論文的菜鳥到能夠發表SCI論文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努力,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因為中文和英文期刊論文的風格有點差異,所以我就給大家分享自己在中文期刊論文發表當面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也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相互交流學習。

中文期刊論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構成:題目(中文和英文)、摘要(中文和英文)、引言、試驗的描述,得到的結果,結果的分析、結論、參考文獻。如果要想發表高級別的期刊論文,那麼在這幾個方面都應該做到較好。

1.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一定要能夠反應自己的研究內容,切記不能寫的太大,太籠統,給人感覺好浮誇的感覺。審稿人首先看到的是你論文的題目,題目寫的不好,自然給審稿人的印象不好。題目最好能把自己做研究的創新點也就是亮點表現出來,給審稿人有想繼續看你稿子的慾望。一般論文的題目都要翻譯成英文,題目中專業名詞比較多,有時不能生搬硬套的翻譯,要做到翻譯準確。我一般對於專業名詞的翻譯採用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知網裡有專業名詞的翻譯功能,二是參考以往論文中的專業名詞的翻譯。

2.摘要

摘要是將你的一篇論文濃縮成一段話,一般包括四個部分: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一個好的摘要儘可能地將這四個當面內容說清楚。讀者通過摘要就能知道你的研究內容與得到哪些結論,也就是說不看論文內容就能瞭解你的研究概況。摘要也要有很強的邏輯性,每句話甚至每個字都不要浪費,因為有的期刊會限制摘要的字數,不可能讓你把得到的結論直接粘貼複製上去,要對結論進行精簡、提煉出重點,以及一句話概括所得到的一些結論。我目前寫的論文摘要都是按照這四個部分來構思的,有了這個整體框架,摘要的書寫就容易多了。

摘要是在論文內容寫完後,得到結論後才進行摘要的書寫。在論文內容寫完後,腦中對論文內容有大概的思路,根據這個思路再結合四部分框架就能寫好一篇論文的摘要了。摘要也要翻譯成英文,一定要注意時態,多用被動語態,儘量用短句,最重要的是要翻譯準確。

3.試驗的描述、結果及分析

這部分要將你做試驗的重要的內容概況出來,也就是試驗的描述。因為中文期刊論文一般情況下的版面都不多(10個左右),況且版面太多的話,版面費就會很高的,我的同門發表一篇有十幾個版面的論文,版面費將近一萬,幸好導師給報銷。這種情況下,只能將重點的部分描述一下,讓同行專家能夠知道你做的方法,以及在關鍵方面你是怎麼處理的就行了,切記像寫記敘文似的,寫那麼多。

試驗得到的數據會用圖片展現出來,這裡就涉及到論文圖片的製作了,製作圖片的軟件很多,像excel,origin,matlab等,不同專業的可能使用的也不同。我們專業使用origin和matlab較多,具體使用方法,可以到網上搜索教程。圖片儘量要做到美觀準確,即使不要求美觀,也不要和論文中描述的內容不一致。

由圖片就可以得到一些試驗結果,論文中一定要將你的試驗結論說清楚,說完試驗結果後好多人以為就行了,實則不然。如果你的論文僅限於試驗結果層面,也就決定了你很難在很高級別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原因就是你的研究深度不夠,只限於試驗現象的描述,而沒有分析現象背後的原因和機理,切記要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最深層次的東西挖掘出來,那麼你的論文就上了一個層次。自然而然的論文很容易被錄用。

概括一句話就是試驗內容敘述要簡要,結論要詳實,結果分析要深入淺出。

4.結論

由試驗結果得到試驗結論,試驗結論不是簡單地複製結果,而是將得到的很多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後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結論。得到的結論最好分為幾個方面描述,顯得有條理。結論部分忌諱長篇大論的敘述,能把結論簡要概括出來就好。

5.參考文獻

這部分的內容一般都是在論文的最後,參考文獻儘量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參考的文獻要與你的研究內容對的上,不能任意參考。二是要儘量參考近些年的文章,當然一些經典文章是要參考一下,不然人家會認為你沒怎麼看過文章。三是參考文獻的數量要合理,有的期刊對數量有要求的。四是儘量參考引用高級別期刊的論文,這樣也能顯得你的水平層次不一樣。

總的來說,寫論文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說你也好了就完事了,寫好了只能說只是做好了第一步。有一句話說的好,好的論文都是改出來的。後期要根據你的目標期刊的排版格式要求進行格式修改,包括圖片格式,表格格式,單雙欄,字體等要求。論文初步修改後,不要那麼著急投過去,可以先放兩天,這兩天就不要再想論文的事了,兩天後再看看論文,你可能就會發現論文中的不足之處了。當然,如果寫好了可以給老師或師兄師姐給修改一下,提些建議,參考這些意見進行修改。如果感覺不錯了,就投過去吧,因為有的期刊審稿時間長,見刊更長,不能等到快畢業了,論文還沒見刊。

①根據自己做的試驗來預判自己能夠發表在本行業什麼級別期刊上。可以到知網查下其他學者做相關試驗都發表在什麼級別的期刊,做個參考。在這個級別期刊上,根據自己的情況綜合選擇一個目標期刊。

③稿件寫完了,放兩天後再去仔細讀一遍,包括圖片表格都要看,也許你會發現很多在寫的時候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這次就要仔細認真地將問題改正了。避免一些小問題給審稿人不好的印象。

交過審稿費後就等著外審的審稿意見吧,期間可以委婉的催一下。


大家看下

有疑問私信我

給大家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