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池塘養魚圓了致富夢——記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新型職業農民學員辛明來

「農人」池塘養魚圓了致富夢——記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新型職業農民學員辛明來

辛明來的家庭農牧場在烏拉特前旗新安鎮先鋒村紅圪卜社。這裡緊靠美麗的烏梁素海西海岸,水源豐富,蘆葦連片,隨處可見捕魚的海鷗、成對的天鵝、追逐戲水的野鴨。魚群種類眾多,空氣溼潤,氧氣充足,是天然的氧吧。

歷盡艱辛,選定創業路

辛明來和大多數農村孩子們一樣,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16歲輟學,和父親幹了幾年木匠活兒,種過地,打過魚,開過磨面小作坊,做過生意,幾乎嚐遍了自己能幹的願意幹的各種活計,但都沒能長久。正值此時,政府扶持鼓勵農民發展灘塗養魚,從此開啟了養魚這一事業。

起初辛明來和幾個朋友合夥投資養魚,挖了6個魚塘,佔地20多畝。剛開始,憑著一股熱情和衝勁還算順利,魚也養的又肥又大。為了能讓魚賣個好價錢,入冬前,把所有能上市的魚全部儲在了溫棚裡,但是由於技術不過關,一夜之間所有歷經兩年多才養成的魚幾乎“全軍覆沒”。創業之初,辛明來把家裡全部的積蓄都投了進去,還借了一部分貸款。幾個合夥人看到了風險,也全部撤股了。當時的辛明來感覺天塌下來一樣,但生活還得繼續,贍養老人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還有每天上門討賬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每天不想出門見人,脾氣大,什麼都不想幹,整天渾渾噩噩地躺在床上,兩眼直直地看著房頂,大腦一片空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多虧了有個成功時不驕傲、失敗時不急躁的愛人一直支持著他,每天忍受著他的壞脾氣,還不離不棄的耐心勸導他,讓他振作起來從頭再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整,平靜後的辛明來準備捲土重來。辛明來打起精神,向幾個朋友借了2000元錢購買了200斤魚苗,開始了又一次創業。那時一邊給富川飼料公司加工魚乾掙點錢用來生活開支,一邊摸索著繼續養魚。為了能省下魚苗錢,辛明來又自己開始搞起了孵化魚苗,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辛明來一邊看書學習,一邊向成功的人士請教,一邊實踐摸索,經過全身心地付出,魚苗孵化成功了,不僅還清了外債,還有了一點小積蓄。辛明來又趁熱打鐵,從原來的6個魚塘發展到13個魚塘佔地50多畝。

堅定信心,踏上致富路

市場總是起伏不定,2009年,又碰上了養魚業的大蕭條,有好多的養魚人放棄了養魚另謀出路。當時魚苗無人問津,辛明來又陷入了困境,但這一次他胸有成竹,知道任何行業都有一個週期性,有高峰期就有低谷期,有時危機也正是商機。為了躲過這一危機並把握由此帶來的商機,辛明來和緊臨漁場的八排幹管理所簽定了合作協議,由排幹所提供閒置的魚塘,辛明來用技術和資金合股進行黑魚養殖。第二年,辛明來的預測成了現實,因大多數魚塘不養魚,致使用於飼養黑魚的小雜魚價格下跌,飼料投入大幅減少,再加上黑魚的飼養數量驟減,市場對黑魚需求量增幅較大,黑魚價格一路彪升,黑魚商販紛紛親自上門提前打款預定,著實讓辛明來滿滿地掙了一把,辛明來每每想起都是美滋滋的。

轉變思路,邁向持續發展路

接下來幾年的高利潤刺激了許多人又大規模的養魚,市場的供大於求,低價競爭,使得養魚利潤越來越少,有時甚至還虧本,讓養魚人又一次覺得前途渺茫。

2015年,辛明來參加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讓他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又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通過學習和外出觀摩,對市場經濟有了新的認識,要想把一個行業做到可持續發展,能做大,做實,必須瞭解市場,學會分析市場,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生產無公害綠色水產品,走品牌化路子是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的新出路。

培訓剛結束,辛明來就急著去註冊了自己的商標,申請了無公害標識,並於2016年6月在水產品上應用了無公害標誌。2016年,辛明來的漁場被自治區農牧業廳評定為自治區級首屆示範家庭農牧場。

2015年,辛明來又注意到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能源循環再利用,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立體養殖,通過烏拉特前旗水產站從南方引進了“魚菜共生”的新項目開始試種,成功種植了空心菜和水芹菜兩個品種。魚塘中種菜,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新鮮事,這個新鮮事也正是辛明來的又一次創新。2015年,辛明來聽說魚塘種菜好處多,在烏拉特前旗水產管理站的指導和支持下進行了“魚菜共生”試驗,在魚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將漁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據專業人員介紹,“魚菜共生”具有淨水、降低池塘水體富營養化、提高光合作用增氧、遮陰避暑、提高水產品質量等優勢。經過兩年的試驗,取得了成功,並逐漸擴大面積。“今年,我的魚塘蔬菜苗盤增到35盤共280平米,以水芹和空心菜為主。由於水分和養分充足,蔬菜長勢旺盛翠綠,人們都很喜歡,這些苗盤一季產菜1萬多斤,如果都銷售出去的話,可以收入3-4萬元,這是一筆額外收入,最重要的是對魚塘水體也有很多好處......辛明來黝黑的臉上笑出了深深的褶皺。

辛明來說,“魚菜共生”具有很強的淨化水質的作用,可以減少魚塘換水次數,節約電費30%,節約魚藥成本50%,一年可節約資金1.5萬元左右。

馬上到出魚季節了,“魚菜共生”極大地提高了水產品質量,今年,辛明來的魚更加肥美並順利通過了食品安全檢測,到目前為止,已有不少客戶慕名而來主動聯繫辛明來預定產品。

目前,辛明來的養殖水面達到300畝,養殖品種有黑魚、鯉魚、草魚等,通過標準化養殖、品牌化發展,辛明來在當地已小有名氣,有不少人慕名前來賞景、品魚、嘗菜,也有包頭和呼市的大型超市負責人來到漁場考察,並有合作意向,在超市高檔櫃檯區設立專櫃來銷售辛明來的魚和菜。

辛明來一直在不斷地學習摸索和創新中謀求發展,今年辛明來發現,新引進的新水產品種南美蝦,通過過濾肥水生長速度快,蝦肉還鮮美。辛明來請專家進行了論證,一畝精養魚塘的肥水可以養好一畝對蝦,每畝保守說能產對蝦300斤,在市場批發價30元,每畝的純利潤可達6000元。把魚塘裡多餘的肥水利用起來養蝦,比原來只養魚的利潤最少能翻一倍。蝦塘裡還可以套養花白鰱,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另外,他打算擴大無公害養殖並開發漁家樂休閒度假村,希望能搭上國家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這趟快車再創輝煌。

提升責任,回報社會

辛明來在發展致富的過程中不忘回饋社會。在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時,辛明來看到有那麼多人失去了親人,無家可歸,解放軍和志願者都奮不顧身地參加了抗震救災的隊伍,他頓感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分兩次捐款一千元錢,並帶動村民積極捐款。在他的帶動下,他所在的村在當地成為募捐救災款最多的村。辛明來的魚養地越來越好,日子也越過越旺,他不忘初心、心繫鄉親,他看到村裡的老人們捨不得買魚吃,每逢節日他都會親自給村裡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家送去兩條魚,讓他們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