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時的「輕重緩急」,你知道嗎?(上)

急!我家寶寶又生病了怎麼辦?

人人康為你講解寶寶生病前的信號,以及病後的正確應對方法。

寶寶生病時的“輕重緩急”,你知道嗎?(上)

寶寶體溫升高

寶寶的正常體溫是不應該超過37.5度的。如果只是短時間超過37.5度,沒多久就降為正常值,就沒必要驚慌,因為寶寶還小,體溫調節中樞並不完善,在突然興奮、外界氣溫升高等情況下,他們的體溫就容易上升。

如果體溫長時間持續在37.5度以上,那有可能是發燒,家長應引起重視。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這時家長可先採用溫水擦拭,用物理方法給寶寶降溫,同時注意給寶寶適當的添減衣服(切忌給寶寶捂汗)。

人人康小貼士:辨別寶寶病情輕重的關鍵是看他的意識是否清晰。對於還不能說話的寶寶,可以觀察他的眼神:如果他的眼神靈活就不必驚慌;高燒並伴有嘔吐、呼吸困難、精神萎靡、沒有食慾、目光呆滯(不能用眼神與媽媽交流),出現以上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生病時的“輕重緩急”,你知道嗎?(上)

寶寶哭鬧不安

當孩子還小,無法表達不適時,常用哭鬧來發洩情緒。所以,當孩子莫名地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時,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了。

人人康小貼士:通常寶寶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不舒服。嬰幼兒哭鬧可分為生理性哭鬧和病理性哭鬧。當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時,媽媽應該先從生理性角度出發,看看寶寶是不是餓了、尿了、困了等等,逐一排除後,再考慮病理性因素,必要時及時就診。

寶寶生病時的“輕重緩急”,你知道嗎?(上)

寶寶精神萎靡

人人康小貼士:健康的寶寶一般精神飽滿、兩眼有神、愛笑、不哭不鬧、情緒較為活躍,身體受到“刺激”後會迅速做出反應。如果寶寶生病了,則會表現得反應力低下、昏昏欲睡、精神差。

寶寶生病時的“輕重緩急”,你知道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