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種族矛盾是否體現了種族主義是美國政治的一部分?

舞夜心動--靈魂的主宰者

種族問題本身其實是貫穿美國政治史的根本線索之一。 自美國建國時起,奴隸制以及後來的種族隔離制度便籠罩著美國政治。為了能讓南方蓄奴州加入合眾國聯邦,制憲者在憲政框架上做出種種妥協讓步,如“五分之三”條款、間接提高蓄奴州話語權重的參議院一州兩票制、「逃奴條款」等。 內戰雖然終結了奴隸制,但南方白人至上主義者在地方政府包庇下,大肆動用私刑恐嚇和殘害南方黑人以及其它少數族裔,想方設法剝奪南方黑人(及其它少數族裔)的憲法權利、推行種族隔離。 羅斯福新政通過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其它種種福利項目,將白人勞工成功納入了強有力的福利國家框架,但與此同時,南部陣營對新政項目的挾持,以及其餘各方在此問題上的縱容,卻將黑人群體從福利國家中排除出去,進一步拉大了其與白人的社會經濟差距。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但諸如警察執法上的種族偏見等問題的背後仍體現著根深蒂固的種族矛盾。 從2015年特朗普開始競選總統以來,美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原則經歷了挑戰,新納粹、另類右翼等極端主義思潮有主流化的傾向,使得美國的種族政治顯得更加複雜。


陳定定教授

自美洲殖民地成立以來,種族主義就是北美政治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北美獨立戰爭中,南方几個殖民地的獨立意願最初並不如北方堅決,是因為擔心英國準備廢除奴隸制的傳言成真,才決定加入獨立陣營。南北方殖民地在目標上的分歧,也影響到了美國憲法的內容,像臭名昭著的“五分之三條款”、“逃奴條款”等等,都是北方州為了拉攏南方州、維持北美十三州合眾的現狀,而做出的妥協。這種妥協保證了制憲的順利進行,卻給美國政治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十九世紀前半葉,從密蘇里妥協到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再到德雷德斯科特案判決,自由州與蓄奴州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通過內戰,才正式廢奴,解決掉了憲法中最大的自相矛盾。但廢奴之後,南方各州由通過種族隔離法來繼續實施種族歧視,直到近百年後的民權運動,法律層面的種族隔離才退出歷史舞臺。但民權運動雖然消滅了種族隔離法,卻尚未消滅社會經濟文化中各種更加隱蔽卻也更加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而這些種族歧視到了這兩年,又在以特朗普為首的白人至上主義民粹浪潮中大爆發。總之,美國政治的發展,完全可以看成一部種族平等理念與種族主義現實不斷鬥爭的歷史。


林三土

其實這是個美國一直無法改變的事實。雖然上一任選出了個黑人總統,但那是因為奧巴馬已經黑皮白心了,真正的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就不會被接受。歷史上,美國為了懷柔印第安人,甚至在美元上印過的印第安公主,但同時對印第安人進行了種族滅絕性質的屠殺,四個用山體雕刻頭像美國總統都是有原罪!今天美國依然是骨子裡的白人至上,雖然有時候會偽裝打扮,但政治基礎難以改變。


深海的醬油瓶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和努力,已經基本上解決了種族問題,至少是從法律和制度上解決了。今天,美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的分歧,通俗地說,是川粉和反川粉之間的矛盾。一方要關起美國大門,停止移民,並降低富人的賦稅。另一方要繼續發展高度民主和自由的美國,保證每一個美國居民的最低生活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