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3次高考的我,曾动过自杀念头

参加过3次高考的我,曾动过自杀念头

1

很多人都知道,俞敏洪和马云都经过3次高考才上了大学,这也成了这两位牛人的牛逼励志故事。

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参加过3次高考。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参加3次高考并不是什么传奇故事,而只是人生中遇到的痛苦的“事故”。痛苦到过去很多年,也不敢在别人面前提起。

曾经有好几年,每到临近高考前的一个多月,我就会失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三年以后才算好了,高考留给我的心理阴影太大了。

我出生于山东省一个闭塞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八九十年代,我们那个地方的父母,并不重视上学,大部分孩子的出路就是读完初中,出去打工补贴家用,20来岁回老家相个亲,差不多了就结个婚,把自己的一生这么打发了。

小时候,家里有十几亩地,还养着十几头猪,十几只兔子和几只羊。爸爸常年在外面打工,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弟弟,有妹妹,家里这么多活,妈妈一个人是干不完的,所以,作为老大的我,从还没有麦子高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割麦子了。

从小学起,每个放学的下午,家里永远都是铁将军把门,去地里找到正在干活的妈妈,什么也不问,埋下头干活就行。傍晚,我提前一个小时回到家,烧火,做饭,喂猪,喂兔子,喂羊,干的活永远都在重复,却永远都做不完。

从懂事的时候起我就特别痛恨那种生活,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如果一辈子我都这样活,那这一辈子和活了一年有什么区别?但是又不知道怎样能摆脱这种我根本就不喜欢的生活。

小的时候,我的成绩都特别好,但是到了初中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如果好好学习,我是有希望扭转我这并不喜欢的命运的,我萌生了要考大学的念头。我跟妈妈说起以后要上大学,妈妈说了一句话,“你摸摸你的耳朵垂儿够不够厚?”

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有扩招,考大学特别难,我们一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大学生,而且还听说他毕业那年就不包分配工作了。在父母辈的眼里,第一,考大学很难,难度堪比考状元;第二,就算上了大学,如果不包分配工作,那么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花那么多时间,金钱,上完大学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大学就等于白上了,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初中毕业以后出去打个工。

但是我不甘心,我也确实很懒,我不想种地,不想打工,我读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书,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电视,疯狂地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2

我很努力,00年第一次高考,只比本科线高了十几分,报的第一志愿没有取上,被调剂到了一个农业大学。当时我什么都不懂,我的父母、亲戚、同学也什么都不懂,我们都以为,农业大学毕了业,只能回老家当个教农民怎样种苹果的技术员。我不甘心,我读大学不就是为了去城里生活吗?如果读了四年大学,我还是回家种地了,那我读那个大学干嘛?要知道,每年那几千块的学费生活费,是我父母一滴一滴的汗珠挣出来的,我不能辜负。

当时高考,一次就考上的人其实并不多,复读一年是很多学生的选择,所以我很干脆地撕了录取通知书,复读了,今年都考上了,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个重点吧?

万万没想到的是,01年高考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太紧张的缘故,我发起了高烧,我很清楚,自己发挥失常了,老天爷跟我开了一个特别大的玩笑,第二次高考,离本科线还差了整整6分。

我知道,我当时的脸色一定难看的要命,我想哭,但是没哭出来,就只能尴尬的笑,我跟自己说“考不上就算了,正好我死心了,反正村里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上大学,我顶多跟她们一样,认命吧。”

当时专科的志愿我没有去报,因为我压根就没打算去上,在我们的意识里,上大学就是为了能找工作,而专科基本就等于找不到工作,既然找不到工作,我上那个干嘛?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

我开始认命,我一直觉得我是个特别的存在,但其实与村里别的女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又开始每天心不在焉地跟着爸妈去地里干活,在家喂猪、做饭,尽管我一点都不喜欢干。

我戴着很厚的眼镜,锄一会儿地,出点汗,镜片就模糊的什么都看不见了,鼻梁被两个眼镜腿磨破了皮,生疼。爸妈看着我经常唉声叹气,“戴这么厚的眼镜,以后可怎么种地,唉!”

上大学的都开学了,上高中的也开学了。

学校开始按照高考分数搜寻有上大学希望的落榜生,10月份以后,我复读班的班主任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那天就我自己在家,他进来以后就开始劝我再去读一年,我开始哭,一直哭一直哭,好像落榜委屈的泪水一直憋到现在,终于憋不住了。

班主任说,“如果你去读了专科,我就不会来劝你了,但是你在家呆着不上学,我必须来劝你,你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都上了这么多年学了,这么放弃了你甘心吗?拼上这一年,成与不成以后都不会后悔。”

只记得当时班主任说了很多很多,我哭了很久很久,总之,我最后竟然被他劝回去了。

回到学校,我抬头看见教学楼就头晕,走路都是靠墙根儿,好像总有人对我指指点点,“你看,那个人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又回来复读了。”

那一年,高考提前了整整一个月,我心想,提前好,赶紧考吧,最好现在就考,早死早超生。

总而言之,那一年,我的压力非常非常大。

第三次高考结束,等待出成绩的日子,我每天把自己锁在家里不敢出门,我怕村里的人问我考的怎么样,我也怕他们指指点点,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唾沫星子淹死人,对你的嘘寒问暖中夹杂着的都是对你的讥讽和嘲笑,他们不懂什么叫用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只希望你跟他们过一样的日子,甚至希望你过得没有他们好。

我跟我妈说,如果今年我再考不上,我就自杀,实在没脸活下去了,我妈吓得把家里的农药、菜刀全都藏了起来。

出成绩那天,跟往年一样,爸爸跟弟弟一起去了邻居家借电话查成绩,我跟妈妈在家里很紧张,心不在焉地扒着玉米,弟弟回来以后,把手抄的成绩丢在了我的面前,说了一句“考得不好,哭去吧。”

我连捡起那张纸的勇气都没有,这个过程可能只有一秒钟,但是我记忆里有一个小时那样的漫长,脑子里飘着四个字“又没考上,又没考上,又没考上……”

弟弟接着哈哈大笑,“考上了,就是不太好,比重点线就高三四十分,估计你上不了名牌大学。”当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爸爸也哭,妈妈也哭,弟弟也哭,一家人哭成了一团,因为真的太辛苦,太不容易了。

3

那是02年的高考,到现在已经整整16年了,每每细想,我的呼吸都还是痛的,心疼当年的自己,也佩服当年的自己。

我之所以对考本科,考重点如此的执念,就是因为,对于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来说,考本科几乎就是跨出农门的唯一出路,所以在那个独木桥上,我们拼命厮杀,考不上大学自杀的,年年都有,哪怕到了现在,也还是一样。

16年后的今天,我在一个还不错的城市,跟老公两个人白手起家,没靠家里人帮一丁点忙,买了一套还不算小的房子,开着一辆还不算便宜的车,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公司,但可以陪着老公和两个可爱的孩子,经常去饭店吃吃饭,去咖啡店吃吃甜品,喝喝咖啡,过上了我小时候向往的电视上的日子,我所有的辛苦、煎熬,在现在看来都非常值得。

无论什么年代我们都要坚信,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也是到现在才知道,大学能给予我们的,并不是那一张小小的文凭,而是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见识。如果让我给一个没有考上本科的孩子提个建议,我要跟他们说,没有本科,专科也要读,没有公立,私立也要读,知识一定是能改变命运的。

现在讲什么“跨越阶层越来越难”,我还是不信那个邪,就算是越来越难,但是如果直接放弃去跨越,那才是最难走的路。

-END-

奔跑的盖盖,一个信奉不折腾就会死的摩羯座80后,在传统的外贸行业劳作,却因为酷爱写作,操着新媒体行业的心,喜欢写文章,希望有一天外贸行业没落做不下去了,靠写文章也能维持生计,再多的拒稿也挡不住我写文字的路。


- 6 月 新 书 -

参加过3次高考的我,曾动过自杀念头

-更 多 好 书-

参加过3次高考的我,曾动过自杀念头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