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生命的根本需求在于渴望被看见。


—— 梗儿君


1


一个月前,黄山市某中学一位16 岁的男孩跳楼自杀。

事出有因,逼他走上绝路的竟然是教导主任的耳光。理由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竟然是因为他笑了。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自杀前,妈妈接到了儿子告别电话:我希望你们能生个二胎替我尽孝。

父母拼命赶到学校,男孩已从教学楼跳下,再没有醒来。

父亲说,儿子爱笑且一向如此,并不是说他有意这样,也不是不遵守纪律。

有人会说,这孩子也太脆弱。

没错,青春期的孩子的确如此,他们情绪波动异常明显,敏感、脆弱、容易想多,但是作为班主作老师应该了解这些啊!为什么还要在他们这个多事这秋制造这样的敏感事件呢?

与其说孩子想不开自杀,不如说是教师的失职与精神暴力扼杀了这条鲜活的生命。

一个不被尊重和人性化对待的生命就此结束。

2


无独有偶,去年的一则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经常被父母骂,服毒自杀也曾被刷屏。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时,我无法想象,这个孩子的死竟然是蓄谋已久。

据了解,在死之前,她又挨了两场骂,因为穿衣服太慢和洗头时间太长。

被骂完之后,她说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间休息。父母没在意,过了十二点,父母才发现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事后,这对后知后觉的父母才回忆起,女儿多次向他们埋怨弟弟比自己幸福好多,爸爸妈妈都爱弟弟,每次发脾气都是冲着她这个做姐姐的来。

而且,女儿曾用他们的手机搜索过“安乐死”,甚至还在网上购买过一把刀。这个16岁的少女,每天反反复复地酝酿着自杀,难以想象她所经受的痛苦和煎熬。

少女的母亲最后哭到快要昏厥,哀嚎着:“女儿,你快回来吧,我再也不骂你了!”然而,女儿再也听不到她的道歉。

其实只不过想批评一下孩子,你说他猪脑子,并不是真的说他是猪脑子,但他可能会真的一辈子认为自己就是猪脑子;

你说你要他去死,他可能真的就去死了。

看似无意的言辞,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起来,只能闭着眼睛,听着那一声又一声的斥责和辱骂,终其一生都难以摆脱,有的甚至选择自杀来结束这种折磨。

永远不要小瞧那颗,藏在脆弱灵魂里的玻璃心,或许卑微,但同样需要呵护和尊重。

所以请记住:如果打骂有用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孩子,选择自杀,每一个生命的背后都值得我们反思。

3

沈阳有一个少管所,里面几乎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受过家长或多或少的“精神暴力”。

在他们的印象里,父母经常对他们说的话,永远是:

“怎么不去死”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废物”

“丢人”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正是因为这些带有“侮辱”、“诋毁”的经历,他们中有些人选择自残,甚至自杀。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去伤害别人,同时也毁了自己。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谁也不想自己被骂,被打,尤其是当着众人的面。

想想小时候偶尔被父母凶,都会气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到觉得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更别说有人成天在耳边,对你冷嘲热讽,数落你这不好、那不行。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戳心窝”。

你随口一说,他们却当了真,不要再埋怨他们玻璃心,他们只是自卑的久了,选择了一种逼不得已的自赎方式。

4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

“每个人来到这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而后,他生存的环境开始给他上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16岁少年因微笑“自杀”:没有尊严的教育,正在制造无数心理患者


孩子不像成年人,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意志坚强,他们正处于成长期,这个时候他们听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可能决定着他们之后的路。

当教育者透过“世俗”的眼镜,用疏远,责罚,奖励,把一个孩子拉回大多数人颔首赞许的条条框框里,

他们忘却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原本纯净、鲜活、有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灵魂,而不是一个该被功利化、工具化只会ABCD打勾的流水线机器。

作为一个老师或父母,应该相信,这个孩子就算不是有些大人心中的“好孩子”,也一定有他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家经常说,语言构造了孩子的生活。语言表达美不美,呈现了心灵美不美。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可以透过语言表达呈现出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分、动力来源都是通过“听”和“看”学习而来。所以正面积极的语言对孩子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很重要。

教育绝不能无视孩子的心灵,相反,教育是为了唤醒和塑造心灵,让孩子重新拾得“我值得”的存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