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爲了保全官職而向小人低頭,不要也罷!遂辭官種地

古代文人有各種各樣的性格,這些特點為他們的形象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得後人對於他們的印象十分深刻。而這次要說的是一位非常特殊的詩人,他把晚年都投入到了農業生產活動中,雖然每日勞作,但他卻將這視為一種修行。

陶淵明:為了保全官職而向小人低頭,不要也罷!遂辭官種地

這個人便是陶淵明,他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田園派詩人,創作出了大量描寫隱居生活的詩作,處處都透露著他對於世俗的看破和心性的平靜。其實陶淵明早年間還是頗有抱負的,他曾經多次為官,想要一展宏圖,可是自己生性比較倔強,不能夠深諳官場的規矩,因此和同僚相處的不是很好。

不過他耿直率真的性格讓他結識了幾個非常鐵的好友,而這些人大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特別正直,都在陶淵明困難的時候接濟過他。比如當時陶淵明辭去了官府的工作之後生活得不到保障,連酒都沒得喝,這時候有一個叫做顏延之的人幫助了他一把,給陶淵明帶來了不少酒錢,陶淵明也豪爽,就接受了。

陶淵明:為了保全官職而向小人低頭,不要也罷!遂辭官種地

這樣一來,陶淵明又有酒喝了,不僅自己喝酒,他還經常慷慨地請各種訪客喝酒,然而自己的酒量一般,他喝醉了往往就往那一趴,然後告訴朋友們自己要睡了,他們請便,立刻呼呼大睡起來。

有一次,陶淵明迫於生計,不得不接任一份縣令的工作。他奉命前去離老家不太遠的彭澤地區上任。剛開始幾個月的工作還算順利,畢竟只是一個地方縣令而言,沒有什麼特別忙的工作任務。

陶淵明:為了保全官職而向小人低頭,不要也罷!遂辭官種地

不久,彭澤來了一個督郵。這個人頗為傲慢,在巡視的過程中,督郵叫人將本地的縣令叫過來談話,於是陶淵明的縣吏連忙跑去通知陶淵明。陶淵明知道了這件事,本來沒什麼,接受上級領導的視察正常接受就是了。但當時的那個督郵是在是傲慢,而且不把人放在眼裡,根本就是來敲詐自己的。

陶淵明自然不會答應,於是氣憤地表達了自己不可能為了5鬥米的俸祿而向這種小人卑躬屈膝的。說罷,便寫好了一封辭職信,遞交給了上級,而自己也離開了縣衙。

陶淵明:為了保全官職而向小人低頭,不要也罷!遂辭官種地

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直來直去的人,辭官後,他果斷回到了鄉間種地。日子雖然過得有點清苦,但是也算自給自足,不用再受世俗破事的約束,這才是最愜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