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爲此二事而活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蘇德戰場上,活躍著蘇聯的敵後游擊隊。尤其是在全面淪陷於德軍之手的白俄羅斯,游擊隊最為活躍。“白俄羅斯人民在法西斯佔領軍的壓迫下,萬分痛苦地度過了3個年頭。希特勒分子洗劫了白俄羅斯人民的一切公共財富,蹂躪了城市和村莊,燒燬了120萬幢村鎮建築物,使7000所學校變成了廢墟。220萬蘇聯軍民在此地被殺害,幾乎沒有一個家庭未受到納粹分子的傷害。”蘇聯著名作家邦達列夫寫道,“我們能不反攻嗎?我們能不清算嗎?”


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為此二事而活

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為此二事而活

(游擊隊員與裝備)

1941年6月底,蘇共中央向全蘇聯人民發出號召:積極開展敵後鬥爭,在淪陷區建立游擊隊。7月中旬,蘇共中央又做出“關於在德軍後方展開鬥爭的特別決定”。蘇聯紅軍在撤出地區留下領導成員和機構,組建游擊隊;向敵後派遣精幹的作戰小分隊,發動當地人民組建游擊隊;指示陷入敵後或被打散的蘇聯紅軍正規部隊轉入森林、草原、山地和沼澤,聯合當地群眾組織游擊隊。1942年5月30日,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成立全蘇游擊隊司令部,伏羅希洛夫元帥擔任首任全蘇游擊隊總司令。1942年9月,各淪陷區的游擊隊司令由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派出飛機接到莫斯科開會,確定了任務與協同。

1942年,蘇聯敵後游擊隊的人數增長了一倍,迫使德軍先後用25個師和50萬僕從國軍隊與之作戰。這年夏季,全蘇游擊隊司令部提出破壞德軍鐵路交通線的總計劃。於是,游擊隊在這一年裡炸燬大量德軍軍列,破壞了6000臺機車和近40000節車輛,炸燬900多座鐵路橋樑。在淪陷區了許多州里,游擊隊建立了大片游擊區,蘇維埃政權機關在游擊區照常工作。1943年,白俄羅斯游擊隊控制的地區佔白俄羅斯總面積的60%以上。許多分散的游擊隊開始組成遊擊兵團,與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保持密切聯繫,最高統帥部常將其作為戰役力量使用。

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為此二事而活

(游擊隊員的敵後鬥爭)

到1944年,俄羅斯淪陷區的游擊隊兵力達到26萬多人,烏克蘭淪陷區達到22萬多人,白俄羅斯淪陷區更是高達37.4萬多人。在“巴格拉季昂行動”(即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蘇聯紅軍的第五次突擊)前夕,為了防止德軍的機動和撤退,白俄羅斯游擊隊在兩夜之間就拆除和破壞了3.6萬餘節鐵軌。游擊隊配合蘇聯紅軍解放了白俄羅斯許多城市,在圍殲明斯克以東的德軍集團時也出了大力。

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為此二事而活

(游擊隊破壞鐵軌)

一個德國軍官供認:“對付蘇聯游擊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他們非常熟悉地形,得到當地大多數居民的支持,很快就能獲悉我們準備襲擊他們的情報,因而輕易就能避開我們的襲擊。所以,為了同遊擊隊進行這種我們稱之為‘被動的鬥爭’,為了保護鐵路及重要的交通幹線,我們不得不調出大量的軍隊。但是,即使這樣,也沒能顯著限制住游擊隊的活動範圍。在一些地區,游擊隊有自己的飛機場,他們在當地招收兵員,甚至徵稅。這些地區,我們的戰鬥分隊和較大規模部隊難以深入。”

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為此二事而活

(游擊隊襲擊德軍)

白俄羅斯游擊隊員涅霍季亞耶夫這樣回憶道:“每天晚飯前,我們都要沿著灌木叢巡邏,注意那些窩棚和窯洞裡是否有猶太人躲在那裡。這裡的兒童、老人和他們的許多親人都被希特勒的劊子手殺害了,剩下的也都好像活骷髏一樣,破布條几乎不能遮住自己的身體。他們看到我們都非常高興,從某塊草皮下拿出他們僅有的一塊麵包給我們。看到這一切讓人非常心痛……我們將東西給他們,但他們不想要。我脫下襯衫給一位老人,他說什麼也不要,卻說‘我們還行,讓我們一起去打法西斯分子,奪回屬於我們的那些東西吧’,我的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二戰蘇聯敵後游擊隊這樣與德國殊死搏鬥,只因他們為此二事而活

(游擊隊員與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