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 日軍攻占瀋陽

1931年9月18日,晚, 10 點。

長江,一艘軍艦上,蔣介石正攤開日記,寫下“對匪決取包圍策略”。

北平,中和戲院,座無虛席,張學良正在這裡觀看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拿手好戲《宇宙鋒》。

瀋陽,東北軍北大營,已經熄燈就寢,士兵漸漸進入了夢鄉。

北大營外以北4公里處野地裡,一支戰鬥部隊已經前進到此。

他們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第3中隊,他們到此的任務是當晚攻打北大營。

在他們駐地,兩門巨炮已經填入炮彈,巨炮的戰鬥兵員都進入了各自崗位,其中一門炮攻擊北大營,一門攻擊東塔機場。第2大隊主力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他們的任務也是攻打北大營。

駐瀋陽的日軍第29聯隊,也作好了戰爭準備,他們的任務是攻打瀋陽城。

駐長春的日軍第4聯隊、公主嶺的騎兵第2聯隊也做好了戰爭準備,他們的任務是合力警備長春,並隨時進攻長春。

東北所有日軍全部做好了戰爭準備……

東北大地已經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中,中華民族已經被人按在了砧板上。

然而,東北軍駐瀋陽北大營的第7旅,旅長不在崗位,兩個團長不在崗位,東北軍政負責人榮臻忙著給父親做壽,張學良在北京看戲,蔣介石在長江的軍艦上忙著思考“圍剿”朱毛“匪軍”。

……

10點20分,日軍中尉河本末守帶領幾個部下巡視南滿鐵路到達北大營外西南800米的柳條湖地段。河本末守精通爆破,他原在日軍守備第2大隊第3中隊,剛於不久前調到柳條湖分遣隊擔任隊長,今晚他將在柳條湖炸燬一段鐵路,製造東北軍破壞鐵路的假象。

柳條湖旁邊的北大營是東北軍在瀋陽最大的兵營,裡面駐紮王以哲的第7旅,共一萬人左右,裝備精良,是東北軍的精銳部隊。除了北大營外,在瀋陽還有瀋陽城、東大營等重要兵營,都是日軍今晚進攻的目標。

在北大營外待命的日軍守備第2大隊第3中隊是進攻北大營的先頭部隊,他們將首先進攻北大營,並掩護大隊主力在後方展開兵力,中隊長川島正在等待河本末守的信號。

10點30分,柳條湖方向傳來一聲巨響,川島知道,河本末守已經引爆了埋在鐵路下的炸藥,他立即指揮部隊向北大營進攻。第2大隊主力也衝出營房直奔北大營,設在第2大隊營房裡的巨炮立即向北大營和東塔機場開炮。

日軍到達北大營後,用炮轟開一段圍牆,進入營區,有的日本士兵爬上圍牆向營區內射擊。當時王以哲當時不在營區,日軍攻到時,旅參謀長趙鎮藩急忙向王以哲和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報告,榮臻根據張學良事先“不抵抗”的指示下達命令“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以致日軍進入營區時沒遇到任何抵抗。

進入營區的日軍畢竟人數少,大概500人左右,面對的又是東北軍精銳,將近 一萬人,所以不敢貿然前進,只是藉助炮火的威力恐嚇東北軍,北大營內出現了短暫的僵持局面。這時,北大營內廣大官兵強烈要求抵抗,一時間“狂呼若雷,群請一戰”,趙鎮藩於是又向上級請示,榮臻仍堅持不準抵抗。

日軍見東北軍沒有還擊,於是壯大膽子衝入營房,營房裡一時陷入混亂。營房的中國士兵有的衣服也沒穿,穿衣服的要麼沒槍,即使有槍也沒佔據陣地,更沒有組織抵抗。衝入營房的日軍如入無人之境,膽子就更大起來,見到中國士兵就刺,很多中國士兵在床上就被挑死。有的中國士兵越窗逃走,有的躲到床底下,但很快就被日軍機槍打死。

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日軍很快佔領了北大營西側,並立即向東側攻擊前進。北大營東側是620團營房,團長王鐵漢早就預感東北局勢危急,因此並沒執行“不抵抗”的政策,給士兵發放了槍支彈藥,也是當晚第7旅唯一一個在崗位上的團長。當日軍靠近620團營房時,王鐵漢下令立即還擊,日軍被阻止於620團營房外。620團的還擊為其它部隊士兵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趙鎮藩趁機組織部隊沿平時演習的路線向東山嘴子東大營撤退。

620團與日軍的戰鬥非常激烈,由於620團只有輕武器,日軍除了進攻部隊中有重武器外,還有第2大隊營房裡的一門巨炮持續不斷的向北大營轟擊,東北軍傷亡不斷增大。到19日凌晨3時,王鐵漢率領620團衝出北大營,撤往東山嘴子的東大營與趙鎮藩大部隊匯合。至此,北大營陷落,一萬餘人的東北軍精銳被500人左右的日軍輕鬆擊敗,世間少有。

日軍佔領北大營後,將營內武器彈藥、物品財產搜刮一空,並縱火焚燒北大營。北大營一戰,第7旅傷亡官兵335人,失蹤生死不明483人,而日軍傷亡僅40餘人。

在第2大隊進攻北大營的同時,日軍第29聯隊也兵分三路進攻瀋陽城:兩路分別進攻商埠地南、北市場,另一路進攻瀋陽內城。由於東北軍事先接到了不許抵抗的命令,進攻的日軍幾乎沒遇到抵抗,進攻瀋陽城的日軍於拂曉時候由城西南角的破損處進入城內。進城後以機槍掩護,搶佔無線電臺、銀行以及政府機關。

日軍進攻一路順利,但在瀋陽城內,卻遇到了遼寧省警務處長黃顯聲的有力抵抗。警察部隊以維護治安,打擊刑事、經濟犯罪為主,與軍隊作戰,幾乎沒有任何能力。但黃顯聲早就預感日軍要進攻瀋陽,所以積極備戰,當日軍進攻時,指揮警務人員在瀋陽城內與日軍頑強巷戰,使日軍第29聯隊一時無法脫身。至午夜,當瀋陽城周圍各要點全被日軍佔領後,黃顯聲才率警察部隊撤退到錦州與當地駐軍一起佈防。由於黃顯聲早有準備,撤退時並沒混亂,傷亡也不大。

19日凌晨4時,日軍第2師團長多門二郎到達瀋陽(原在遼陽),增援的第16聯隊也隨同到達。此時,29聯隊已經攻佔了瀋陽城西側,多門二郎命令第16聯隊繞過瀋陽城,直接向東進攻兵工廠和東北航空處。第16聯隊攻佔上述兩處後,與增援的獨立守備三個大隊一起進攻東大營。

東大營是東北講武堂的駐地,有師生數千人,從北大營撤出的第7旅官兵也集結到這裡。由於接到不抵抗的命令,當日軍進攻時,講武堂師生和第7旅官兵一起繼續往東撤退,日軍沒遇任何抵抗就佔領了東大營。到19日凌晨6時半,整個瀋陽淪陷,日軍關東軍將司令部由旅順遷到瀋陽。

日軍進攻瀋陽的軍事行動,不到一天,就全部佔領瀋陽,近兩萬東北軍精銳除王鐵漢和黃顯聲組織抵抗外,其他沒有任何作為,日本輕鬆佔領瀋陽。

進入瀋陽後,日軍大肆搶奪財產,遼寧省主席臧式毅向日本領事館抗議日軍暴行,竟被日軍拘禁,一同被拘禁的還有教育廳長金毓黻和馮庸大學校長馮庸。

東北軍退出瀋陽後,大量的武器裝備、機械設備全成了日軍的戰利品,其中飛機260餘架,坦克60餘輛,輕重炮3000餘門,輕重機槍4000餘挺,步騎槍12萬餘支,汽車2300餘輛,火車5000餘列,以及可供10個師使用的彈藥。東北軍的兵工廠一天可生產一個營的武器裝備,也成了日軍的戰利品,為日軍源源不斷的生產槍炮。

張學良父子在東北經營數年,購買的武器裝備、機械設備都非常先進。光汽車就被掠去2300 餘輛,將近 20 年後,志願軍 十幾萬大軍進入朝鮮,只有 1000 輛汽車。東北軍那麼多的武器、設備白白送給了日軍,實在讓人痛心。

更痛心的是東北軍不抵抗,以致東北大片河山丟失,幾千萬同胞成了亡國奴,十幾萬東北父老流落關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