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可憐的名將,追隨曹操一生,卻因一件事,被曹丕活活氣死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上演了一幕幕生死榮辱、悲歡離合的大戲。奸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征西討南伐北戰,相繼消滅了袁紹、張繡、馬騰等勢力,逐漸統一了北方。當時曹操手下有五員大將——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被時人稱為“五子良將”,他們為曹操的統一大業立下了赫赫戰功。在這五員名將當中有一個人下場非常的可憐,他追隨曹操一生,最後因為一件事,被曹操的兒子曹丕活活氣死。

三國中最可憐的名將,追隨曹操一生,卻因一件事,被曹丕活活氣死

這個人就是左將軍于禁,于禁在亂世之中原本是濟北相鮑信的部下,後來歸屬於曹操。此後,于禁追隨曹操擒呂布、破張繡,功勞非常大。特別是在破張繡的過程中,張繡起初投降後又反叛偷襲曹營,曹操大敗,軍士散亂,只有于禁率部堅守營寨,穩如泰山。當時曹軍之中有亂兵不守軍紀,四處打家劫舍,于禁為整頓軍紀將這些亂軍殺死,可是卻遭人誣告造反。

有人就勸于禁趕緊向曹操解釋,但于禁說:“現在敵人在後面追來,我首要任務是抗敵,至於曹公,他是明智的人,怕什麼?”於是,于禁先築好了濠溝以防敵人進攻,然後才派人到曹操營寨解釋。曹操聽了之後,認為于禁的做法很對,當眾說:“當時敵人來攻,相當混亂,于禁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懲治搶掠的惡行,安營築寨地堅守,真是好將領的榜樣。當時就有人評價說,于禁最識大體,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一身辨曲直,真良將也。

三國中最可憐的名將,追隨曹操一生,卻因一件事,被曹丕活活氣死

此後,于禁深受曹操重用,在官渡之戰以及追擊劉備過程中,戰功頗豐。當時于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等四人都是曹操手下得力的名將,曹操每次征伐,不是用於禁為行軍前鋒,就是用於禁為後拒。可是在襄樊之戰中,于禁率軍救援曹仁,因大雨連綿,漢水暴漲,七軍都被大水淹沒,于禁和部將龐德被關羽所擒。後來關羽戰敗,于禁在監牢之中又被東吳所獲,將他送歸到了曹魏(此時曹操已死,曹丕篡漢建立魏國)。

于禁回到曹魏之後,因為當過俘虜,時常遭受其他人的嘲笑。當時于禁的鬍鬚和頭髮都雪白了,臉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但是卻輕視於禁。有一次,于禁跟隨曹丕拜謁曹操陵墓,曹丕命人畫了一幅畫,描述被關羽擒獲之後的于禁,趴在地上求饒的情景。于禁見到後,便因為覺得非常丟臉,氣憤而死。

三國中最可憐的名將,追隨曹操一生,卻因一件事,被曹丕活活氣死

時到今日,仍有很多人對於禁加以指責,說他沒有節氣,追隨曹操一生,臨難之際卻辱沒了名聲。可是有人卻說,世無百戰百勝的將軍,于禁不幸遇到大雨,敗於關羽,這算不上什麼恥辱。但一次戰敗就被國家拋棄,非常的可憐,豈不知關羽也曾投降過曹操,之後還能見容於劉備,可見曹丕的做法有些過分了,不是明君之所為。各位讀者,如果你是曹丕,會怎麼對待于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