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被忽視的重磅新聞,將改變哪些城市的對外格局

這則被忽視的重磅新聞,將改變哪些城市的對外格局

文|西部君

這是一則被稱為“2018年截至目前最大的經濟新聞”:

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對外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 (負面清單) (2018年版)》,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清單長度由63條減至48條,共在22個領域推出開放措施,外資進入銀行、證券、汽車製造、電網建設、鐵路幹線建設網建設等限制將取消。

這個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影響,還有待現實檢驗。今天西部君藉此簡單談談,它可能對西部地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 西部地區外貿整體偏弱,廣西突出

先看看2016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

這則被忽視的重磅新聞,將改變哪些城市的對外格局

這則被忽視的重磅新聞,將改變哪些城市的對外格局

入選的西部城市共19個。依次是:

重慶、西安、成都、鄂爾多斯 、金昌 、欽州 、蘭州 、柳州、包頭、銀川、南寧、銅仁、防城港、崇左、克拉瑪依、西寧、南充、綿陽、嘉峪關

外貿百強不是直接與外貿總量掛鉤,而是由包括外貿水平競爭力、結構競爭力、效益競爭力、發展競爭力、潛力競爭力5項共25個指標綜合評選得出。

比如,2016年,成都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410.1億美元(2700億人民幣左右),西安全年進出口總值1828.46億元。但2016年,西安的外貿排名在成都之前。

入選的西部城市不到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西部整體的外貿劣勢還是比較明顯。除了重慶、西安、成都三大中心城市之外,西部外貿整體上呈現出南北兩個亮點。

一是,以廣西為代表的西南,外貿表現很突出。像廣西有5個城市入選,是西部地區最多的,其原因在於港口的交通優勢和與毗鄰東盟的地理位置。

第二是以內蒙古、新疆、甘肅為代表的西北地區。像甘肅有3個城市入選。這個區域的外貿強度主要得益於資源和地緣優勢。

總體來看,西部地區的對外貿易表現還是偏弱,對地理和資源的依賴很明顯。

2. 哪些外資限制開放對西部的影響最大?

這次外資准入限制減少的力度比較大,範圍也較廣。相對而言,有幾個方面或對西部地區的影響尤其突出。

一,資源開採

取消特殊和稀缺煤類勘查、開採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石墨勘查、開採的外資准入限制;取消稀土冶煉、分離限於合資、合作的限制,取消鎢冶煉的外資准入限制。

特殊和稀缺媒類,在西部地區,主要分佈在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

石墨則在內蒙古、四川、雲南、陝西等地有分佈;稀土資源總量的98%分佈在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等地區。

外資進駐限制取消,可能意味著相關資源開採力度會進一步增大。這對涉及的資源省份而言,或將增加新的發展契機。當然,環保很重要。

二,汽車、飛機制造

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取消幹線、支線飛機設計、製造與維修,3噸級及以上直升機設計與製造,地面、水面效應航行器製造及無人機、浮空器設計與製造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通用飛機設計、製造與維修限於合資、合作的限制。

汽車製造方面,西部地區,重慶、柳州、成都,是重鎮。外資控股比限制的開放,首先可能意味著這些地區有機會與外資車企有更多合作。但同時,外資進駐,或多或少會對本地車企造成一定壓力。

這則被忽視的重磅新聞,將改變哪些城市的對外格局

特別是重慶,本身作為中國自主車企品牌最多的城市之一,近兩年汽車產業出現波動,甚至被稱為面臨近年最嚴峻危機,像長安銷量今年明顯下滑,最近又在盛傳長安鈴木即將退出中國市場。面臨內外危機,重慶的汽車產業或到了一個深度洗牌和轉型的時刻。

西安由於汽車製造的佈局相對較晚,在產量上,與成都、重慶目前尚有差距,或可利用外資實現“彎道超車”。

航空製造方面,重慶、成都、西安都有不俗實力和基礎。成都有成飛,西安有西飛,重慶的馬達西奇,本就是中外合作的代表。隨著外資在這方面的限制放鬆,西部三雄若能在既有基礎上,學習到更多的外資經驗和技術,或是產業提質升級的一個重要機會。

三,基礎設施

取消電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鐵路幹線路網的建設、經營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現有的電網和鐵路建設,一般都是由央企主導,地方的主動權相對不夠。但這個市場開放後,意味著地方的主動權可能增大。同時,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方面的任務仍非常艱鉅,市場空間大,這個領域,西部或有可能吸引更多外資進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3. 外資開放,重慶、成都、西安的機遇

外資利用情況,是一個城市對外開放水平和吸引力的一個非常基礎性的指標。

在四大直轄市中,重慶的外資利用規模,相對最低,必須奮起直追。這個時候國家層面開放外資限制,對於像重慶這種急於提升外資利用水平的城市來說,只要抓住機會,紅利多多。

好消息是,今年1—5月,重慶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92個,合同外資48.2億美元、同比增長195.76%,實際利用外資29.08億美元、同比增長3.46%。

成都對外資的渴求,從當前推進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和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就可見一斑。比如,對新引進註冊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成都將最高可給予5000萬獎勵;在剛剛過去的六月,成都負責人遠赴瑞典開展對外交流投資促進活動。放開外資限制,對於成都與國際接軌,增強對外交往能力,將是一個重要的機遇窗口。

近兩年大動作頻頻的西安,在利用外資上同樣是不遺餘力。目前西安已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上個月,西安在香港舉行了2018香港-西安投資環境推介會,簽約項目25個,金額達2000億;最近結束的西商大會,也主打“一帶一路”的西安機遇,吸引外資的意圖很明顯。這個時候,外資負面清單減少,與西安的此輪發展需要,可謂精準契合。

小結:

開放外資的影響,一般而言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但對於原本就在對外開放方面處於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來說,能夠利用好這次放開外資限制的紅利,將挑戰轉化為動力,將壓力轉化為機會,或能夠實現借力發展。

如可以利用外資的資本,解決好自身投入不足的問題;借鑑外資企業的經驗、技術,主動學習。

當然,放開限制不等於外資就會“從天而降”,一是要做好應對競爭的準備,二是要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爭取吸引和利用好外資。一定程度上,這又將開啟另一個維度的城市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