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死後是誰繼承了他的汗位,繼承汗位的蒙古皇帝功績如何,他控制的版圖有多大?

白楊道人

我來梳理一下蒙古帝國早期的汗位繼承情況。

1219年,蒙古第一次西征之前,也遂皇后向成吉思汗提議,在他的四個嫡子中選擇一名儲君。按照習慣,成吉思汗首先徵求長子朮赤的意見,次子察合臺認為鐵木真是想傳位於朮赤,便公開以朮赤的血統問題發難,大罵道“他是篾兒乞惕種,我等豈能受他管治!”憤怒的朮赤為此叫嚷著要與弟弟比賽射箭和摔跤,“二人揪著對方的衣領相持”。鐵木真加以制止之後,察合臺又以朮赤有勇無謀、才德不夠為理由,轉而推舉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為了防止朮赤和察合臺之間的爭鬥惡化,鐵木真同意了這一建議,並得到朮赤和拖雷的同意,才化解了這場危機。為了保證自己死後諸子能遵守諾言,鐵木真下令將被征服地區分封給朮赤和察合臺“天地廣闊、海河無邊,還是各去一邦鎮守為好”,以免彼此發生衝突。

然而數年之後,已經在西征中獲取了大片領地的朮赤開始產生離心傾向。在攻克玉龍傑赤(花剌子模舊都,遺址在今土庫曼斯坦西北部、阿姆河以南)之後,他便擅自撤回到自己在錫爾河以北的營盤。1224年,成吉思汗西征結束,回軍途中召見諸子。但朮赤以患病為理由拒絕去覲見鐵木真,只是遵照父命將野獸驅趕到忽蘭八失以供圍獵,並貢獻兩萬匹馬。憤怒的鐵木真一度想派察合臺率軍攻打朮赤,因得知其死訊才作罷。

雖然窩闊臺被鐵木真立為汗位繼承人,但是根據草原社會的習慣法,大汗需要忽裡勒臺的選舉才能繼位。鐵木真死後兩年,在拖雷的主持下,蒙古帝國於1229年8月在客魯漣河(今克魯倫河,額爾齊斯河上游)畔的闊迭兀島(今蒙古國肯特省德勒格爾汗縣境內)召開了忽裡勒臺大會。察合臺、拖雷,朮赤的兒子們,以及鐵木真的弟弟們和蒙古勳貴、外戚、重臣參加了大會。在眾人的擁戴下,窩闊臺繼位為大汗,並繼承了鐵木真的“宿衛、弓箭手、八千名侍衛及萬名近衛、中央本部百姓”。窩闊臺並無父親的崇高威望,因此雖然他採取多種舉措來加強汗權。諸如由察合臺帶頭行君臣跪拜之禮,在哈拉和林(今蒙古國中部鄂爾渾河上游)建立都城,頒佈扎撒以限制諸王與貴族,設立驛站系統,並改進了成吉思汗時代粗糙的官僚和賦稅制度。

但面對宗室諸王勢力的日益膨脹,窩闊臺的權位並不穩固:朮赤雖死,但其子拔都繼承了汗位,並在長子西征(1235年的第二次蒙古西征,因宗王以下直至十戶長均需派長子參戰而得名)中屢立戰功,一直打到中歐,建立了龐大的金帳汗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察合臺雖然帶頭擁立弟弟窩闊臺並行叩拜之禮,因此被封為皇兄,但是他也曾擅自撤換河中(中亞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澤拉夫尚河流域,今烏茲別克斯坦全境和哈薩克斯坦西南部)的地方長官,干涉大汗直轄地區的政務。雖然此舉在窩闊臺的干預下最終沒有成功,但也迫使窩闊臺送給他一個州,並調走了河中的大斷事官牙剌瓦赤。

對汗權最大的威脅來自拖雷家族。這不但因為草原社會自古就有幼子繼承的傳統,更因為拖雷繼承了成吉思汗的絕大部分軍隊(十二萬九千人中的十萬零一千人)。窩闊臺對除了自己獲封的四個千戶外的軍隊,只有徵調權但並無領屬權。加之拖雷身為也可(蒙語意為大)那顏,長期隨成吉思汗的中軍出征,在蒙古軍中威望極高,因此其勢力讓窩闊臺如芒在背,欲除之而後快。

1232年,蒙古軍隊南征金國途中,窩闊臺突患重病無法說話,巫師聲稱是金國的山水之神作祟,只有親人的生命為犧牲才能免除禍患。窩闊臺假意詢問自己的兒子有誰在身邊,拖雷擔心窩闊臺“真有不測,蒙古之眾將成遺孤,金國敵人將會慶幸”,便飲下了巫師們下過咒語的法水。他飲下咒水後痛苦難忍,但依舊將照顧遺孤之事拜託窩闊臺之後才死去,而窩闊臺奇蹟般的迅速痊癒。從《蒙古秘史》的閃爍其詞來看,這實際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暗殺行動。不過拖雷雖死,但是窩闊臺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因為拖雷屬下的千戶長們忠於拖雷一系。當窩闊臺下令將拖雷屬下的三個千戶賜給自己的兒子闊端之時,失吉忽禿忽、速敦那顏、忙哥撒兒等大將都向拖雷的遺孀唆魯禾帖尼告狀,請求她出面質問窩闊臺。唆魯禾帖尼卻沒有計較,這不僅避免了和大汗的正面衝突,也拉攏了闊端。不過當窩闊臺試圖讓自己的兒子貴由收繼唆魯禾帖尼為妻(唆魯禾帖尼為貴由的嬸母),企圖以此奪取軍權之時,卻遭到了她的拒絕。隨著拖雷的兒子逐漸長大成人,窩闊臺日益感覺到會被秋後算賬的危險,他決定立自己的孫子失烈門為汗位繼承人。

1242年,窩闊臺病重。西征中的貴由和蒙哥等人都奉命回師,但還沒有來得及趕到汗廷,窩闊臺便已去世。皇后乃馬真氏脫列哥那以攝政太后的身份獨斷朝政,重用女巫法蒂瑪和佞臣奧都剌合蠻,鎮海王子、牙老瓦赤、馬速忽別等重臣都逃亡闊端或拔都的封地避難,耶律楚材則抑鬱而死。大權獨攬之後,她不遵從窩闊臺生前的旨意,堅持召開忽裡勒臺讓自己的兒子貴由繼位,而羽翼已豐的拔都則因與貴由結怨而反對他繼位,拒不參加忽裡勒臺,成吉思汗的幼弟斡赤斤也趁機起兵爭位。加之察合臺又去世,蒙古帝國的政局陷入動盪不安之中,長達五年。直到1245年,忽裡勒臺才在和林附近的夏宮召開。參加會議的東道、西道諸王(東道諸王為鐵木真諸弟與其後代,分封於帝國東部;西道諸王為鐵木真諸子與其後代,分封於帝國西部,帝國中部則由大汗直轄)與來自帝國各地的貴族、重臣擁立貴由為大汗,並宣誓效忠貴由與其後人。貴由繼位後,馬上處死了斡赤斤和法蒂瑪,重新啟用鎮海和牙老瓦赤,制止了諸王、勳貴濫用民力的行為,命察合臺之子也速蒙哥繼承父親的汗位,又派速不臺攻打南宋,讓政局有所起色。

但拔都和拖雷諸子勢力的壯大依舊嚴重威脅著汗權,貴由決定首先翦除拔都。繼位的第二年,他便命野裡知吉接管波斯的蒙古駐軍,並抽調諸王五分之一的兵力隨徵,西亞和高加索的屬國都受命聽從野裡知吉的調遣,這種權力只有當年的木華黎曾經擁有,其矛頭明顯指向了拔都。1248年初,貴由又出動了一半的怯薛軍為自己的護衛。他以葉米立的氣候適合他養病為理由出動大軍向西進發。聰慧過人的唆魯禾帖尼馬上斷定貴由是要向拔都用兵,深知唇亡齒寒道理的她馬上派遣密使通知拔都。拔都得到消息後,立刻整軍備戰,出動大軍向東進發,在邊境上準備迎戰,蒙古帝國的一場內戰一觸即發。

一直低調隱忍、卻在黃金家族中受到普遍尊敬的唆魯禾帖尼看到了自己兒子們翻身的良機。她馬上讓蒙哥帶著弟弟們不遠萬里參會,以表示對拔都的支持。大會之上,眾人皆表示願意擁戴拔都為大汗,如果拔都不願意當大汗則由他指定一人為汗。但此時拔都已入暮年,對汗位不感興趣,便推舉蒙哥為汗。海米失的代表八剌以窩闊臺生前屬意失烈門為理由加以反對,蒙哥則以貴由繼位本身就是違背窩闊臺意志相反駁,大將速不臺的兒子兀良哈臺也表示擁戴蒙哥。雖然諸王、勳貴都曾在窩闊臺繼位時宣誓效忠窩闊臺與其子孫,但此時拖雷系諸王控制了大部分軍隊,又有拔都為首的朮赤系諸王支持。於是眾人不敢反對,會議強行通過了擁立蒙哥為大汗的決議。

1258年,蒙哥留下阿里不哥鎮守漠北,親自率領大軍兵分三路,大舉南下入侵南宋。七月蒙哥在軍中去世,蒙古被迫撤軍。次月,忽必烈得知了蒙哥去世的消息,但是依舊率軍圍攻鄂州,並派軍到嶽州迎接從雲南北上的兀良哈部。呂文德部從四川返回後,趁夜突入鄂州城.得知蒙哥死去的消息後,宋軍士氣大振。忽必烈久攻不下,為了防止阿里不哥佔得先機,只得撤軍北上。

西道諸王最後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被稱為“四大汗國”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14世紀初,部分歸附欽察汗國,部分被併入元帝國)、伊利汗國和窩闊臺汗國,成為實際上獨立的國家。

蒙古帝國分裂之後,蒙古大汗其實已經和元朝皇帝的身份合二為一。雖然名義上,蒙古大汗依舊由包括西道諸王在內的忽裡勒臺選舉產生。但由於東道諸王逐漸淪為元朝皇帝的臣屬,而西道諸王則形同獨立,不再關心大汗之位的歸屬,所以汗位一直由忽必烈的後代世襲,汗位選舉不過是皇位繼承後的例行公事,諸王不過是藉此獲得鉅額賞賜而已。


冷兵器研究所

成吉思汗一共有四個兒子,窩闊臺是老三,其他三個分別是老大朮赤,老二察合臺,老四拖雷。

首先,傳位給窩闊臺,是成吉思汗的意願。

成吉思汗活著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糾結該把大汗之位傳給哪個兒子。他曾用許多辦法考驗他們,最後發現:

長子朮赤雖然敦厚善良,但做事不夠果斷。次子察合臺做事勇猛,但缺乏居臨天下的的氣度,難以駕馭眾人。三子窩闊臺熱情外向,為人處世圓滑靈活,而且很憨厚,似乎找不出什麼缺點。四子拖雷雖然打仗厲害,可惜年紀太小,恐怕難以服眾。

但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成吉思汗當初曾經遭到蔑兒乞人的突襲,老婆被抓走做了別人的老婆。長子朮赤是在老婆搶回來之後不久,就生下的。
儘管成吉思汗本人宣佈老婆被搶走前就懷孕了,但外面很多人並不信。

由於血統的可疑,長子朮赤和次子察合臺關係一直很差,也就是說,如果把汗位傳給他們當中任何一人,勢必引發激烈內鬥。

他宣佈,“掌管國家和大位是艱難的事,就讓窩闊臺掌管吧。”

其次,窩闊臺在位十多年,打下的領土遠遠超過了成吉思汗。

窩闊臺在位期間,滅掉了蒙古的宿敵:金國,領土擴張到淮河一帶,與南宋直接對壘。不僅如此,窩闊臺還發動了侵宋戰爭,四川的漢中、成都,湖北的襄陽等多地被蒙古佔領,儘管名將孟珙奪回了不少土地,但是南宋的戰略防線已經被衝的七零八落。

此外,窩闊臺還發動了著名的長子西征,蒙古軍隊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的匈牙利。

因此,窩闊臺在1241年死的時候,蒙古帝國的領土在歐洲一直到多瑙河下游,在中亞抵達阿姆河,在南方抵達淮河長江,在東部抵達大海。


小奔說史

窩闊臺這個沒出息的沒幾年喝酒喝死了,之後他老婆也代理了幾天大汗,之後大汗走馬燈似的換,但直到蒙哥死前蒙古名義上還是完整的。

蒙哥死後按規矩大汗是阿里不哥的但忽必烈不幹,仗著自己有錢有兵,在大都自立為汗,還順便自封為元朝皇帝,同時出了兩個大汗,自此蒙古帝國就分裂了,進入了四大汗國亂斗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