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愛——拾憶父母心║京典胡同

1

我有時會想到家中的父親。

他現在一個人獨守著老家。

母親是在九五年的五月離開我們的,從此丟下他一人在家。長大後的兒女們,這些年來也都為了生活在外奔波,沒有多少時間來專門照顧他,所以這麼多年來他都是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做飯、洗衣、勞作、休閒,無論炎暑還是寒冬,他總是獨守著他人生中最後的歲月。

在外人看來,父親應該是幸福的。他一生養育了七個兒女,其中尤其以大兒子讓他引以為驕傲。我的長兄讓父親的晚年生活有了足夠的經濟保障。

然而,只有春節才是父親真正快樂的時光。每每此時,父親就給我講述他年輕時最難以忘懷的一段“神秘經歷”(他私下和我說,這個故事的真實內情連母親他都沒有提過),我知道那是他做人的一份孝心,孝心能感動天地,那也是他對母親恆久的懷念,那是他一生當中最經典的樂章,那是他生命的主旋律!

那是一個經濟蕭條的時代,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中國農民尚處在大躍進的集體生產時期,我的父母當時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加上我的奶奶和兩位姑姑,一家人生活捉襟見肘。

我的母親自小就以童養媳的身份在父親的家庭裡生活。我的外公原是國民黨時期縣法院的檢查長,解放後因為成份不好,所以倍受政治鬥爭之苦,致使母親從小就離開自己的家,根本沒有讀過書。但是她父親留給她精明能幹的基因,使她不甘平庸,母親精心管理著我們的生活,雖然有七個兒女,但是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母親讓我們穿得不比別人差,以致生產隊裡不給困難補助,而父親卻對此感到自豪:母親代表了當時千百萬勤勞智慧的勞動婦女的形象!

有一天晚上,母親在枕邊對父親說,想要與奶奶分家。當時我們家有兩位姑姑,勞力不足,生產隊糧食供給少,母親許是想通過分家來維持家的活力,可是我父親只有兄弟一人,那時候的倫理上是不可能與奶奶分開過的。

母親講第一次的時候,父親沒有理,講第二次的時候,父親側過頭,當母親第三次講出來的時候,我的父親居然火了,怒氣之中伸手打了母親!父親說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打母親。

“打人啦,打人啦”母親委曲的叫了起來,對父親突如其來的舉動鳴不平,她起身到屋外的天井(屋前休閒的小場所)大叫冤曲,老人們紛紛過來問怎麼回事,父親起初不想告訴別人真相,沒說什麼,可是母親從沒有受到這樣的大委曲,還是大喊,父親才不得已告知長輩們實情,這時候,老人們沉默了,母親這才似乎明白到什麼,而父親卻走出家門,向外衝去-----

父親一路下到古嶺腳下,經過黃廟,他在黃廟裡向菩薩行禮,廟裡的住持思明嗲dia一向很疼我父親,問他有麼事,父親說沒什麼,然後又一路下到公路,再順著公路向上,一直走到挪步園火雲洞附近,許是太累了,父親靠在了一棵大樹下迷糊的睡了,他這次出門打算不再回家。

不知過了多久,恍惚中父親聽到一個聲音傳來:“你這個年輕人,你為了你母親而出來,你若不回家,那麼你母親將怎麼辦呀?”父親猛然一驚,睜眼一看,夕陽快近山頭了,他感到這是冥冥中神的召喚,立即趕路跑回家來。待到家門,他遠遠的望見我的母親正在屋內洗碗,看到父親回來,母親給父親一個歉意的招呼,老人們紛紛問我父親這麼一天上哪去了?而我的父親撒謊說今天出門看到一群蜜蜂,他攆它們去了,想弄回來養,結果跟了一天還是沒成,人們也信以為真,謊撒的圓,此事就此再無人問起。

父親說,許是這點孝心感動了神靈,母親再也沒有提分家的事,第二年,就生下了我的大哥。正是長兄後來考上了大學,為家人爭光,並且一直照顧著我們這個家。父親這幾十年來,是大哥每年寄給他生活費,病了,有國外的好藥寄回來,父親的身體一直還好,唯一欠缺的,就是我們沒有在家陪在他的身邊。

父親不想讓那些成為未知的塵封,他知道我會將它們記錄下來,成為我們這個家永久的記憶!

是的,大海和天空是最美的嚮往,大愛是我們生存的意義,而孝心正是大愛的最高境界!

2

早上來上班不久,弟弟就打來電話:父親的身體不行了,最近的病情惡化,醫生說,就這幾天?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

一直陰冷的天今天終於出現了和暖的太陽,這是人們多麼渴望見到的呀!可是我的心裡知道,我那遠在故鄉的父親呀,他還能有多少這樣的機會?逝去的人生雖然短暫,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漫長的幾十載!多少的陽光燦爛照耀過我們每個人的心頭!多少的風雨彩虹掠過我們人生的行頭!哪一個人的內心不是一個銜接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世界?

我們都在自己的內心明白自己的世界,可是我們父親的內心世界又有誰個能懂得?

在我有印象的記憶裡,父親的肩上有幾個藍色的圓圈圈,聽奶奶說,那是他細小時候經歷戰亂的印痕。父親從小在苦難裡走來,當我們長大了開始上學了,父親就一直默默地在山裡的田地裡耕耘,常常要我們去喊他回來吃飯。母親總是抱怨說:他總是不記得該吃飯的時間,每次總要讓孩子們去大聲喊叫!這一點我的印象很深。現在想起來,那正說明父親做事精細的心,他一定是希望田地裡多些收成,多賣點錢供給孩子們讀書、生活用。

這一天我的心怎麼也落不下,給愛人打個電話,讓她也好有個思想準備,因為弟弟早上說的,叫我們有個回家的打算,說不定.....我給大哥發了兩個郵件,都是弟弟讓我發的,情況的確是有點糟,我們的心的確是太沉重!弟弟一時都不知所措。我發郵件後,身在日本的大哥立即就打電話到父親那裡。

晚上近八點,大哥打電話給我,說他三十一號到家,而我此時已經決定明天就啟程回家,都請好了假。大哥說,父親的聲音都有虛弱了,不比往日的硬朗。天啊,我們的心在痛!我們的心在祈禱!

我早就說過,今年春節一定要回家!為的是多陪陪我那年邁的父親!這麼多年他一直是一個人守在老家,一個人生活,怎麼就只有到現在才想起父親這麼多年來是怎麼過來的?大哥說,暑假裡看起來他的身體還不錯,沒想到到冬天就來得這麼快!他自己也說過,無論如何,想活到看到自己的兩個孫兒上大學的那時候!

敬愛的父親,我真的希望你能挺過這個冬天,再過幾個月,也就是明年的六月,我們的孩子就要考大學了呀!

下班了,我忍不住要到網上來寫出我今天的一直難過的心情!我真的一直忍住眼淚在眼眶,時而紅過,不敢讓別人看,但是我的嗓子都不正常的發音了 ......

我們將要經歷怎樣的人生的傷痛?......

3

這個週末我忽然想消隱在那裡,因為愛的泛濫,我發出的信息也合著我的心意沉入大海;亦或是愛的缺失,我只身融入熟悉而孤單的人群。電視裡《中國好聲音》那麼精彩,我卻沒有一個可以聊天的人。

我知道遠方有一顆心,它在那裡無言!它不是無言,它只是無法在我的面前言語。我想起人生的苦辣酸甜,過去的永遠無法改變,請讓我們珍惜眼前!有許多的愛它不是施捨,若是施捨,它怎麼會是愛?我每每在車站給來到面前的那些年長者一塊錢的時候,我想到的是他們象我的父母,我不是施捨,而是因為愛!我絕不會象有些人為此而逃避而嫌棄他們,我想,他們也是為了家人和孩子吧!

我似乎不能說那句俗話“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畢竟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了,即使不再記得父母當年對我有過什麼實際的愛和行為,我也知道,他們的內心是那麼無私的愛過我們!我真的從來不曾因為家貧而嫌棄過父母!直到父親在一三年因病無奈離開我們,我的內心只對他們有無限的愧疚!

時間過得真快,父親離開我們就一年半了,我的夢裡還時常有他的叮嚀“我不在了,你們兄弟一定要團結,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們,讓他們有愛心,要學會感恩,將來才會有出息啊!”

我的父親算得上是個讀書人。記得父親是生產隊裡的會計,每天勞動後晚上記工分,月末算賬年底總結,都少不了父親的身影。我的外公劉清明是國民黨時期黃梅縣的一位高官,因為那時候的階級鬥爭,母親從小就到父親家裡做了童養媳。母親沒有讀過書,卻對知識十分嚮往。幸運的是他遇到了我父親。我記憶中最難忘的是,每當父親公事忙完,家人洗漱安頓好了,母親就讓父親在煤油燈下,昏暗的光影裡讀唱“歌本”!我看到父親邊讀帶唱的讀那些發黃的歌本,音韻抑揚頓挫,很是好聽,母親亦陶醉在其中。母親時常有不懂的地方,就叫父親停下來,父親就非常有耐心的、極盡所能地解釋,直到母親聽懂了,然後繼續往下讀唱。我在旁邊寫作業,有時也聽得入迷,看父親翻歌本書的樣子,很是開心。有許多歌本是線裝老書,許是經過的人手太多,有的破損得利害,父親常把它們用米飯粒揉捏粘好,也只能半猜半讀。還有許多手抄本,那些一筆一劃工整的字跡,也會讓我好生羨慕!我想,我一定要寫得比那些還要好看!文字傳承的中華文化,是這樣在那個時代以那樣的方式,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為人處事的道德良心,堅信邪不壓正。書本的潛移默化,讓我們身在書中感受天地間的大義長在。

難怪小時候我的母親總是感念當年願意借錢給我們家的,那位在村裡做裁縫的金娥奶呢!大兒子要去高考了,母親手裡卻沒有一分錢!多虧了那時算是有錢人的金娥奶呀,她若是當時嫌我家窮不借,那還會有後來讓他們驕傲的大兒子嗎?那時十口人的大家庭日子是怎麼的艱難呀!幸好有勤勞的老爸和智慧的老媽硬是帶著我們一大家走了過來!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不管我們的今天怎麼樣,我的內心裡從來不曾抱怨他們無能!在他們的時代,他們能那樣,已經是最棒的了!母親那年送我到土橋上黃梅四中的時候,她在路上對我說,雖然沒有讀書,可是在生活中有買賣的事情,她從不會算錯!她多麼希望我們讀好書,將來為家庭爭光呀!想當年母親的名字在家鄉,誰人不知?我們永遠為擁有這樣的父母而驕傲!

母親深深地懂得,只有讀書的伢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母親雖然沒有讀書,卻在父親的“薰陶”下,在村裡是公認最能明事理,識大體的女人!在那個物質異常匱乏的時代,她無論怎樣吃苦極盡所能地讓孩子們多讀書。在家庭裡形成一種愛讀書的氛圍,讓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她和父親一起為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

小的時候聽父母相互的玩笑說過,如果某某天某某先去了,會怎麼樣的話,到後來我聽劉三姐的歌,才知道"哪個九十七歲死耶,奈何橋上等三年"的情份究竟有多重!

-----僅以此文獻給我摯愛的父母親

永遠的愛——拾憶父母心║京典衚衕

鄉野黃梅她立足黃梅,服務大眾,傳播文化,記憶鄉愁,搭建橋樑,服務經濟發展。《鄉野黃梅》由鄉野黃梅文化傳媒承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