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幼兒園老師|湖畔幼兒園蔣文飛:童樂園裡的「大朋友」

我是幼儿园老师|湖畔幼儿园蒋文飞:童乐园里的“大朋友”

他是幼兒園裡為數不多的男老師,勇敢、細心。他鼓勵孩子們爬樹、上山,也會細緻地為他們梳辮子、擦眼淚。他也是幼兒園裡為數不多的研究生,開闊、專業。他用淵綜廣博的學識為老師們答疑解惑,邁向更遠的專業道路。他是幼兒園裡的“早起鳥”,每天早早入園,為得是迎接提前到園的孩子;他是幼兒園裡的“萬能貼”,哪裡有需要,哪裡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就是蔣文飛老師。

我是幼儿园老师|湖畔幼儿园蒋文飞:童乐园里的“大朋友”

初為人師,他便接手中班。幼兒園男老師本就少見,更何況是直接帶中班。很多家長心裡打鼓:“這個老師到底行不行?”他知道家長的心聲,決定用實際行動打消他們的顧慮。他每天詳細記錄一個孩子的在園情況,下班後和家長進行交流,用專業知識分析孩子的表現,幫助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久而久之,家長遇到什麼問題都願意問問他的意見。他還向家長推薦《孩子:挑戰》、《父母:挑戰》等家庭教育的書籍。家長開放日,家長看到了他組織的活動;共情陪伴月,家長看到了他和孩子們相處的日常。慢慢地,家長認同了他,而他也陪伴著孩子們一天天成長。

我是幼儿园老师|湖畔幼儿园蒋文飞:童乐园里的“大朋友”

工作第一年,他就被委以重任,承擔幼兒園的科研工作。那時的他,初出茅廬但充滿激情,迫切想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一次參加科研論文評比便鎩羽而歸。他痛定思痛,決定請教園長。園長並未因這件事對他產生懷疑,而是極其簡要的答覆:“要靠團隊的力量”。瞬間,他就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原來,幼教一線的科研有自己的邏輯,只有把握住這個邏輯,才能做出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研究。於是,他開始組建科研團隊,團隊中實踐型和研究型的老師兼而有之。他帶領團隊成員參加科研培訓,交流研究心得,對問題究其旨要。就這樣,論文和課題成果有了一次次的突破,老師們嚐到了科研的甜頭,科研團隊更加壯大,他也得到了磨礪和成長。

我是幼儿园老师|湖畔幼儿园蒋文飞:童乐园里的“大朋友”

幼教工作,平凡而真實。每天,他親切地問候孩子們,和他們一起玩遊戲、講故事,為他們掖被角、擦鼻涕,傾聽他們的開心和不快,開解他們的小煩惱和不如意。孩子們無意中會叫他“爸爸”,此時此刻的他心花怒放。他知道,自己已經走進孩子們的心裡,並被允諾,在這最純潔之地,書寫愛的痕跡。他確信,孩子也走進了他的心裡,所以,他用青春澆灌希望,用時光陪伴時光。他成了童樂園裡小朋友們的“大朋友”。

我是幼儿园老师|湖畔幼儿园蒋文飞:童乐园里的“大朋友”

三年時間,一個小小的輪迴,蔣文飛老師依然堅守著對教育的信仰、對孩子的崇敬,堅守著讀書時的初心、工作時的自覺,和孩子做朋友,用仁心助力孩子的成長。

供稿:湖畔幼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