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7月起,流量只有一種叫法:全國流量!

手機流量漫遊費時代正式終結了!

今年3月,國家曾明確要求: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範圍,降低寬帶資費,取消流量“漫遊”,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之後,工信部再次“督促”新規擇日落實,限制三大運營商今年7月1日前必須取消流量“漫遊”費。

喜大普奔!7月起,流量只有一種叫法:全國流量!

上週五,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宣佈,從7月起將本地、省內移動數據流量統一調整為全國流量(不含港澳臺流量)。也就是說,以後再沒有本地流量、省內流量和全國流量的叫法,只有一種全國流量。

喜大普奔!7月起,流量只有一種叫法:全國流量!

不過,運營商表示,部分特殊的區域型流量不在本次調整內。

什麼特殊流量不能升級?其實,就是指僅能在某些指定區域內使用的流量,當用戶在該指定區域或自選固定區域內使用4G上網時,通過定位技術判定用戶所處位置符合後,在該有效區域內消耗的流量就計入位置套餐流量,離開有效區域後使用的則是其他流量,比如地鐵流量包、校園流量包等。

另外,對於額外贈送的流量,三大運營商也有所區別,中國電信與聯通紛紛表示,7月1日起贈送的流量全部也將升級為全國流量;而移動則表示贈送的流量以贈送時為準,本地流量就是本地流量,全國流量就是全國流量。

隨著技術進步,本地流量和國內流量的價格差距也越來越小,加上人員流動速度很快,一個人不會只待在一個城市,也會因為商務、工作、旅遊等等各種原因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跑。從這點上來說,現在來取消流量漫遊費,也就變得非常必要了。

回顧近年來,國家層面一直都在推動運營商提速降費:

2015年,京津冀手機漫遊費取消;下調了國際漫遊費;10月起手機流量單月不清零。

2016年,虛擬運營商迎來正式牌照發放,阿里、京東、騰訊等大批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打破三大運營商壟斷局面。

2017年,三大運營商全面取消國內長途和通話漫遊費。

2018年,取消流量漫遊費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三大運營商7月1日正式取消流量漫遊費。

工信部統計顯示,中國近三年來的固定寬帶平均資費下降90%,移動流量資費平均下降83.5%;提速降費工作開展以來,中國用戶使用1GB流量的平均費用,從2014年底的139元降到2017年底的23元。可見,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更加發達,通信資費在未來將越來越惠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