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上半場風輕雲淡 靜看下半場風起雲湧

一、國內汽柴市場分析

2018年已過半,國內汽柴市場價格呈震盪走勢運行。截止6月28日,據隆眾資訊數據監測,全國92#汽油均價為7683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7.05%,較年初上漲9.68%;全國0#車柴均價為6518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7.91%,較年初上漲0.99%。

圖 2018年國內汽柴價格與WTI價格走勢圖

汽柴:上半場風輕雲淡 靜看下半場風起雲湧

由上圖看出(以華南地區為例),國內汽柴油市場價格在1月15日和5月24日出現波峰。主要利好:1月初國家稅務總局發出2018年一號公告《關於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對汽柴油、航空煤油、石腦油等成品油消費稅的徵收管理,市場炒漲漸起。此時,92#汽油為7843元/噸,國V0#柴油為6631元/噸。5月底,國際原油漲至高位,WTI達到72.4美元/桶。又恰逢6月初青島峰會即將開始,有關地煉限產的消息,使得市場炒漲再起。此時92#汽油為8116元/噸,國V0#柴油為7078元/噸。

國內汽油市場價格在1月6日和6月25日跌至波谷。其中,1月初雖有元旦小長假,但冬季人們出現半徑縮小,並且傳統春節備油尚未啟動,汽油市場仍處淡季。6月底,國際原油支撐不足,並且需求面無利好支撐,汽油跌至低位,此時92#汽油為7765元/噸。柴油則在2月7日和6月25日跌至低谷。其中2月初面臨傳統春節,並且冬季工礦、基建工程開工降至低位,對柴油需求有限。6月底,柴油市場與汽油市場類似,消息面與需求面無利好支撐,業者消庫觀望,市場成交量有限,柴油價格適度回落。

二、供應面分析

據隆眾資訊數據監測,2018年1-6月主營煉廠平均開工率為77.31%,較去年同期2.13%;2018年1-6月山東地方煉廠平均開工率為65%,較去年同期10.19%。可見,上半年國內煉廠開工負荷依舊處在較高水平,,尤其山東地方煉廠開工較去年同期增幅明顯。國內主營煉廠及地方煉廠的產能不斷擴增,國內成品油供應持續增加。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5月,我國汽油產量為5775.4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5.96%;柴油產量為7501.9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0.75%。可見今年1-5月國內汽柴資源供應較去年均增加。

汽柴:上半場風輕雲淡 靜看下半場風起雲湧

三、進出口面分析

據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1-3月成品油累計進口量為110.41萬噸,其中汽柴油累計進口量為19.6萬噸,佔總進口量的17.75%。

2018年1-3月成品油累計出口量為1156.38萬噸,其中汽柴油累計出口量為826.59萬噸,佔總出口量的71.48%。

可見,目前我國汽柴油進口量較出口量少很多,這主要是目前供應過剩,國內企業仍在尋求出口途徑來緩解庫存壓力。

2017年商務部下發成品油的總出口配額為4267萬噸,而2017年成品油的總出口量為4099.91萬噸,完成率達96%,可見國內企業出口配額的完成率較高。

2018年商務部下發的第一、二批成品油出口配額(包含一般貿易方式和加工貿易方式)累計為4300萬噸,較2017年出口配額上漲0.77%。目前國內企業出口配額完成率較高,若維持在96%左右的話,2018年我國成品油出口量預計在4128萬噸附近。而2018年商務部下發的出口配額完成時間沒有硬性規定,出口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後續不排除部分企業繼續申請配額的可能。

四、需求面分析

2018年上半年汽柴油終端需求提升有限,主要是受到政策性因素、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

政策性因素有:1月初,成品油消費稅公告出來,業者對成品油消費稅公告的過度解讀,導致汽油市場炒漲而回歸理性。另外,國家發改委接連調整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截止6月29日,經歷了7次上調,5次下調,1次擱淺,汽油上調535元,柴油上調520元。這些因素均帶動下游對汽柴價格的波動。

季節性因素有:汽油方面:上半年國內對汽油需求相對平穩,而在1月初,;春節前人們出行半徑增大,對汽油消耗增加。從4月份開始,天氣逐漸轉暖,人們外出增多,並且進入6月份,汽柴空調用汽油增加,整體對汽油消費量增加。柴油方面:1-3月,氣溫較低,工礦、基建工程開工降至低位,下游對柴油需求清淡。4月以後,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戶外工程開工增多,春耕農業用油增加,但5月初沿海城市休漁期對柴油需求有所下滑,並且南方地區梅雨季節到來,也會抑制柴油的需求。

五、後市展望

2018年上半年是主營煉廠集中檢修期,下半年主營煉廠開工預期較上半年上漲;而山東地方煉廠目前多在6-8月需求淡季集中檢修,但在9-10月需求旺季時開工會達到年內高位,預計下半年山東地方煉廠開工仍會較上半年有小幅增長趨勢。屆時,主營煉廠和山東地方煉廠下半年成品油供應較為充足。但在10-11月,北方天氣逐步轉冷,部分煉廠將生產負號柴油,0#柴油產量相應會下滑;加上北方氣溫降低,部分港口船運或受到限制,從而會導致柴油資源的短缺的現象。

下半年,柴油方面,三夏農忙對柴油需求增多。6-7月南方地區雨水較多,影響戶外工程開工,但8月底9月初後多陸續進入趕工期,對柴油需求逐步增加。沿海地區9月後休漁期結束,也會對柴油需求有增加趨勢。汽油方面,國內對汽油需求相對平穩,而隨著氣溫升高,車用空調用油增多。但仍受新能源汽車及共享經濟的影響,夏季過後汽油需求將會明顯下滑。

另外,國內成品油市場仍需關注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因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仍隨著國際油價的變動來調整。還有,部分地區從9月份開始陸續進入國VI汽柴油升級置換工作,市場貨源的供應方面仍需關注。但目前國內煉廠多具備生產國VI汽柴油的能力,預期資源短缺的現象不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