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爲什麼要側切?

美購美購

會陰側切是產科常見的操作。在經陰道分娩時(也就是順產),有時候因為胎兒過大(胎頭雙頂徑較大或者胎兒超重)、胎兒在分娩時發生嚴重窘迫或者孕母存在心臟病不能承受長時間分娩造成的勞累和高壓。這時候就需要通過會陰側切的方法擴大產道的口徑,使胎兒得以快速娩出。


這是順產的示意圖:

可見胎兒的頭或者身體如果太大,就會造成分娩的困難。不僅時間延長,對產婦身體的傷害也更加嚴重。如果不通過側切擴大產道,不僅胎兒容易因為缺氧致死,產婦也會因為胎兒長時間卡壓在盆底造成盆底肌肉的損傷乃至斷裂。

如果盆底肌發生了嚴重損傷或斷裂,產後的很多併發症就來了。比如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鬆弛等。造成產後一般生活質量和性生活質量的嚴重下降。

所以看似暴力的側切一刀,實際上是縮短了分娩時間,減輕了對會陰和盆底肌的損傷,保護了產婦產後的生活質量。畢竟如果盆底肌斷裂了,能不能癒合不好說,癒合了還會出現纖維化團塊,造成性生活時有異物感。如果徹底不癒合,壓力性尿失禁會讓人打個噴嚏、跑兩步乃至於大笑一聲就尿褲子,病人會非常痛苦的。


菲利普醫生

為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在分娩時常會在產婦會陰部做一個長約3~5釐米的斜形切口,稱為會陰側切。

並非所有的產婦都需要側切。一般來說需要進行側切的有:

①初產婦頭位分娩,會陰較緊、彈性差;

②會陰發育不良、炎症、水腫,遇急產時會陰未能充分擴張;

③ 經產婦曾做會陰切開縫合或修補後瘢痕較大;

④胎兒偏大、胎方位欠佳,產程中需產鉗或吸引器助產;

⑤或早產、胎兒宮內窘迫,產婦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高危因素,需要縮短產程時的。

側切是在陣痛高峰時,局部注射麻醉藥物後實施的,分娩中的媽媽基本沒有感覺。且該類切口多較整齊,容易修補。

但還是有很多準媽媽都擔心順產的時候要側切,以下做法可以減少側切發生:控制飲食,避免寶寶過大;孕期鍛鍊盆底肌肉,如進行凱格爾運動(收緊陰道和肛門附近肌肉,如憋尿般,堅持10秒鐘,再慢慢放鬆);產前進行呼吸練習,更好控制產程;產前與醫生溝通好等。(69)


家庭醫生雜誌

題主所說的這個“剪一刀”,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會陰側切”。這其實並不是每個產婦都會遇到的情況,是在產程過程中遇到胎頭過大不好娩出,或者是胎兒遇到情況需要儘快結束分娩,這種情況一般比較緊急,需要儘量縮短產程,使胎兒儘快娩出體外,所以就需要進行會陰側切,來擴張胎兒出來的道路。

會陰側切其實還有預防過度撕裂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恰恰是對會陰的一種保護,可以避免胎頭過大,急產等過程中造成的撕裂傷。有時撕裂傷口並不整齊,這就給我們的縫合帶來了一定困難,而且參差不齊的撕裂傷口也會容易形成瘢痕組織,對後期的恢復不利,更會讓產婦覺得不舒服,對以後的生活和性體驗都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會陰側切的傷口整齊,比較容易縫合,癒合也比較快,瘢痕組織較小,恢復後對生活中的影響也比較小。所以真的不需要把會陰側切視作洪水猛獸,甚至在分娩前就跟醫生要求堅決不要會陰側切,如果產程順利,醫生也不會做側切,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要採取一定措施,還是把安全看做頭等大事的好。


婦產科女司機

只有在正常生產的過程中,發現無法正常生出小孩的情況下,為了預防產道撕裂,才會在女人的會陰部剪開----醫學上叫做“側切”。並不是每個正常生小孩的女人都要側切,只有在

正常生產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採取這樣的措施!

模型示意圖:


倩Sur

側切,即會陰側切術,是在分娩第二產程時,在產婦會陰部位斜著剪一個切口,能夠幫助胎兒順利娩出,避免會陰撕裂,是產科常見的一種小手術。不少孕婦都對側切心存恐懼和疑問:側切是怎麼做的?在私密處剪上一刀,會不會很痛?對身體恢復和夫妻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其實瞭解了側切的原因及步驟,就不會覺得那麼神秘了。

一、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會陰側切?

1.初產婦會陰較緊,彈性較差,容易發生會陰撕裂。

2.產婦陰道有炎症,充血水腫較嚴重時。

3.難產、產程延長,胎兒易發生缺氧。

4.胎頭過大,極易造成宮頸和會陰嚴重撕裂。

5.胎心異常、羊水渾濁,必須馬上要將胎兒產出。

6.35歲以上高齡產婦,以及本身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或伴有妊娠併發症的產婦。

7.不足37周的早產胎兒,需要儘快娩出。

二、會陰側切的好處

1.保護宮頸、會陰、盆底肌肉,避免深度撕裂。側切後一般不會再發生撕裂,傷口整齊易縫合。多處撕裂傷口不規則縫合難度大,尤其是嚴重撕裂,更不易癒合。

2.幫助胎兒儘快娩出,縮短了產程,避免胎兒缺氧,產婦少受痛苦。

3.胎頭過大、胎位不正時,側切能夠助胎兒和產婦一臂之力,保護母子安全。

三、側切有多痛?

我就是順產側切,比起宮縮痛來,側切的痛沒啥感覺,而且剛生完身體很虛,腦子糊里糊塗的,都不知道那一刀是醫生啥時候下的手,只是在縫針的時候有點刺痛,像蚊子叮咬的感覺,也可能是因為打了麻藥的原因。

四、側切會影響夫妻生活嗎?

我覺得不會。生完孩子後那方面的想法是減少了很多,但並不是因為側切,而是帶娃消耗了大部分精力,每天屎尿屁的環境根本沒心情想要那啥。只要傷口護理好,恢復得好,同房的時候是不會痛的。倒是順產後更容易得婦科炎症,但這個側切也沒有關係。

五、側切會導致尿失禁?

每個產婦產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和側切無關。反而該做側切又不做的,最後造成多處嚴重撕裂,不僅縫合困難,恢復不好的大小便都失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其實不是每個產婦都需要做會陰側切的,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孕媽們更不必恐懼和擔心,如果產婦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胎兒不大,胎位正,醫生是不會做側切的。就算是因為各種原因做了側切,也比嚴重撕裂要好得多。


朵拉成長樹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也想說兩句。對於經歷過兩次側切的人來說,對這個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生孩子為什麼要側切?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有些女人的陰.道口比較小,當孩子從子宮出來之後,陰道口又成了難出的一關,如果陰.道口阻礙了孩子的產出,那麼通常要側切以幫助孩子通過這個關口產出來。至於怎樣側切,其實也好理解,通常都是在陰.唇的下面,在會陰的旁邊用剪刀切一個口子,以擴大陰.道口的口徑,方便孩子順利產出。

希望看到一些姐妹們發出聲音,下面說說你的感受和意見吧!👏🙏


人類的方向

“為什麼順產也要切一刀”是很多媽媽不能理解的地方,甚至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後,才明白順產也被捱了一刀。

而現在高居不下的順產側切率,讓很多媽媽不得不中招。

同時,順產側切產後的各種不適症狀讓她們“難以啟齒”,如果護理不當,還會留下終身遺憾。

一、首胎順產的孕婦95%會被側切

正常分娩過程要求產力、產道、胎兒及孕婦精神心理各因素正常並相互適應,胎兒才能順利經陰道自然娩出。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為了縮短產程,醫生一般會在會陰左側處切開一道口子,即為側切,是會陰切開術的一種。

“會陰側切術”是分娩期第二產程中進行的簡便小手術,需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切口在胎兒娩出後縫合,產後3~4 天后拆除縫線。現在多用可吸收縫合線,一般不需拆線。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分娩愛母行動”計劃,建議會陰側切率應在20%左右,最好能達到5%

而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調查顯示,美國側切率為23%,瑞典只有10%。而在中國,側切率一直以來居高不下,婦女分娩第一胎時的側切率是95%左右,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水平。

二、側切,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現在,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側切作為一種創傷性手術,不僅增加了產婦身體上的疼痛感,導致其產後癒合時間長,合併感染的幾率高,而且還增加其醫療費用和醫療風險,對其心理造成影響。

胎兒過大才需會陰側切

側切的時機一般由醫生來把握,如果胎頭快露出時,醫生就會判斷寶寶大不大,分娩時會不會造成會陰嚴重撕裂,然後再決定要不要進行側切。一般是否進行會陰側切術有以下幾個衡量標準:

會陰側切術的指徵

1.產婦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症、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

2.胎兒較大,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卡在會陰。

3.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併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側切了。

4.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但是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律不勻,並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

5.藉助產鉗助產時。

三、會陰側切影響產後性生活

研究表明,女性產後性功能的重要因素是會陰的完整性,順產和剖腹產均保持了會陰的完整性,但會陰側切卻破壞了會陰的完整性,導致球海綿體肌的功能和結構損傷。

另外,心理學家認為,女性性高潮主要是一種精神產物,對剖腹產的恐懼、擔心會陰傷口疼痛等因素,會導致女性性功能障礙的出現

《順產、會陰側切與剖宮產對初產婦產後性功能的影響》一文中,四川省內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在2013 年9 月至2015 年6 月選取了312 例產婦,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為會陰側切組、剖腹產組、順產組,分別在產後3 個月、6 個月、9 個月對產婦進行性功能狀況問卷調查。

由上表可知,順產分娩方式可使產婦產後性生活恢復較快,性生活恢復比例較高,其次為剖腹產產婦,而會陰側切產婦產後對性生活影響程度較大,恢復較慢,因此建議產婦選擇順產分娩方式。

四、會陰側切將延長產後恢復時間

懷孕、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在分娩因素正常的情況下,應避免不合適的干預措施,尤其是會陰側切術。會陰側切術給女性的身心帶來了長時間的傷害。

近年來,孕產婦要求保持會陰完整,不進行側切術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並且國際上也主張無干預的經陰道分娩法。

五、會陰鍛鍊可以幫你躲過這一刀

側切的時候,醫生會為產婦注射兩針麻藥,一針是對陰部神經的阻滯,使得陰部神經整體的麻痺,另一針是在準備側切的切口處,進行局部麻醉。

雖然麻藥對胎兒沒有影響,產婦也不會感覺到疼,但產後恢復期的切口處的疼痛,會讓媽媽們覺得比分娩時的更難受。

那媽媽們孕期怎麼做,才能在分娩時躲過這一刀呢?

1、會陰鍛鍊

在孕晚期,準媽媽們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孕期會陰鍛鍊。方法很簡單,儘量地繃緊陰道和肛門的肌肉,每次堅持8-10秒鐘。這樣做能使肌肉的韌性保持良好狀態,有助於分娩。

2、做好身心準備

平時適量的進行有氧運動,保持體力,增加肌肉力量。同時,放鬆心情,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和蓄積,以輕鬆愉快的心態等待分娩一刻的到來。

3、保持正常體重

準媽媽們要在孕期加強體重管理,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防止寶寶長得太胖,給分娩造成困難,也要防止自己太胖,誘發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

4、和醫生保持良好溝通

提前做好產前檢查和評估,在分娩前與醫生做好溝通,可以要求在無特殊情況下自然分娩,不對分娩過程做過多的干預。


參考文獻

  1. Di, S. P., Matter, M., Kalbermatten, D. F., Bauquis, O., & Raffoul, W. (2015). Transabdominal-pelvic-perineal (tapp)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a new reconstructive technique for complex defects following extended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Jpras, 69(3), 359-367.

  2. Zelken, J. A., Aldeek, N. F., Hsu, C. C., Chang, N. J., Lin, C. H., & Lin, C. H. (2016). Algorithmic approach to lower abdominal, perineal, and groin reconstruction using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s. Microsurgery,36(2), 104.

  3. 陳錫君, & 危秀容. (2017). 低危初產婦經陰道分娩會陰無側切方式對母兒結局的影響. 醫藥前沿,7(7), 154-155.

  4. 鄭麗, & 周娟. (2015). 會陰無側切分娩方式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30(32), 5701-5703.

  5. 張宏玉, 胡春霞, & 李亞潔. (2011). 會陰側切對母兒結局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26(23), 3642-3644.

  6. 朱琳, 李代霞, 楊紅豔, ZHULin, LIDaixia, & YANGHongyan. (2017). 順產、會陰側切與剖宮產對初產婦產後性功能的影響. 中國性科學,26(10), 116-119.

  7. Sartore A, De Seta F, Maso G, & 李躍萍. (2005). 會陰側切術對陰道分娩後骨盆底組織功能的影響. 世界核心醫學期刊文摘:婦產科學分冊(8), 18-19.

  8. 任惠瓊, & 賈金平. (2015). 品質管理活動圈對降低會陰側切率的應用效果.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3), 53-56.


育到你

孕媽媽聽到生孩子要側切往往都會嚇的大驚失色,作為順產的初產媽媽,我也側切了,現在恢復的和沒側切前沒有區別。側切的比例也沒有題主描述的那麼高,側切的原因如下:

1、胎兒過大,不好分娩出來。

陰道是孩子出來最後一關,如果胎兒頭圍大,會比較難分娩,胎兒長時間生不出來會造成胎兒缺氧,情況比較緊急的話,醫生會建議側切,縮短生產時間。

生兒子時候,醫生說看到孩子的頭了,頭比較大不好出來,問我切不切,我很爽快的回答切。畢竟生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2、不會用力,撕裂的傷口不好縫合。

初產婦生孩子沒經驗,不太會用力。孩子馬上生出來時候,如果不會悠著點力氣,會造成會陰撕裂。撕裂的的傷口一般都是不規則的,不好縫合,縫合的時間比較長,過程也是很疼,受罪。

我就屬於不會用力的,人家生孩子往下用力,我生完孩子弄了一臉痘痘,都用勁到臉上,造成了毛細血管破裂。

3、陰道收縮性不好。

胎兒娩出時,陰道是進行了極度的擴張,如果收縮性不好,又不進行側切,會導致胎兒遲遲生不出來,大人孩子都受罪,這種先天條件不好的,一般都會進行側切。

其實,側切沒有那麼可怕,他也不是洪水猛獸,順其自然就好了。



小天寶大玉兒

生孩子要剪一刀醫學上指的是"側切"。現身說法,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就沒有被剪一刀。

側切是為了讓孩子順利從產道出來,這並不是必須的,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側切。當孩子出生不順暢,如果不剪一刀,孩子硬擠的話,很容易造成不規則的傷口,增加縫針的難度,而規律性的傷口縫合起來相對也會更整齊好看些。

現在需要側切的人為什麼這麼多?我覺得有幾個方面:

  • 1.現在生活質量好了,寶媽們生怕虧待了孩子,各種補,胎兒個體普遍都比較大,分娩時側切能保證胎兒順利出生。
  • 2.以前的寶媽有些在分娩當天還下地幹活,而現在的寶媽呢"仗著孕期",啥都不幹,缺少運動,分娩時相對也沒有那麼有力。

生孩子不一定要側切剪一刀,如果"胎兒過大,孕媽分娩時力度不夠"的問題,側切也就不奇怪了。


二寶媽慧瑛

生孩子要側切,是醫生常用的手術,側切方便操作,另外側切跟有意義傷害癒合,另外側切也跟美觀一些,側切是大部分孕婦選擇的,一般醫生會詢問是否側切。

剖腹產(也稱為剖腹產)是手術,通過您的醫生在您的腹部和子宮進行的側切來使您的寶寶出生。

對於一些女性和嬰兒,c型切片(側切)比陰道分娩更安全。由於影響您懷孕的醫學原因,您可能需要剖腹產側切。

如果你的懷孕是健康的,而且你沒有任何醫學理由要做側切剖腹產,最好讓你的寶寶通過陰道分娩。

由於使陰道分娩不安全的併發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可能會建議您進行剖腹產(側切)。例如:

妊娠併發症

您在之前的懷孕或您子宮(子宮)的其他手術中有過剖腹產(側切)。

胎盤有問題。胎盤在你的子宮內生長,並通過臍帶向嬰兒提供食物和氧氣。胎盤問題會在陰道分娩過程中導致危險出血。

你有感染,如艾滋病毒或生殖器皰疹。

你有多個(雙胞胎,三胞胎或更多)。

分娩和分娩時的併發症

你的寶寶太大,無法安全通過陰道。

你的寶寶處於臀位(他的底部或腳朝下)或橫向位置(他的肩膀朝下)。出生時寶寶的最佳姿勢是低頭。

工作太慢或停止。

你的寶寶的臍帶會滑入陰道,在陰道分娩時它會被擠壓或變平。這被稱為臍帶脫垂。臍帶是連接寶寶和胎盤的線。它將食物和氧氣從胎盤傳送給嬰兒。

您的寶寶在分娩時出現問題,例如心率緩慢。這也被稱為胎兒窘迫。

你的寶寶有某種類型的出生缺陷。出生缺陷是出生時存在的健康狀況。出生缺陷改變身體一個或多個部位的形狀或功能。它們可能會導致整體健康問題,身體發育問題或身體如何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