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一直高怎麼辦?

謝文斌4

第一次發現血糖有點高,不少患者會選擇自己去藥店買藥;有的患者看見周圍的親戚朋友吃什麼降糖藥,也跟著吃;還有人會根據廣告的宣傳去買藥。這些做法都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在此勸告大家,發現血糖高後,千萬不要驚慌,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去做。

看營養師

看醫生後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要接受營養師一對一的指導,按照營養師的食譜就餐,這樣才有利於血糖控制,達到和維持理想體重,減少代謝異常對身體的危害。切記,再好的降糖藥,也要配合飲食的控制。

學習

糖尿病是伴隨一生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如參加糖尿病的健康講座,購買糖尿病專科醫生撰寫的圖書、雜誌和文章,向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朋友取經等等。

服藥

按照醫生的指導服用藥物,如有胃腸道反應或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做好記錄,就診時告訴醫生。如果有漏服藥物的情況也需要記下來。

監測

每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標不完全一樣,患者需要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標。平日需要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如果您應用的是胰島素,還有依據胰島素的種類不同,按醫生要求增加測血糖的時間點。建議畫個表格做好記錄,除了記錄血糖值,還要記錄當日的飲食和運動量。就診時攜帶上面的記錄本,請醫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糖尿病患者一定做到“五不要”:

1.不要自行購藥;2.不要忘記看營養師;3.不要過量運動或不運動;4.不要不學習;5.不要不監測血糖。

希望新發糖尿病患者與醫生一起共同抗擊糖尿病。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疾病之一,一旦患上糖尿病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如血糖控制不好會使冠心病的發生的風險增加,同時,還會出現眼睛的損傷、四肢的末梢血管循環障礙等疾病,所以控制血糖使我們一直在不斷探索的一大難題。通過人們的不斷努力,糖尿病已經有了很多的控制方法,但是還是有一些頑固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直很高,難以控制,對於這類的患者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即使是吃了再多的控制血糖的藥物,但是如果我們不忌口,看到喜歡的就隨意的吃,血糖是很難控制住的。因此,我們飲食上一定要嚴格控制,甜食絕對不要吃,主食要定量,多吃蔬菜及含糖量低的水果,可以適當多吃含鈣、硒多的食物,如牛奶、蝦皮、魚肉等,可以有助於降低血糖。

其次,要適量的增加運動,糖尿病的病人一般身體都偏胖,體內的脂肪含量較高,運動不僅可以減輕體重,還可以有助於體內能量的消耗,對於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降糖藥的運用,一開始血糖較低時可以口服降糖藥物,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進行胰島素的注射,臨床上如果血糖過高還難以控制我們一般先運用胰島素泵,待血糖穩定後,再考慮肌注或者是口服降糖藥物。

本期答主:徐霞,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血糖一直高,要看高到什麼程度?

是什麼數值?

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到7mmol/L之間,或者是餐後血糖在7.8mmol/L到11.1mmol/L之間,證明體內已經出現了部分的胰島素功能障礙,這時應該控制飲食,合理運動,將血糖控制到正常。

看看自己是哪方面出現問題,針對自己的問題對症處理,使血糖降到正常。這個階段統稱為糖尿病前期,這個階段是可逆的,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一腳門裡一腳門外,但也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狀態。



飲食要注意幾點,

第一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第二,餐餐有粗糧,粗糧的比例佔主食的,1/3到1/2。

第三,每天保證一斤以上的蔬菜,(綠葉菜為主)做菜時要少油少鹽。

第四,每天保證適當的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包括一個雞蛋,一袋牛奶,一兩肉,適量豆製品。

第五,進餐的順序是,先吃菜,再吃肉,再吃飯。

第六,吃飯的速度要慢,做到細嚼慢嚥。



在合理的控制飲食之後,最好是在餐後半個小時進行30到60分鐘的適當的有氧運動。這樣有可能糖尿病前期的症狀就會改善,血糖也可能恢復正常。


實在愛營養

血糖一直高,雖然短期內可能沒有什麼不舒服、自我感覺無所謂。但是時間一長,各種併發症就隨之而來了。可以說糖尿病是一種無言殺手,其併發症給身體帶來的損傷和家庭經濟上的負擔都是非常嚴重的。

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微笑面對糖尿病

誠邀。

題主的問題我認為不夠明確,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我認為先要說下什麼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一、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二、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標準已經非常明確了,我們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或者做糖耐量的試驗應該是≥11.1mmol/L,這個水平是做診斷標準,就是一個是7.0mmol/L,一個11.1mmol/L,一個餐前,一個餐後,達到這個標準,就診斷為糖尿病。如果僅一次的話,應該重複一下,避免實驗室誤差,至少兩個同時有或者是兩次空腹≥7.0mmol/L或兩次餐後兩項≥11.1mmol/L都可以作為診斷用,這是國內用的。還有在美國國際上,他們還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6.5%作為一個介質,達到6.5%診斷糖尿病,這是診斷標準。診斷標準還有一個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6.1mmol/L,餐後血糖在7.8mmol/L以上,就是沒到糖尿病的標準,要是高於這個值叫糖耐量異常、糖耐量遞減,或者有人認為叫做糖尿病前期,應該說是準糖尿病病人,在這個之下屬於正常糖耐量。

三、糖尿病的分類

  1.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少有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徵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係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明確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2. 環境因素。進食過多,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

四、臨床表現差異

1.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

嚴重高血糖時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多見於1型糖尿病。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時“三多一少”症狀更為明顯。

2.疲乏無力,肥胖

多見於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發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時診斷,體重會逐漸下降。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們要著重區別一下三種情況:

1、區別對待糖尿病患者還是初次發現血糖偏高者。

2、血糖偏高個體差異性

作為糖尿病的特殊人群,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妊娠婦女的糖尿病管理一直備受關注。

  • 妊娠合併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其中GDM指非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間出現高血糖,妊娠期首次發現且血糖升高已經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母親孕期高血糖和肥胖增加子代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SEARCH病例對照研究共納入79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190例正常青少年,研究結果顯示,47.2%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是由其母親孕期肥胖或孕期糖尿病引起的。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受多種因素影響。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與很多因素有關,如HbA1c水平、體質指數(BMI)等。

3、藥物降糖還是食療降糖

藥物治療可能會贏得血糖控制的戰鬥,但卻正在失去對糖尿病戰爭的最後勝利。

  • 對糖尿病人來說,米飯不能吃飽,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那他們到底能吃什麼?要對哪些食物忌口?營養專家為糖尿病人開出了"三宜三不宜"的健康食譜。

  • 三宜】五穀雜糧,如莜麥面、蕎麥麵、燕麥片、玉米麵、紫山藥等富含維生素B、多種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以低糖,低澱粉的食物或者粗糧以及蔬菜等做主食。豆類及豆製品,豆類食品富含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且豆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

    苦瓜、桑葉、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長期食用,則降血糖和預防併發症的效果會更好。

  • 【三不宜】糖尿病人日常飲食也要警惕"三不宜",不宜吃各種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果醬、冰淇淋、甜餅乾、甜麵包及糖制糕點還有無糖餅乾、無糖食物之類的,基本都含大量澱粉,因為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現高血糖;不宜吃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及動物脂肪,如動物的腦、肝、心、肺、腰、蛋黃、肥肉、黃油、豬牛羊油等,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不宜飲酒,酒精能使血糖發生波動,空腹大量飲酒時,可發生嚴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蓋低血糖的表現,不易發現,非常危險。


三五斗

血糖高的人群首先要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可從飲食、食療、運動三方面入手:

一、通過飲食控制血糖

1、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每天進餐的時間和進餐量應該保持一致。如果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者,避免出現低血糖,應注意夜間

加餐。

2、多吃含纖維豐富的食物,包括各種新鮮水果、蔬菜、豆類以及穀物。這些都是低脂肪食物,並含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3、少吃高脂肪食物.從高脂肪食物攝入的熱量應少於總熱量的30%。可選擇瘦肉和低脂肪奶製品。

4、不要過多攝人蛋白質,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損害腎臟。一天吃的肉不超過170克。這同時也可以幫助限制膽固醇的攝入。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之比為2:l為宜。

5、避免吃甜食,由於糖果、餅乾等甜食營養價值低,影響血糖明顯,廊加以節制,減少它們在碳水化合物中的比例。

二、通過食療控制血糖

為了提高這些食物的療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利用益生菌發酵提取,可以從食物中萃取出更豐富的藥效成分,把這些萃取成分製成發酵液,如蕎麥桑葉複合菌發酵液,能更好的幫助高血糖和糖尿病人降血糖,同時還可以保護血管,提高血管的彈性,改善血液循環,防止血管發生動脈硬化。

三、通過運動控制血糖

各種形式的適量運動都對身體健康有益,但不同形式運動的作用和效果有所差異。研究表明,長期保持適宜有氧耐力運動可增進心肺功能,降低皿壓、血脂和血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提高骨密度,保持肌肉並減少脂肪,控制體重增加。有氧耐力運動有游泳、快走、騎自行車、健身操、慢跑等等。


蜜蜜201224707

這個問題簡單而直接的答案肯定是,控制血糖。不過也得在具體的場景下具體分析。

日常在家,就按照糖尿病患者飲食進行飲食習慣的調整。注意每日攝入營養物質的總能量控制,並且儘量不吃含糖量高或者消化吸收比較快的食物,如含糖高的飲料甜品,稀飯,香蕉等。日常注意適當運動,促進正常的身體能量代謝。避免因身體能量代謝功能下降,導致血糖的正常消耗降低,從而對血糖值帶來不利影響。

切忌不可在沒有專業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自己獨自吃藥控制,防止藥物性低血糖的發生。積極控制血糖,定期監測血糖,記錄相關數據,建立健康檔案,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澳考醫管家


薄荷的草

2、平衡飲食,減少主食,採用1234飲食法,每天肉類1拳頭、水果2拳頭,主食3拳頭,蔬菜4拳頭;

3、經常參加有氧運動,每天30-60分鐘,每週3-5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