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3 个方法教你做智慧的父母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投入沸水锅里,结果青蛙像被电击似的跳了出来,科学家又把它放入温水里,随着水温的慢慢加热,青蛙觉得很适应就没有往外跳。但是,随着水温的逐渐上升,感觉到危险的青蛙决心努力跳出热锅,但它再也没有力量跳出锅外,结果被热水烫死了。与此相对照,把青蛙扔进一口沸水锅里,在受到强烈刺激后,青蛙奋力一跳,保住了性命。心理学上,称为“温水效应”。

温水中的青蛙之所以会遭遇如此厄运,与其缺乏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以及忧患意识有关。对比现如今的很多孩子,他们就像温水中的青蚌一样,没有承受过任何苦难,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根本就不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没有一点忧患意识。

别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3 个方法教你做智慧的父母

现如今,对于家庭教育的施教者而言,无论是父母亲,还是祖辈们,总觉得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愿意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不愿让他们受一点点委屈,家长这种想法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对孩子百般疼爱、百依百顺,时间久了,孩子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难免会养成娇生惯养的性格,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日子,全然不知生活的艰辛、全然不懂父母的养育之恩,反倒动不动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就随波逐流、意志消沉。一个缺少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精神的孩子,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这么说来,这些在安乐窝里长大的孩子又与“温水青蛙”有何区别呢?

别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3 个方法教你做智慧的父母

“温室效应”提醒每位家长:安逸并不是错,从安逸中照样可以培养孩子很多优秀的品质,下面几个方法就能教你做一个智慧的父母,不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

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

养育孩子之前,父母先要有一个共识:自己是在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成长是孩子学习生存技能、养成各种习惯、塑造优良品德的一个过程。如果父母包办一切,那么孩子势必会缺失这些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教训和历练。

别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3 个方法教你做智慧的父母

为孩子建立注重精神追求的价值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年幼的他们对物质的需求是很有限的,父母只需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养护,比如,吃饱、穿衣和健康就足以。所以,父母无须把物质的表象更多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反倒容易滋长孩子对物质的追求和依赖心理。所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帮他们建立注重精神追求的价值观。

别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3 个方法教你做智慧的父母

父母要学会优化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平时的言谈举止、交友习惯都会被潜移默化地反射到孩子的身上。如果父母希望在安逸中培养孩子的某种品格,那么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你自己就要先变成那样。要记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大染缸,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的优点和弱点烙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上。所以,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优化”的过程。

别让孩子成为“温水青蛙”!3 个方法教你做智慧的父母

此外,家长们也不应该一味地迎合孩子的需求,盲目地放纵孩子,甚至鼓励孩子高消费,这样极易使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