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

1 人需要游戏

人是需要游戏的。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在理性和感性冲动之外,还有第三种冲动——游戏。游戏的冲动,就是想要从真实的世界制造出假想的一面,让大家一起游戏。

印度人认为:人生在世就像一个小孩子玩游戏,或者说得更准确些,人生“就是”游戏。游戏时,每一个人必须扮演特定的角色,依照即定规则,在往来互动中各尽其职。最重要的是:开开心心。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2 真是一款治愈的游戏啊

“每个人可以认养一只青蛙,给它起个名字,给它换帐篷和食物,摆在它桌上,或者帮它装进行李包里。

而这只青蛙,不会和你有言语上的交流,它看起来有它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在写东西,有时候在做手工,有时候在吃饭,有时候在看书……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会出门旅行,也会交朋友,但是这一切都是默默地发生,出门和回家。一切都似乎有它自己的节奏。游戏者只能操心,不能操作。

这只蛙也会表达适度的感谢,比如旅行时寄回明信片,或者带上土特产,或者带朋友,比如一只蜗牛回家。”

“傅老师,我感觉自己虽然年纪轻轻,却如老母亲般盼着我家蛙儿出门交朋友,等着我家的蛙儿回家……”

这样听来,还真是一款放松又治愈的游戏啊。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3 它呈现了一种舒适的爱的关系

许多人相信,被爱是幸福的。事实上未必如此,关键在于“被如何爱着”。被爱有两个因素,一是期许,二是回馈。而这两个因素,如果没有被适度的使用,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子女期望甚高,常常想到“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强”,于是,看到孩子功课不佳,父母失望;看到孩子脾气不好,父母生气;看到孩子不肯听话,父母伤心。爱者与被爱者双方,最后都不快乐。

这时哪里有幸福可言?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出在爱有问题。这样的父母根本是自我中心,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子女,而不是以子女为核心,为他们着想。

真正的爱是以对方为核心,否则很可能变质为“自爱”的延伸,要求别人完成自己的心愿,以别人为工具而不自知,同时还自以为出于爱心。

所以这个游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这种“过度干预的爱”的矫正。游戏的设定,让游戏者一方面培养出对“蛙”的疼爱和期许,另一方面又让游戏者明白,他的所有期许,并不会影响到游戏主角,也就是那只青蛙的未来动态。游戏的设定好像是在采取一种随机策略,让你的“蛙”看起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计划;但是游戏主角和游戏者能保持着一个适度的期待和回馈的关系,你的蛙不是特别“渣”,它还知道感恩,哪怕只是寄回一张小小的明信片。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4 爱是一种奇妙的能力

这个游戏投射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渴望建立适度的爱的关系。

我想到我自己的故事。作为父亲,我曾经也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望女成凤。后来,我反省了自己对女儿的爱,并决定不再对她期许。疼爱而不期许,只因为她是我的女儿,不为别的理由,让她自行发展。中国古语充满智慧,“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过于操心?我们自己不曾经让许多爱我们的人失望,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除了期许之外,还有回馈的要求。所谓“回馈”,并非希望对方将来感恩图报,而是眼前的以心体心。我可以不期许女儿达成我的标准,但是我却不能忍受女儿不以爱来回应。

一点点回应,即使只是一个感激的眼神,亲昵的微笑,都会使我心满意足。这也可以解释,游戏者即使收到一模一样的明信片,还是会很开心了。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然而,真正的爱是不计较回馈的。我爱,只因为我愿意。我不期许,也不要求回馈。这时,暂且莫问“被爱是否幸福”,至少可以先肯定“爱人的人是幸福的”,自己有钱,才能资助人;自己有爱,才能爱人。

爱是一种奇妙的能力,只有在付出时,才能肯定自己拥有。并且,付出的越多,自己并不觉得匮乏,反而更加充实。爱人者心中必定充满了爱。心中有爱的人,才是幸福的。因此,结论成为:爱是幸福的泉源。与其期待被爱,不如先去爱人。

“我为什么会迷上养蛙?”

Q

你也在玩这款游戏吗?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游戏呢?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