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有哪些不爲人知的特質?

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特質?

許多人終其一生為了高位苦苦求索,但他們始終不明白,高位並不那麼光鮮,接踵而來的是不斷的壓力以及必須承擔的責任。所以,做領導是一件相當無趣的工作。必須言行一致、樹立典範,因為下面很多人在看著你,還有許多人想要取而代之。只有做出成績,才能贏得手下的追隨,實現組織的使命。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對權力趨之若鶩,職場上也不例外。

領導到底是什麼?

領導既不是魅力,也不是個人特質、性格或風格,領導是一項需要腳踏實地,既不浪漫,也不稀奇的、無趣的工作。領導需要承擔責任,領導的本質則是“績效”,即領導的責任應該是“貢獻”。

考察領導是否清楚如下四件事

卓有成效的領導者,發現他們都清楚四件事。

“領導者”唯一的定義是擁有追隨的屬下,若沒有追隨者,他們都不能成為領導者。這些領導者中,有些是思想家,有些是先知。所謂的“思想家”,指的是他們有一套明確、簡單、清晰、具體並且可操作的經營理論,而“先知”是指他們既能洞察先機,掌握人口統計學與人口結構的變化,採取行動,又能做出有效的重大決策影響組織。

真正的“領導者”應該是引導屬下做正確的事,因為領導才華是以領導者做事的成果來判定的。受歡迎、受愛戴、受仰慕甚至是受崇拜都不算是具有領導才能。

言行一致,樹立典範。信任領導者,未必就是喜歡他,也未必認同他所做的任何一件事,追隨者的信任,是基於確信領導者能說到做到,也就是相信他具備“言行一致”的美德。領導者的行為必須和他所堅持的信念相符,不能相互矛盾,他的行為更不能背離了他的信念。卓有成效的領導者並不是基於個人的聰明才智(當然聰明才智也很重要),而是能保持前後一貫的作風。

領導就是責任。領導並不是指階級、頭銜、特權或金錢。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須為最終的結果負起責任,無論好的結果或不好的結果,他都必須面對,並且全權負責。因此,他渴望有強而有力的團隊,他自律甚嚴,並且要求屬下百分百地付出和貢獻,所以他不會擔心屬下的能力比自己強。但當屬下不努力時,領導者也會不假辭色地給予提醒。領導者更會把他們的成功視為自己的成功,而不是看成對自己的威脅。

領導是一項工作,領導者必須承擔責任,並協助屬下做正確的事,以言行一致、樹立典範為要求,做出重大的貢獻,才能贏得部下的追隨,實現組織的使命與願景,真正成為一位思想家或先知。

卓有成效的領導具有七大特質

知道什麼事是必須要做的,而不是想要做的。成熟的領導者由於心胸開闊,願意接納別人的意見,因此,他會兼聽專家反對的建議,而不會偏信自己喜愛的說辭。甚至,他會選擇對社會有益,對企業有利,但對自己而言,壓力更大的工作去做,因為這就是他必須要做的事。

知道我應該做什麼,才能讓工作變得更出色。優秀的領導者常自問,我能做什麼?而不是,我喜歡做什麼?往往喜歡做,有興趣做的事大都不是自己的長處,更不是能有所貢獻的事,這樣,就容易一事無成,毫無成效可言。身為頂尖的領導者,要能發揮自己所長,讓別人來補充自己所短,才能讓工作變得更出色。因為頂尖的領導者會認清現實,認識自己,他清楚地知道,要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依賴團隊的合作,絕對不能單打獨鬥。組織的目的,在於使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來。

知道企業的使命和目標是什麼。任何組織都有其成立的宗旨和目的,企業的宗旨反映了企業對社會與人類的正面價值的追求。找尋企業的使命和定位,再由市場和顧客給企業下定義,弄清楚顧客是誰,顧客應該是誰,並將此轉換成企業的具體目標。當然,企業的使命是持久的,而目標是暫時的,為了實現企業的使命,必須具有策略的思維與方針,才能將目標落實,最終才能實現企業的使命。卓越的領導者深知,企業若要完成使命,必須依賴自身的核心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若想成為卓越的領導者,要懂得善用集體的智慧和創新,這樣,才有可能在經濟不景氣或經濟衰退時,使自己的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對人的多樣化要有絕對的包容性。企業是集合不同個性、屬性及各類專才的組織,為了實現企業的使命和目標,這是必要的做法。企業不是要找同樣類型的員工來工作,更何況,這樣的員工也是找不到的,企業的領導也不要刻意尋找與自己類似的人,因為有效的領導者對員工的多樣化都有絕對的包容性,他們要做,並且能夠做的是,發揮他們的長處,從而讓他們對企業做出貢獻,滿足外界客戶的需要。這是領導者之所以存在的唯一理由,而不是讓企業成為“改造員工個性的工廠”。但當涉及個人的行為表現、價值標準及品行操守時,有效的領導者則完全不能容忍所謂的“多樣化”。

不擔心員工的能力比自己強。劉邦之所以是劉邦,是因為他懂得知人善任,用人長才。雖然張良擁有超人的策略思維與規劃才能,蕭何具有財務的專精和安撫民心的專長,還有識才的本領,但是,劉邦還是找來了韓信。對於這些人才,劉邦不但不妒忌,反而讓他們組成了高績效的團隊,建立了強大的國家。無獨有偶,這句話也驗證了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墓誌銘上的那句話:一位知道選用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來為他工作的人安息於此。卓有成效的領導者也都是如此。

每天“對鏡檢測”,自我覺察。卓有成效的領導者通常會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通過自我檢測,他們能自我鞏固,並且抵禦身為領導者面臨的外在誘惑。他們也會自問:我是否只是做一些討人喜歡的事,而不是對的事,同時,也疏忽了更根本而長期的事。

真正的領導者並不是傳教士,而是篤實的實踐者。領導者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者,不是因為他們說了什麼,而是要看他們做了什麼。光說不練的領導者是無法獲得屬下的信任的。只有通過有效的行動,才能經得起事實的檢驗。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