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自己年輕那個時代吃不飽、穿不暖,但那時河裡到處都是魚,地里也有野鴨野兔,爲什麼不抓來充飢?

江雲視野

沒想到太平日子過了二三十年就能看到這種提問,現在完全相信史書上記載的“何不食肉糜”絕對真實沒摻半點水分。原來現在的年輕人的生活已經安逸到如此不知人間疾苦可以比肩帝王。

我本人雖然沒有經歷三年自然災害的大饑荒時代,可小時候家裡也青黃不接。我家還算好些可以勉強自給自足,主食基本是大米,可同班同校不少家庭是要摻著玉米、小麥這些雜糧度日的。當然小時候的我也有過題目中類似的疑問。去同學家玩吃飯的時候吃到的是玉米做的飯,回家問過我爸“為什麼有人家不用米做飯”。可當時我只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題主能上網提問應該不會是一年紀小朋友了吧。

我父母那一代就是題主問題描述中,不知捕食野生動物解決溫飽的人。別說野生動物,能吃不能吃的野菜都快被飢餓的人們挖光。帶刺的茄子葉都切碎摻到飯裡充數,把蠟加熱當油用。我父親差點就死在大災荒的時候。

生物繁衍需要時間休養生息,所以漁民有禁漁期,獵戶不會打帶惠子的雌性動物,養蜂人不會割走全部蜂蜜,這樣物種才能越來越興旺達到題目所說的河裡都是魚,天上都是鳥。可那是建立在有其他替代食物的情況下,連續的饑荒哪還有人能遵守這些規則,飢不擇食知道不?歷史上不還有易子而食的慘劇。題主如果穿越回到這樣的時代,你應該當面質問一下這些人“虎毒不食子”,為何不去吃河裡到處都是的魚?


風雪無邊雨

聽老人講他們那時忍飢挨餓,那時河裡到處都是魚,地裡也有野鴨野兔,為什麼不抓來充飢?

你說的河裡到處是魚,是的。我小時候經常幾個小朋友一起出去釣魚,一天下來也釣不了幾條。有一次暑假,我們兩個小孩拿著水桶鐵鍬等去幹塘,一個水齊人深的很小的野三角塘,我倆從上午一直幹到下午太陽快下山,筋疲力盡一人弄了一桶魚回家。

那個時候沒有分田到戶,大人們的所有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都屬於公家,大人是沒時間出去打魚摸蝦的。如果遇到雨天不出工也會冒雨出去網魚,記得有次下大雨,父親一個人穿蓑衣戴斗篷,扛著扳罾在一條流水河裡扳了一二十斤魚回家。

要知道在集體經濟的時候,農村裡除了流水港和小野溝之外,大一點的水塘都是集體財產。隊裡的水塘裡是禁止捕魚的,平常小孩子用自制的釣魚杆釣野魚可以。到了年底每個小隊都要乾魚塘,幹到的魚再按每家的總工分一分,一般也就分個十幾二十斤,過個年而已。

七幾年有幾個冬天都是下很大很大的雪,我家裡有一隻大黃狗,只要隊裡不出工,父親就帶著大黃狗出去捕兔子。那個時候雖然野兔多,但也不是你隨便能捕得到的,野兔跑起來很快,父親在大黃狗的幫助下,每年冬天都能捕到五六隻兔子,全家六口人一年下來,有那麼幾天打打牙祭。

野鴨雖然我們小時候也見到過,因為是能在天上飛的,除了村裡民兵連長家有銃槍打過之外,其他人想抓也抓不到。所以我小時候我從沒有吃過野鴨。我們小時候倒是用自制的彈弓偷偷打過幾次鳥吃,大人沒有見過打鳥的,因為沒有槍也沒有時間,好象鳥是受集體保護的不允許打。

所以說,根據我兒時的經歷可以告訴你,以前的農村魚蝦、野兔也並不是那麼好抓。能抓到且允許抓也是有次數的,做個菜下下飯還是可以的,怎麼能有多到當飯吃的時候呢?你那幼稚的想法讓我想到了這樣一個歷史典故:

晉惠帝執政時期,有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觀音土,許多人因此活活餓死。晉惠帝知道後大為不解地對大臣們說:“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意思是說,老百姓沒有飯吃,為什麼不吃肉呢?

你們這些生活在現代化城市裡的人,就像是過去的晉惠帝一樣啊!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怎麼能知道過去農村裡的老百姓所吃的苦呢?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西晉的時候鬧饑荒,許多百姓沒有糧食吃,當時的晉惠帝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老百姓餓肚子沒飯吃,為什麼不喝肉湯呢)”。同樣的,老人們年輕時靠捕魚、抓野兔充飢也不現實——我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不知道那時候的人們有多窮!

1. 那時候的中國,比非洲都窮!

別看現在大家的日子都過得不錯,在改革開放前(也就是老人們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水平還不如非洲。 即使到了1978年,按照當時的市場匯率計算,

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有155美元,不到當時最窮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平均數的三分之一,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當中排名倒數第三!

2. 糧食產量低,80%的人處於半飢餓狀態!

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建立,農業發展水平極為低下,有80%的人口長期處於飢餓半飢餓狀態。在1949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只有1.132億噸,每公頃糧食產量只有1035公斤,人均糧食佔有量僅為210公斤。那時候,“人口多、耕地少、糧食不夠”的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們,直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問世才得到解決。

3. 當時捕魚技術過於落後!

別看現在中國的漁船浩浩蕩蕩、滿世界捕魚,那個時候中國對漁業資源的利用非常有限。那時候的漁民沒有現代化的漁船,大多數都是小舢舨在家門口捕魚為生,,那種小舢舨長約5米,寬約1米,沒有風帆和桅杆,也沒有密封裝置。這樣的小舢舨,經不起大的風浪,只能在蝦峙島岸邊捕點烏賊魚、鰳魚、海蝦,一家人只能靠這個勉強餬口。

4. 就算全國人民都抓魚,也根本不夠吃!

當然了,即使捕魚技術不發達,一條小舢舨也能勉強養活一個家庭,畢竟海邊的漁民世世代代就靠這個生活。但是,你讓身處內陸的幾億中國老百姓怎麼辦,畢竟河裡的漁業資源量跟海里差得遠呢(捕捉野兔、野鴨、野豬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而且,如果真的能讓全國人民都吃魚(野兔、野鴨),我國的漁業資源也根本不夠。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過年才能吃到的魚肉成了日常菜,我國對漁業資源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這樣的後果就是“竭澤而漁”。

目前,中國近海無魚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早在2003年,中國海洋大學的一位教授就表示,在漁民的“毀滅性捕撈”下,中國近海90%以上的水域基本上已變成“海洋荒漠”!

“民以食為天”,無論是過去還是如今,要想讓老百姓吃飽肚子,最關鍵的還是要搞好糧食生產這件大事!

4月1號起支付寶微信掃碼限額500元/日夠用嗎?清華理科狀元畢業後當保安,他如今後悔了嗎?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讀!

金十數據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真是溝起了我對小時候的回憶!

的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前,在我的家鄉——江西省贛南地區,那時候的大河小溪、稻田水塘裡,水體處處清澈見底,大魚小蝦隨處可見,可以說,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而在村邊的菜地裡、水塘上和山上的樹木叢林裡,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野鴨野兔、野豬等。由於哪個時候的生態植被茂密,甚至許多都是原始森林,所以,看見很大的蛇、很大的甲魚、很大的穿山甲,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在我們老家,那個時候由於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平時吃肉最主要的是自家養的豬肉,每家每戶會養1至2頭豬,到過年時就把豬殺了,當作過年的美味佳餚。由於家家戶戶養的豬都很肥壯,體重通常能達到一二百斤甚至還多,所以,自家留下三五十斤後,多餘的都會賣給鄰居或拿到集市上去賣。

所以,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全年日子過下來,如果家庭比較困難,要想吃上肉、吃上葷腥食物確實是比較難的。於是人們就會去野外抓魚打野獸,用來豐富家裡的食物。但是,由於哪個時候是集體所有制,田地和山都是集體的,18歲以上的成年人都是由生產隊來統一分工幹活,常常都是起早貪黑地在田地裡幹活,或到山上去為茶油樹等集體林木修枝整地,因此,幾乎難以有空閒時間去河裡抓魚抓蝦,以及到山上去打野獸,這樣就常常只能是在上小學和初中的少年,利用放學後和星期天的時間去抓魚撈蝦了。

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最喜歡到小溪裡抓魚的。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我同2個發小同學到一條小溪的一個潭裡去抓魚,由於是前幾天剛剛下過大雨,魚都從大河裡逆水而上地來到了這個潭裡面,當我們用2個多小時把潭裡的水用臉盆盛了接近80%時,裡面的魚就活崩亂跳地到處亂竄,只見大魚小魚很多很多,把我們高興壞了,尤其是那抓魚的樂趣真是比吃魚都有味道。那一次,我們就抓了50多斤,每人分了將近20斤。拿回家中後,母親直誇兒子抓魚真有一套。

還有一次,我放學後去放牛,在一條水質清澈見底的小溪裡看見一隻挺大的野生甲魚,由於自己小,開始還不敢去抓,於是我就把牛拴在旁邊的1棵樹上後,壯著膽子下到小溪裡去抓到了這隻甲魚。拿回家中用手稱一稱,足足有3斤6兩。當母親把甲魚做熟端上餐桌上,那鮮美的味道真是醉人的感覺,可以說,至今都還不會忘記。

當然,小時候還要很多很多抓魚捕魚的故事,真的都很有趣、很難忘。由於篇幅太長,就不在說了。謝謝網友們分享自己小時候的樂趣故事。


潤友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十分感謝。好在我的年齡也算經歷過飢餓。那個年代,農民是需要集體上班的,我們隊的隊長是個光棍漢,不知道為什麼讓一個光棍漢當隊長?上班就是早晨敲他家門口的杆子上的破鍾,上班是必須的,否則將會餓的更狠,分不到糧食的,晚上也要上工,不知道要幹什麼。我因為年齡小,就是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晚上捉迷藏到半夜。那個時間河裡有魚,坑裡也有魚。父母是很防範我去河裡和坑裡游泳的,因為每年都有人被淹死。但是平時是很難抓到魚的,父母沒有人會撒漁網,家裡也沒有這些漁具,連抓魚的舀子也沒有。秋天因為坑裡水少了,魚會反坑,街坊鄰居都去抓魚,我也拿個竹籃子去抓魚,也就是可以抓到幾條小魚。家裡幾乎沒有油,炸魚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一年一家可能分幾斤油吧,我家就一個小罐子油,應該不超過五斤,一年也就過了。很少吃過炒菜,有親戚來了才會炒一點讓親戚吃。鹽也是定量供應的,想不起來一年給多少鹽了,照明用煤油是定量的,又一年好像是一斤二兩,這個記不準確了,反正是拿玻璃瓶子裝的。那個時間,瓶子都是好東西,特別是輸液瓶,是玻璃的,裝熱水不會炸,所以就叫暖水瓶,晚上暖被窩用。家裡就一個大鐵鍋,有風匣的,還有灶臺。當時用洋火(火柴)點引火的麥秸,運氣好時可以一次點燃,這要火柴好,麥秸幹並且軟,點火也是一個技術活。一次點火,好多人就會被蹂躪的生不如死,滿臉黑灰。柴火,可以用豆秸,也有用玉米杆,最多還是拾的幹樹枝,這些當年都是寶貝,都是必須品。一年魚就翻這一次塘,家裡沒有漁網和釣魚竿,更沒有船。更重要的是,家裡一直沒有油和鹽,更別說調料,沒有這些,魚腥味是難以跨越的障礙,從小就沒有吃過好吃的魚,更別說大魚。徒手捉魚,朋友們可以餓兩天後去試試,應該抓不到吧。


大愛無疆

聽老人講他們那時忍飢挨餓,那時河裡到處是魚,地裡也有野鴨野兔,為什麼不抓來充飢?

總聽到家裡的老人總會說他們那時候生活苦,吃糠咽菜,在生活最難的時候,甚至連樹皮都吃。我想說的是如果地裡有很多的野鴨、野兔,肯定會有人吃的,不可能說人們餓到樹皮都吃了,卻不懂得吃肉,我想一個人還沒愚蠢到那種地步。下面我根據我們家裡老人的說法,談一下我的理解:

第一當時的技術條件有限,不能對一些野生動物進行抓捕。當時人們的生產技術水平比較低,而像抓捕野兔、野鴨這一種生物需要花費比較大的力氣,數量也不是很多,我們是在黃土高原上,很少有河流,有一個大壩,裡面的魚也是近幾年才有的,以前是沒有魚的。

第二公社集體化生活,對於人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引導管理。當時村裡有專門住在村裡的工作組,人們吃飯也是大鍋飯,集體化生產,自己家裡也沒有做飯的工具。總不可能拿著生肉去食用吧。


第三生活條件不好,烹飪條件不好。當時農村地區經濟條件差,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都不好,缺衣少食的,缺少製作菜餚需要的原料工具。這樣的話,即使有肉,做出來的食物也很難食用。


老胡侃三農

你聽過一個詞叫“挖河工”嗎?也就是農村的勞動力要去免費的挖河,為什麼要挖河呢?因為水多了要排水,水少了要從水庫調水。

現在一定是擁有的土地越多越好,但在50-60年代的蘇北農村,很多人直接把土地扔了,不種了,因為那時真是靠天吃飯,莊稼不是被水淹,就是被旱死,撒的種子全部都白撒了,所以連飯都吃不飽,就像題主說的忍飢挨餓。

為什麼靠天吃飯,因為那時的農民竟然想不到莊稼被淹了要挖水渠排水,乾旱了想不到要修水庫儲水,當時我聽到了是震驚的!水多了,修水渠把水排出去,然後挖水庫把水存起來,多麼簡單的道理,那時的蘇北農民竟然想不到或者沒有做到,而是守著大片的平原、肥沃的土地捱餓!

於是新中國成立後,開始組織大量的人力挖河工,修水庫,比如江蘇山東邊界的石樑河水庫,好像是江蘇最大的水庫,還有蘇北灌溉總渠等。

挖河工現在成了歷史名詞,但歷史上曾經轟轟烈烈,蘇北現在到處都有排水渠,河流貫通,可能還得感謝新中國,普及了教育,開發了民智,那時的人民,真的是比較“笨”,守著土地捱餓,守著土地都能捱餓,更別提什麼抓魚打野鴨等難度更高的活了。

而且學過生物的都知道,為什麼有錢才能多吃肉?因為動物吃糧食會消耗掉一部分能量,人再吃動物的肉獲得的能量比人直接吃糧食獲得的能量要少,所以窮人才少吃肉多吃糧食,吃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在糧食都不能滿足人的能量供給情況下,吃自然界的魚鴨更不能做到了。


上丞工作室


在農村,老一輩人經歷過特殊時期,聽家族裡的長輩講過,那時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經常喝稀飯,難吃上大碗的白米飯,每天基本上要加上很多的紅薯或其他野菜,餓肚子是常有的事,平時吃菜也沒什麼油,肉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一點。

可能現在很多人想不通,那時農村的自然環境好,河裡的魚蝦也很多,野雞野兔之類的也不少,可為什麼不抓這些來充飢呢?個人認為也許是這幾方面的因素。



一、沒有時間去逮捕

河裡雖然魚蝦比較多,但那些都是活動的,而且有些是藏在水深的地方,想抓魚蝦得費不少時間。而那時按勞動力記工分,憑工分掙糧票,年輕力壯的勞動力工分高,女的工分少,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天下來累的不行,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抓魚逮兔。

二、逮捕方式比較傳統,不是那麼好抓的

記得我們小時候到河裡抓魚蝦,一般選擇夏天大太陽的時候出門,太陽越大天越熱,河蝦就往水淺的地方來了,都是用手去抓,運氣好點抓的多,運氣不好抓不到多少。想抓野兔就更難了,不借助其他工具基本上抓不到,而那時沒有現在這麼多花樣,只有鋤頭、鐮刀、木棍等,真是守株待兔才有可能逮到。



三、不敢亂吃野味

現在的吃貨啥都吃,還喜歡嘗試一些之前沒吃過的,在老一輩人眼裡,那是不敢想象的,沒辦法接受,同樣是河裡抓的魚,有些魚某些部位是不能吃的,吃了容易出問題,所以不熟悉的沒吃過的不敢吃。野兔野鴨之類的更是不敢亂吃,即使現在,也有不少人不吃野兔野鴨的。

四、資源有限不是長久之計

大自然贈予的資源不能源源不斷的,是有數量限制的,逮捕一隻少一隻,而且這些魚蝦兔子不是天天可以見到的,比如大冬天怎麼去河裡抓魚蝦,自己本身凍的受不了,魚蝦也往深水區遊。夏天兔子地裡也難見到,樹林裡的食物夠它吃的,沒必要冒著危險到地裡偷吃農作物,而且那時人們很勤勞,三天兩頭的到田地裡活動,兔子也不敢來冒犯。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經歷,那時雖然很貧苦,但那時農民過的比現在充實,對生活的滿足感比現在強很多,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是改善了不少,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是飄渺的,更難體會粒粒皆辛苦時的場面。


微塵微視界

聽老人講他們那時忍飢挨餓,那時河裡到處都是魚,地裡也有野鴨野兔,為什麼不抓來充飢?題主的問題基本不存在,我瞭解的情況跟題主說的不一樣。怎麼會呢?人在飢餓時,是會想盡一切的方法,來填飽自己肚子的。

我是六三年出生的人,與那個年代比較接近。把我瞭解的情況跟大家說一說,要想把當時的情況說清楚,就要把那一段的歷史,簡要的說一說。

新中國解放以前,我們中國經歷了八年抗戰,三年的解放戰爭,迎來了新中國的到來。此時的中國,可以說是千瘡百孔,百業待興。人們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中。

我們的農村,由合作社,高級社到人們公社,完成了由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造。我們的工業,由私營,公私合營到國有的轉變。期間,我們打了一場抗美援朝的戰爭。

那是個火紅的年代,人們為了建設社會主義,不怕苦,不怕累,鬥志昂揚。我國各行各業取得了喜人的成就。我們的農業,連續幾年大豐收。我們的工業,在蘇聯的幫助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打贏了抗美援朝的戰爭。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我們的農業,在連續幾年的大豐收後。迎來了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自然災害。連續三年,全國大面積的發生洪澇災害,農業欠收。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我國和蘇聯的關係,出現了裂痕。蘇聯撤走了專家,許多項目陷入了停頓。最重要的是,蘇聯要我們還款。蘇聯的這一做法,無疑是需上加霜。

我想,題主所說的,吃不飽,穿不暖,就是指的那幾年吧。當時,確實是比較困難,出現了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人們為了一口吃的,想盡了一切辦法。許多人家吃糠咽菜,挖野菜,摘樹葉,剝樹皮。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我就吃過糠,野菜,樹葉和樹皮。真的是難以下嚥,為了填飽肚子,也只能吃。

那麼,為什麼,不去河裡抓魚,不抓野鴨,野兔呢?這些都是美味啊?連糠,野菜,樹葉,樹皮都吃。難道不吃肉嗎?這顯然,不合情理。要想吃到它們是需要時間和技術的,它們不好抓。當然,在哪個年代,還是有人能夠吃到的。只不過,能夠吃到的人比較少而已。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管是野菜,樹葉,樹皮,還是魚。不是,隨便採和抓的。因為,當時很多都是國家的,集體的。


冉兄說事

對於這個問題,曾經聽我奶奶講過,雖不能完全陳述,但結合後來對這段時期的相關查閱瞭解,相信也能講出一二:


♬ ☞看題主描述老人所講,所處的年代應該是人民公社建立之期,那時候的確是水裡魚多和山上鳥多,但那時候實行的是公社大食堂,所有社員都必須到公社大食堂去吃飯的,是不允許農民自己開灶升火做飯的☞ ☞據我奶奶講,那時候全體人員聽公社統一分配管理,敲鐘出工,聽鍾收工吃飯,剛開始去大食堂都很高興,家家砸了自己的鍋,在大食堂吃飯,每天管飽


♬ ☞可到後來就不行了,因為幹活很多人出工不出力,集體糧倉糧食很快入不敷出,便實行了計劃經濟,每天定量分配,這樣一來,大家因為每天吃不飽,幹活積極性不高,糧食產量更是下滑,餓肚子的時候正式來到…


☞ 因為餓,沒辦法就有人想到了摸魚,抓魚吃,結果就是會被樹典型,挨批評的,所以在那個時候,是以主抓集體生產為主,任何單獨個人的行為,都是群眾所不恥的

☞到60年的時候,公社食堂不見了,實行了按勞分配,掙工分,分糧食,才得以好轉,但那段日子依然很苦,總算是熬過來了,奶奶舒了一口氣說到!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您看到聽到我們的父輩,爺爺奶奶因為沒關燈而嘮叨,因為剩飯剩菜被倒而不捨,因為省吃儉用而過得粗糙…… 這時請您別埋怨,畢竟他們經歷過苦難,知道真正的憶苦思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