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風口落幕,共享按摩椅可能還有戲

共享單車風口落幕,共享按摩椅可能還有戲

文/王新喜

曾經被資本瘋狂追逐的風口——共享單車行業在今年的日子都不好過,而整個共享單車行業也進入了低潮,美團收購摩拜;而在今年創始人戴威將其資產共享單車作為質押物,換取阿里巴巴共計17.7億元融資之後,目前ofo賣身傳言也在不斷傳出。

日前有非ofo股東的投資人發朋友圈稱,ofo已經確認賣給滴滴,金額不詳,官方消息會在七月才有,戴威出局。不過據相關媒體向ofo一名聯合創始人求證此消息,該消息被否認。

在今天,我們從直覺上可以感受到,共享單車正在變得冷清,共享單車供應鏈欠款、用戶押金擠兌、資金鍊危機等諸多壞消息接踵而至,風口正在落幕。

共享單車風口落幕,共享按摩椅可能還有戲

共享經濟的流行,網約車之後,就是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領域,但隨著共享單車迎來至暗時刻,共享經濟到底還有沒有戲?

從今天來看,共享單車、共享健身倉、共享充電寶、共享衣櫥等共享經濟領域基本都是不溫不火,或者說,活的相對艱難。而有心的人其實可以發現,共享按摩椅卻可能是共享經濟領域中悶聲發大財或者說活的相對較好的一個共享領域。

如今在機場、購物中心、廣場、酒店、影院以及各種娛樂餐飲等場所,共享按摩椅隨處可見,一直在低調鋪量增長。但是共享按摩椅這個項目一直都被資本、媒體與業界忽視了。

共享經濟是未來的趨勢沒錯,但過去我們判斷一種共享物品是否存活的一大前提是這種共享的物品是否契合人性剛需,但是並非是只有剛需性的共享物品才能存活,殺時間的產品也可以。

但是為何說共享按摩椅會比其他的共享物品都更有前途呢?

首先是它在線下的場景非常好的契合了產品屬性。

在商場或者購物中心,人流量大,使用共享按摩椅是一種偶發性需求,但這種偶發性需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一個相對較好較舒適的殺時間的方式。

共享單車風口落幕,共享按摩椅可能還有戲

其次是場景佈局完整契合消磨時間的需求。其實人們出門在外吃完、逛街、看電影、搭飛機等,有很多碎片化時間是處於無聊消磨的狀態,而在這種狀態下,人們希望能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舒適放鬆的空間與地方來打發這些時間。

逛街累了或者等餐、等人、等著看電影、等飛機等諸多碎片化時間段,共享按摩椅8~15分鐘的體驗幾乎就是為這些碎片化時間的消磨與需求而生。

其次是共享按摩椅體驗門檻低、心理顧慮小、人人皆可以使用,復購率高。相對於共享充電寶、單車、健身倉、或者衣服、鞋子、包包等這種共享物品而言,筆者認為共享按摩椅的使用與體驗門檻是最低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使用共享單車的前提是你會騎單車而且比較享受騎車;一個人在健身倉揮汗如雨有些人也頗為顧慮路人異樣的眼光,或者說對於跑步機體驗與操作不適應,對於更多的國人來說,戶外跑是一種更常見與更習慣的運動方式。

衣服鞋子、包包這些相對隱私與私人物品的共享人們自然也有各種心理上的顧慮與潔癖而不願意去體驗。但按摩椅不會,你直接躺上去掃碼即可。而且一旦你下次來到同一個購物廣場,基於同樣的場景需求,你會繼續體驗。

也就是說,許多共享物品是對應著特定人的需求,但共享按摩椅是對應所有人的需求。

最後是,共享按摩椅帶來了舒適與放鬆以及快樂,形成一種強化記憶,當一種共享物品能帶給你舒適與快樂,它會刺激你重複體驗。

其四,共享按摩椅場景佈局空間與場景也更多元化,它不僅依靠著大型購物廣場、商場出現,還能依靠電影院,KTV,機場、高鐵站、地鐵站等等場景出現,總的來說,它出現的場景,基本是哪種大型的線下流量入口,人流量大,匹配率高,空置率低、作為一種分時租賃產品,它在單位時間內的使用率相對而言更高。

按摩椅的單價高,買個按摩椅相對比較昂貴,而且非常佔用家居空間,因此,購買按摩椅不會是大部分消費者的剛需,而體驗按摩則是剛需。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幾乎天生就適合共享。

另一方面是,共享按摩椅比共享KTV佔用空間更小,意味著投放的數量與場景更多,能夠形成規模效應,甚至能放到酒店房間內、電影放映廳內,而當前來看,共享KTV當前只能投放在公共場所。

從體驗場景來看,與共享按摩椅有競爭關係的是共享KTV和娃娃機,但是後兩者卻很難競爭的過按摩椅。因為,共享KTV、娃娃機更多是針對特定人群的消費。比如愛唱歌的人,愛抓娃娃的用戶。

對於共享KTV會有新鮮感的瓶頸,比如說許多用戶在迷你KTV唱歌由於更多是自娛自樂,長期缺乏觀眾或者曲目有限、價格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容易陷入興趣滑坡,久而久之,人們最終會發現,唱歌也是需要有人欣賞,也是需要聽眾的。

在這個時候,共享按摩椅的優勢就出來了,它將市場上昂貴的按摩椅和閒置資源有效整合起來,稀缺性與剛需性結合,恰恰契合了共享經濟的本質,優勢還在於可以讓人舒舒服服放鬆享受來打發碎片化時間,顯然,它會是普通用戶在一個更長的時間段內頻次更高的選擇。

有人算過一筆賬,享受一次人工按摩需要 200 元左右,在共享按摩椅上按摩 20 分鐘只需 15 元左右。但是人工按摩是先有需求再找店,消費決策鏈條過長,而共享按摩椅,以一個便宜的價格快速匹配到人們線下的偶發性按摩休閒的需求。

共享按摩椅行業背後在資金、技術研發、渠道等層面具備更高的門檻,一般玩家進不來,這就杜絕了類似共享單車等玩家眾多導致的資本戰、價格戰、營銷戰等市場混亂的現象發生,確保相對穩定的盈利與緩慢推進佈局的環境

,而先發的玩家在規模性佔領線下渠道與場景之後,就可以構建較高的渠道市場壁壘,形成規模效應。

另一方面,它可以通過加盟的模式來推進鋪設的速度與進度。

有數據顯示,目前按摩椅在日本的普及率達到 20%,國內則不到 1%,而按照當前亞健康或者對按摩有需求的都市人群來計算,按摩椅的鋪設還在很大的增長潛力。

根據美團大眾點評研究院去年發佈的《中國健康養生大數據報告》,中國健康養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費超過1000元用於健康養生。這一數據還在增長。

目前共享按摩椅使用 5 次以內的用戶佔比在 71%以上,總體來說,單臺共享按摩椅的消費頻次還並不高,以及需要解決眾多消費者佔位不按摩的問題。如何更精準人流與優化場景,基於場景的需求契合度與人流旺盛度,來鋪設按摩椅設備,提高消費頻次,是需要商家解決的難題。

總的來說,隨著結合線上線下碎片化消費細分市場的流行,迷你KTV、抓娃娃機、共享按摩椅等一系列“小消費”產業是共享經濟目前還在持續流行的市場領域,但在這些小消費項目中,按摩椅是比迷你KTV與抓娃娃機更契合消費升級需求以及也是頻次更高、偶發性需求更強的選擇。

隨著單車等項目逐步走向冷門,未來能撐起共享經濟旗幟的項目已經不多了,如果說有,共享按摩椅可能是當前最有戲的那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