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現今,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智能手機在阿拉善盟已經高度普及。與其說手機是當下人們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不如說手機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藉助手機,我們可以更加快速地獲取信息、更加便捷地安排出行,電子支付更是讓錢包成了可有可無的“裝飾品”。不經意間,智能手機已經取代了人們生活中的很多常用設備,並逐步改變了阿拉善人的生活方式。

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手機支付無處不在

如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阿拉善盟不少居民都加入了手機支付隊伍,錢包已經被“束之高閣”。“吃飯、買東西、生活繳費等等,只要有二維碼就能掃一掃支付,我都很久沒有裝錢包了。”林楠說,別看錢包裡的錢一分不少,手機裡的錢可是花得很快。

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電商、外賣平臺 方便百姓生活

天氣不好不願出門、加班沒空做飯、“懶病”犯了嘴還饞……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辦?好解決!只要你拿起手機,點開各個外賣軟件,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不到一會兒就能送到你的面前,既省時又省力,這個品嚐美食的方法也成了我盟年輕人的最優選擇。

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黃璐夫婦結婚時間不長,在家做飯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幾乎全靠點外賣。“一是因為工作比較忙,自己做飯的話費時間,二是出去吃要找停車位,比較麻煩。”黃璐說,現在她幾乎嚐遍了巴彥浩特所有的外賣,味道好的餐廳已經被她收藏在手機裡。“別說美食了,就連零食也是從手機上選好,由外賣員送來。”黃璐說。

吃、穿、住、行,不論哪一項,現在幾乎都離不開手機,可以說,手機已經成為了生活必需品。

手機理財 觸手可及

“以前需要專門騰出時間在電腦前炒股,現在工作間隙就能在手機上了解股票市場行情。”33歲的巴彥浩特居民崔浩說,他2008年入市,後來因為工作繁忙就放棄了炒股,現在憑著便捷的手機軟件,他又加入了炒股大軍。“閒了就看看股票行情,既不影響工作還比較放心。”他說。

不僅風險較高的股票受歡迎,風險很低的餘額寶也成為居民投資的目標。“我把父母給我的生活費存進了‘餘額寶’,至今已有200多元的收益。”大學生陳莉說,雖然利息不多,但總比把錢亂花了強,她還將“餘額寶”推薦給了父母,現在全家人都在利用它掙錢。

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時刻警惕快捷方便背後的安全隱患

在“手機錢包”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時,手機詐騙也相應而生。

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大學生張彤彤愛購物,尤其是網購,幾天不買就“心裡癢癢”。進入大學後,父母給的生活費比較多,因此網購金額越來越大,但再多的生活費也經不起她如此揮霍,常常月中就捉襟見肘。這時,她想到了手機借貸,覺得憑著自己的省錢方式應該能還上,但沒想到短短几個月,她的欠款就已累計兩萬元,不得不將此情況告知父母,父母只能替她還上了這筆錢。

吳雨欣經營著一家小超市,最近她發現營業額和出貨量經常對不上。她調取超市裡的監控發現,有幾筆買賣,顧客掃了二維碼,自己卻沒有收到錢款。 “雖然每次錢數不多,但是對開超市的我來說,損失還是挺多的。”吳雨欣說。

“我在一個手機APP理財上投資了近20萬元,現在登錄不進去,真是急死我了。”巴彥浩特居民趙先生說,去年國慶節時,他經熟人介紹下載了某個手機理財APP,因為拿不準能不能掙錢,他就嘗試投資了1000元。到期以後,他收到了150元利息。之後,他瞞著家人往裡面投了更多的錢。沒想到這幾天,曾經一點就開的頁面顯示系統正在進行升級維護,撥打客服電話也沒人接,從網上查才發現該軟件公司的老闆已經卷錢跑了,拿不回錢的他只能向公安部門報警。

阿拉善人“掌上生活”面面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