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農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取得初步成效

2016年,原農業部等多部門共同印發了《“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提出,要依託“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促進農業生產管理更加精準高效等。

屈冬玉在當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說,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不斷深化,中國農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例如,2017年官方啟動實施了數字農業建設試點,2018年中國首顆農業高分觀測衛星實現成功發射。

與此同時,在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相關新業態正蓬勃興起。目前,中國已在14個省區市開展農業電子商務試點,在428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電商精準扶貧試點。截至去年底,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5萬億元人民幣,農村網店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信息進村用戶工程實施範圍擴大,農村信息綜合服務能力也不斷提升。據介紹,目前中國已有20.4萬個村建立了益農信息社,旨在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等服務,打通城鄉數字鴻溝。官方預計,未來兩三年80%以上的行政村都將建立益農信息社。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互聯網+農業’支撐條件明顯改善。”屈冬玉表示,有關部門正深化實施“寬帶鄉村”工程,持續推進農村地區電信普遍服務,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條件已明顯改善,2017年底中國行政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6%。

屈冬玉透露,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還將組織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村向深度發展,擴大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規模、範圍和內容等,進一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