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款產品一個月1000萬買量成本!小遊戲進入重度化

文|遊戲陀螺 貓與海

導語:

百萬DAU小遊戲,廣告月流水可達百萬。但小團隊的小遊戲之路依然艱難。

廣告實際已經開放,60%以上小遊戲已經接入,標準:DAU達1萬

另外,他指出,對遊戲開放廣告功能的門檻其實越來越接納更多遊戲——“剛開始是5萬DAU,現在降到1萬,可能過一段時間是5千也說不定。”

據他所瞭解到的情況,目前上傳的小遊戲已經有幾千款,60%以上的已經開通了廣告,達幾百款,“其中也包括了不少一波流的產品,反正只要達標就能開通。”

“其實廣告系統早就做好了。只是騰訊的風格都是趨於穩健保守,還未公開宣傳。”

百萬DAU小遊戲,廣告月流水可達百萬

但他同時指出,如果未能獲得騰訊的推薦,其實流量的獲取非常艱難。“現在看起來小廠樂呵呵,只是因為大廠還沒進來。”

而據瞭解,小遊戲的買量也已經開放,並且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

小遊戲已經正在進入重度化——“輕度遊戲不賺錢,已經沒有必要去做輕度遊戲”

與此同時,小遊戲已經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B同時指出:小遊戲已經正在進入重度化的時期。

遊戲陀螺瞭解到,宮鬥類小遊戲《皇上吉祥》最近就在瘋狂買量,而有更多的重度小遊戲已經陸續上線,以及在準備上線的路上。業內人士H指出,廣州的買量大軍即將要入駐,他們就等著開廣告,以及蘋果付費,“據我瞭解,《大天使之劍》的小遊戲已經做好,只是沒上。”

——“輕度的小遊戲不比RPG等重度遊戲,哪怕重合度很高也可以大家一起玩,並且小遊戲的流量獲取已經越來越難。”一家發行表示,輕度的小遊戲已經沒必要做了——“做100萬DAU,一天只賺幾萬,做來幹嗎?當然這對於小團隊還是有意義的,但對於背後有資本的中大型公司沒有太大意義。”

遊戲陀螺調查瞭解到,中小團隊如果自己上線小遊戲獲取流量已經變得越來越難,而不少都把遊戲代理給發行,而目前與發行合作分到手的流水分成分到手的很多連10%也沒有,不過對於中小團隊而言,或許起碼還是可以接受的。

小遊戲變化太快,中小開發者力不從心

“小遊戲變化太快了,計劃完全被打亂了。方向一錯就白搞了。”——這是開發者A的感嘆。“正在做著做著,突然發現有人跟你做同一方向的,並且做得比你好的,已經上線了——最怕就是這樣的撞車。”而由於大廠的快速跟進,中小開發者的開發速度顯得有些心力交瘁。

他還指出,部分開發者仍然有投機取巧的想法,這些都很難長久——“身邊有個朋友的打法:看頭部廠商做什麼就抄哪個,但一旦有玩家上去舉報你就下架完蛋了。創意玩法遊戲不能抄。”

而另外一家做小遊戲的發行C則感嘆:

小團隊,想要在小遊戲做出爆款非常難——“未來會怎麼樣?不知道,非常之彷徨。我們原本想把我們的多款遊戲做成合集,變成流量池,但這種打法已經很難。因為已經出現一些流量中心了,依靠買量堆起來的,太快、太捨得花錢。

價格不斷飆升,單款產品一個月1000萬買量成本!

小遊戲發行H告訴遊戲陀螺,小遊戲的廣告主要通過廣點通變現。而遊戲陀螺也瞭解到,一家小遊戲平臺現在有三四百萬DAU,一天收入三十萬到五十萬之間,但一天買量就要花三十萬。如此折算下來,則一個月的買量成本也在一千萬上下。而遊戲陀螺另外諮詢了一家已經上線的重度小遊戲,其廠商高層告訴筆者,一個月的買量成本需要一千萬。

“現在小遊戲的流量價格還算便宜,約一塊錢一個用戶,等37等流量廠商來了,馬上把這個門檻提高十倍,直接用資金、包量的打法輾壓——固化,紅海,跟當年的頁遊路徑是一樣的。”

小遊戲依舊是風口,但小團隊已經沒有太多機會去試錯了

最大感受:被套進去了。小遊戲不能說是風口,對接門檻有點高,不過硬核那邊的輕遊戲其實也是。”開發者A表示:“世界變得太快,小遊戲的活躍與整個盤子其實最近有所下跌,接下來重度遊戲靠買量。總體這個行業,其實很艱難。

他指出,由於政策與環境的不斷改變,有些團隊把開發好的小遊戲也不想改了,直接甩給其他渠道獨代拿一筆不多的錢就算了,“身邊有很多朋友一腔熱血扎進來,甚至辭掉上百萬年薪的大廠工作,但我認為,現在的小遊戲是很難養活團隊的。”

遊戲陀螺認為,對於小遊戲中小開發者的突圍之路:做出精品給騰訊代理,似乎越來越成為獨木橋。而對於遊戲類型,獨立遊戲有機會,但內容深度,能不能壘起DAU是個問題,另外,小遊戲的內容消耗太快,付費同時也是個問題。

遊戲陀螺通過調查走訪感受:總體而言,小遊戲沒有停滯,相反發展得很快,業界還是非常之看好。但目前這個階段,有許多的變化與不確定因素,大家都在摸索,而中小團隊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與機會去試錯了。

單款產品一個月1000萬買量成本!小遊戲進入重度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