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上的十字軍東征,跟成吉思汗西征歐洲有哪些異同之處?

蒼瀾鴻烈

十字軍東征和蒙古人的西征,是本質上截然不同的兩種行為。儘管雙方的出發點在某些層面上有類同之處,但差異非常明顯。

十字軍的起源是拜占庭皇帝向西方拉丁教會的求援。希望獲得一批歐洲職業軍事力量組成的僱傭軍,幫助自己收復小亞細亞半島的領地。當然,為了誇大其詞的宣傳宗教意義,十字軍很快就成為了以聖城耶路撒冷為目標的行動。這讓十字軍從一開始就宗教意味濃厚。


隨著時間的發展,拜占庭帝國不僅不再給予十字軍以必要的幫助,甚至還暗中同穆斯林軍隊勾結,希望能夠消滅十字軍。而十字軍通過前兩次的東征經歷,不僅發現拜占庭人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還發現大量的穆斯林軍隊在拜占庭境內對自己肆意發起突襲。雙方的關係基本上鬧僵,而讓十字軍中的野心家們佔據了聖地沿海土地建國。

此外,十字軍中的成分也非常複雜。從牽頭的一些地方軍事貴族,到很多出於宗教道義而參加的國家君主,還有很多志願者和純粹為錢而戰的僱傭軍。所以很多十字軍在完成自己的戰鬥後,都會選擇返回歐洲。這當中既有很多平民階層的僱傭軍,也有很多貴族。真正留下的人數不多,往往繼續招攬僱傭軍來定期服役,獲得必要的軍事支持。

蒙古人的西征就有很大不一樣了。

就和十字軍東征一樣,蒙古西征最早是由偶然事件引發的。包括為了追殺逃跑的乃蠻部落領袖屈出律,而進攻今天的西域和七河流域一帶,消滅了末代西遼政權。之後也是因為偶然事件而與花剌子模人發現了大規模戰爭。由於一直無法徹底殲滅花剌子模王子扎蘭丁的勢力,又繼續向西追擊到波斯以西的地方。


此後,蒙古西征的性質就單純的成為了習慣性的征服。這是由遊牧部落傳統習慣法所決定的事情。包括了子嗣成年後就要分家去尋找自己的領地這樣的習俗。也包括了成吉思汗時代就留下的征服四方野心。這個野心隨著他們對花剌子模的勝利,便的越來也大,打擊面也擴大到了烏拉爾山區和高加索一帶。

所以,蒙古西征其實是沒有限定戰略目標和範圍的擴張。這和十字軍東征時對聖地及周邊地區的精確,很不一樣。


十字軍雖然在後來發現應該打擊埃及這個穆斯林勢力大後方,並陰差陽錯的佔領了塞浦路斯與君士坦丁堡。但同蒙古人的“漫無目的”相比,還是算不上什麼大範圍。


米南德王問道

首先說,兩場戰爭的初衷都並非是開疆擴土,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大,而是一場純粹是各國曆史上最為奇葩理由的戰爭。而且最終都並沒有達到佔領的目的,十字軍並沒有實際佔領聖城耶路撒冷,而成吉思汗苦心建立的四大汗國也很快從版圖上消失了。

首先說,十字軍東征是一場宗教戰爭,是與伊斯蘭教紛爭信仰的戰爭,並非是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作為代價,而直接奔著聖城而去。是要改變普天下人信仰的一場戰爭。這種守衛宗教純潔性的戰爭,完全是一種違背了人類對戰爭基本理解的戰爭模式,至少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這樣規模的宗教戰爭。

而成吉思汗的西征,完全是一場掠奪似的戰爭,所到之處都變成了一場血腥的屠殺,但是所到之處蒙古並沒有設立行政機構對當地進行管理,這就是為什麼成吉思汗建立了幾大汗國,但很快這些汗國就在地圖上消失了的原因。

十字軍東征的時間跨度比較長,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而成吉思汗的西征歐洲各國的時間非常短,只有幾十年的時間。

還有一點相同就是,無論是十字軍東征還是成吉思汗西征,都給所到之處帶來了莫大的災難,成為了人民心中的夢魘。

不過這兩場戰爭越來越從根本上停止了對疆域擴張的一種可能性和想法,而是越來越向精神層面意義上所形成的戰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