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古老的地名文化

據舊志載:遠在西周(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為追念先王之恩德,將黃帝后裔分封到祝(現禹城、齊河、長清一帶),名曰“祝國”,城址現長清縣東北30裡濟南西郊的古城村。後郡稱祝柯,春秋時諸侯“盟於祝柯”就在此地,自此出了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郡置縣,改為祝柯縣,縣址依然。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稱祝阿縣,縣址未搬遷。

禹城:古老的地名文化

北魏皇興三年(公元469年),縣址由古城村遷至阿陽城(現禹城火車站楊城子)。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祝阿縣改名禹城,縣址依然。唐玄宗皇帝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縣為禹城縣。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為阻安史叛軍,決黃河以阻,禹城被淹沒,城址搬至遷善村(臥牛鎮)。而且專名“禹城”,內涵深遠,與大禹治水聯繫在一起,相對穩定,歷代傳承,且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禹城:古老的地名文化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歷經滄桑,興衰更替,在與自然、生產的鬥爭中,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地名文化,在創建美好家園的同時,先後建立了1058個自然村,對全市行政駐地自然村的考證和統計分析,在1058個自然村中,千年以上的370個(其中秦漢時代建村的有70個);在1000年以下,500年以上建村的有430個;禹城500年以下建村的有258個。

其內有歷史原因:時至明代,黃河大徙漫流,加之瘟疫兵災,境內人口銳減,縣誌記載:“人十死八九”,境絕炊煙,屍橫遍野,千里赤地,滿目淒涼,災害過去,路靜人稀,故自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都有大批移民,從山東諸城縣槐樹村、山西洪洞縣大槐下、北京密雲縣遷來,散居在“新墾13個村”中。

禹城:古老的地名文化

禹城位於黃河流域下游——魯西北大平原。市境地勢平坦,由於古黃河氾濫流徙,由南向北流經市境入海,因此形成自西南至東北緩緩傾斜之勢,所以極目遠望,除村莊樹木外,皆無障目之物,依此形成了平原多河之特點;境內河渠密佈,禹疏九河之徒駭河是主幹河流,發源於河南省,注入渤海,境內流域37.6公里,另有德惠新河、趙牛新河、趙牛河、禹臨河等。

1971年在徒駭河上修建了南營大閘,翌年又建成了潘莊引黃總乾渠,經多年治理,河流成網,灌溉便利。禹城悠久的大禹治水典故,平坦的土地,密集的河流,明代大量的移民,是很多村莊得名的依據,形成了禹城地名語詞文化豐富多彩之一大特色。

(一)以大禹治水典故命名的

大禹治水的年代,正是禹城原始社會由氏族部落向文明社會轉化的階段,因此古今以其命名的建築物有禹跡亭、禹王亭博物館、禹王亭酒系列、大禹龍神集團、禹王公司、禹王牌尿素磷肥;以及大禹當年登丘望水,一望十里的十里望村等。

(二)依據古城鎮命名的

莒鎮、倫鎮、城子坡、楊城子。

(三)根據古戰場得名的

南營、簸箕營、史張營、辛寨、王家寨、魏寨等。

(四)以古墳墓得名的

如北丘、前後冢子、石門王、九女冢等。

(五)依據自然地理形式得名的

月牙灣、漯河、楊河套等。

(六)依據寺廟庵堂佛殿建築得名的

房寺、劉家寺、紅廟、庵上、白衣堂、石佛寺、草寺、九聖廟、薛廟、孫堂等。

(七)依據樓臺亭閣得名的

崔家樓、賈樓、田家樓、吳樓、程樓、孫樓、宿家樓、朱亭子等。

(八)依據姓氏得名的

欒莊、牟莊、顏莊、王莊、李莊、朱莊、孫莊、祁莊等。

(九)以道路、橋樑、驛站、路口得名的

劉普站、路口、御橋韓、管道張、徐橋、張漢橋、西大橋等。

(十)依據吉言嘉語得名的

龍王李莊、來鳳店、馮旺莊、茂盛張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