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汗國與東西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是什麼關係?

呵呵255635607

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次子孛兒只斤·察合臺創建,是蒙古汗國四大汗國之一;東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第七代孫禿黑魯·帖木兒汗創建,奉明朝為宗主國;西察合臺汗國是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臺的後裔孛兒只斤·答失蠻創建,是一個屬臣控制的傀儡政權;葉爾羌汗國是孛兒只斤·察合臺的後裔賽依德創建。雖然這些汗國基本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後裔創建,但彼此之前的關係,悅史君一條條來明晰。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把畏兀兒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間的草原地區,分封給了次子孛兒只斤·察合臺,這就是察合臺汗國的雛形。

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孛兒只斤·察合臺去世,遺命自己的孫子孛兒只斤·哈剌旭烈繼位。

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蒙古汗國大汗孛兒只斤·貴由與孛兒只斤·察合臺的第五子孛兒只斤·也速蒙哥親善,廢黜了孛兒只斤·哈剌旭烈,冊立孛兒只斤·也速蒙哥為察合臺汗國可汗。

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孛兒只斤·蒙哥繼位為蒙古汗國大汗,因之前察合臺汗國可汗孛兒只斤·也速蒙哥反對他,就支持孛兒只斤·哈剌旭烈回國奪取汗位。孛兒只斤·哈剌旭烈在途中去世,他的妻子兀魯忽乃殺死孛兒只斤·也速蒙哥,擁立自己的兒子孛兒只斤·木兒剌沙為可汗。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蒙古汗國大汗孛兒只斤·阿里不哥支持的孛兒只斤·阿魯忽繼承察合臺汗國可汗,孛兒只斤·阿魯忽娶兀魯忽乃為妻,維持汗國穩定。

南宋鹹淳二年,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察合臺汗國可汗孛兒只斤·阿魯忽去世,兀魯忽乃重新擁立自己的兒子孛兒只斤·木兒剌沙為可汗。因因未經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同意,孛兒只斤·忽必烈派孛兒只斤·八剌回國奪取汗位,孛兒只斤·八剌貶孛兒只斤·木兒剌沙為管理王室狩獵的長官。

南宋鹹淳七年,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孛兒只斤·八剌去世,窩闊臺汗國可汗孛兒只斤·海都先後擁立孛兒只斤·察合臺的後人孛兒只斤·聶古伯、孛兒只斤·禿裡帖木兒、孛兒只斤·都哇為可汗。

元朝大德十年(1306年),孛兒只斤·都哇病逝,孛兒只斤·寬徹、孛兒只斤·怯伯、孛兒只斤·也先布花、孛兒只斤·篤來帖木兒先後繼承汗位。

元朝至治元年(1321年),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為"蒙兀兒斯坦",西部稱為"馬維蘭納兒",局勢陷入混亂。

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察合臺汗國末代汗王哈贊汗被屬臣合扎罕弒殺,合扎罕擁立孛兒只斤·窩闊臺後裔孛兒只斤·答失蠻為西察合臺汗國第一任可汗。

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成吉思汗第七代孫禿黑魯·帖木兒汗在阿力麻裡被擁立為可汗,成為東察合臺汗國第一任可汗。

元朝至正九年(1349年),合扎罕又廢殺答失蠻汗,立孛兒只斤·察合臺後裔孛兒只斤·拜延忽裡為汗。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東察合臺汗國可汗禿黑魯·帖木兒汗佔領西察合臺汗國,使東察合臺汗國、西察合臺汗國得到短暫的統一。

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禿黑魯·帖木兒汗去世,也裡牙思火者、黑的兒火者先後即位,汗國漸衰,形成許多割據政權。

西察合臺汗國趁機復國,但在烏蒙古族貴族帖木兒的控制下,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西察合臺汗國滅亡,帖木兒帝國建立。

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東察合臺汗國被孛兒只斤·察合臺後裔賽依德創建的葉爾羌汗國推翻。

從上述內容,悅史君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第一,東察合臺汗國、西察合臺汗國、葉爾羌汗國,都是從察合臺汗國中分裂出來的。

第二,東察合臺汗國、西察合臺汗國直接傳承自察合臺汗國。

第三,東察合臺汗國曾經短暫兼併西察合臺汗國。

第四,葉爾羌汗國直接傳承自東察合臺汗國。

第五,葉爾羌汗國與西察合臺汗國沒有關係。


歷史這樣說

簡單來說,東西察合臺汗國是察合臺汗國的繼承者,而葉爾羌汗國是東察合臺汗國的繼承者。察合臺汗國創立於1224年,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嫡次子察合臺的封國,建立在原本的西遼故土之上,後來有所擴大。大致範圍東起吐魯番、羅布泊,西到中亞阿姆河,南到帕米爾高原,北到阿爾泰山。

察合臺的兒子木阿禿幹原本是成吉思汗最寵愛的孫子,但卻意外戰死。察合臺不願意違背父親的意願,所以就將汗位傳給了木阿禿乾的兒子哈喇旭烈。


直到14世紀初期,居住在察合臺汗國西部河中地區的蒙古人,迷戀城市生活紛紛改信了伊斯蘭教,察合臺末代汗王合贊汗被屬臣巴魯喇斯家族的合扎罕殺死,察合臺汗國分裂。汗國東部形成了以朵霍刺惕部異密(貴族封號)擁立察合臺後代所建立的“東察合臺汗國”。1348年禿黑魯帖木兒在阿克蘇稱汗。


而控制汗國西部的合扎罕,立窩闊臺(成吉思汗嫡三子與繼承人)後代答失蠻為傀儡大汗,建立“西察合臺汗國”。1349年又殺死答失蠻,立察合臺汗國第九位汗王篤哇的孫子拜延忽裡為大汗。

而後來的葉爾羌汗國是由察合臺後裔,東察合臺汗國的滿速兒汗的弟弟賽義德於1514年,所建立的國家。

東察合臺汗國第12任大汗阿黑麻將都城遷移到吐魯番,他的兒子滿速兒在他死後於吐魯番繼承汗位。然而因為烏茲別克人南侵,帖木兒王朝於東察合臺汗國幾乎崩潰,

1514年流亡喀布爾的賽義德(滿速兒的弟弟)召集人馬攻入南疆地區,最終稱汗建立葉爾羌汗國,與北方的滿速兒政權對峙。

1543年,滿速兒汗死,他的兒子沙罕也死在了與瓦剌的戰鬥中,而當時的葉爾羌汗國第三代汗王阿卜杜克裡木出兵東察合臺汗國,真正統一,完整的葉爾羌汗國誕生。

東西察合臺汗國都是察合臺汗國的繼承,而葉爾羌汗國是東察合臺汗國的繼承者。

我是澹奕歡迎各位一起交流看法,謝謝。


澹奕

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的封國。

察合臺,其實是成吉思汗的嫡長子,因為朮赤是蔑兒乞人的孩子,所以察合臺是很有希望繼承蒙古大汗位子的。但是,察合臺正因為繼承權問題和朮赤鬧得很不和諧,影響了蒙古的整體團結,結果成吉思汗反而猶豫了,思量再三,最終將汗位傳給了最不起眼的老三窩闊臺。

但是,成吉思汗也並沒有虧待朮赤和察合臺,在蒙古“第一次西征”結束後,成吉思汗將大片的新徵土地分封給了這兩個兒子。朮赤的,就是後來的欽察汗國;而察合臺的,就是後來的察合臺汗國。

在蒙古“四大汗國”裡面,窩闊臺汗國的壽命是最短的,最長的,就是察合臺汗國。察合臺汗國的最初封地在天山南北及今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地區,都城在阿力麻裡(今新疆霍城)。

蒙古諸王分佈

察合臺汗國最早和窩闊臺汗國的關係非常不錯,但和欽察汗國關係非常惡劣。後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都站在阿里不哥這一邊,他們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忽必烈,因此後來這兩個汗國和元朝關係非常緊張。

忽必烈稱帝后,窩闊臺汗國的大汗海都出於共同的利益,出面調停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的關係,他們3個竟然結成了一大陣營,和忽必烈的元朝、伊爾汗國(忽必烈的三弟旭烈兀之國)進行對抗。

忽必烈組織大軍和海都聯軍大戰,結果將海都打傷致死,察合臺大汗篤哇膝蓋中箭癱瘓,聯軍崩潰。篤哇於是向忽必烈求和,然後趁窩闊臺汗國內亂之機,以支持海都的兒子察八兒為汗的名義侵奪窩闊臺汗國的土地,窩闊臺汗國由此處於察合臺汗國的統治之下。

後來,察八兒想復國,發動了內亂,結果遭遇失敗,最終不得不投靠了元朝,窩闊臺汗國就此覆滅。

篤哇死後,察合臺汗國也出現了分歧,一個兒子也先不花堅持遊牧生活,於是留在了阿力麻裡;而另一個兒子怯別則堅持農耕生活,於是遷到了河中的撒馬爾幹,察合臺汗國形成了東、西兩個大汗。東部以阿力麻裡為中心,包括喀什、吐魯番一帶;西部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統治河中地區。如圖:

察合臺汗國分裂

其中西部這一支又叫“馬維蘭納兒”,逐漸開始伊斯蘭化,形成了後來的西察合臺汗國;東部這一支叫“蒙兀兒斯坦”,保留了蒙古原有的風俗習慣,形成了後來的東察合臺汗國。

東察合臺汗國曾一度統一西察合臺汗國,但後來又被突厥化的蒙古人埃米爾·帖木兒(蒙古帖木兒較多,這個帖木兒很特別)和忽辛的兩個人控制了這裡,隨後,帖木兒和忽辛又打了起來,最終帖木兒勝出。帖木兒由此建立帖木兒帝國,並一路將伊爾汗國吞併。此時東方的朱元璋也才剛建立大明王朝不久,朱元璋只比帖木兒大7歲。如圖:

帖木兒帝國

而東察合臺汗國後來又遷都到別失八里和亦力把裡,所以又稱“ 別失八里國”和“亦力把裡國” 。結果他們被葉爾羌汗國取代,葉爾羌汗國又被瓦剌的準噶爾部取代,此時,東方已經進入清朝了。

準噶爾汗國

故事還沒完,帖木兒死後,帖木兒帝國陷入分裂,後來,帖木兒的一個直系後裔巴布爾,竟然向南發展,擊敗了印度北部的德里蘇丹等國(當年成吉思汗沒拿下的),接著又擊敗了印度半島的其它幾個國家,最終在印度半島上,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莫臥兒帝國。如圖:

莫臥兒帝國

我想說:成吉思汗當初沒完成的夢想,算是完成了嗎?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號“賨人客”。


蜀山筆俠

你是不是跟我有仇??你看看你要請我回答的問題。還能再難點不?我歷史考試38分,還抄了一道題。一次比一次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