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學 教師風采《規矩和愛》

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學 教師風采《規矩和愛》

今天,秋高氣爽,我們四年級語文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順利進行,我的公開課被安排在上午第三節,我一方面擔心孩子們的精神狀態,另一方面害怕他們不懂課堂規矩,因為我剛接任新班級,畢竟我和孩子們相處還不到一個月。

美妙的音樂鈴響起來,上課了!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聽課的老師們已落座安定,孩子們都臉朝左方伏在桌面上休息,靜靜地等待上課,教室裡鴉雀無聲,我暗自喜悅,本來難掩緊張的內心慢慢平靜如初。班長髮號施令,孩子們齊刷刷地站起來,個個像解放軍叔叔一樣挺拔肅立,禮貌地向我敬禮問好,又齊刷刷地輕輕落座,雙手左下右上五指併攏疊放在桌面上,眼睛一動不動盯著正前方。哇!沒有桌椅響動,沒有文具散落,更沒有竊竊私語,和平時課堂常規嚴格訓練的情形一模一樣!我面帶笑容,放下警惕,手拿教本,開始講課……幾抹陽光像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落進教室,霎時,整個教室更加寬敞亮堂,專刊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大字在金光的輝映下更加耀眼奪目,孩子們的小臉蛋也像盛開的花朵般可愛誘人。我的講課一步一步深入,在我的要求和指導下,孩子們一會兒低頭看書,拿筆寫畫;一會兒抬頭看我,若有所思;一會兒手捧課本,感情朗讀。他們或凝神諦聽,或舉手示答,一舉一動循規蹈矩,整齊劃一。我陶醉在課文的故事中,更陶醉在孩子們嚴肅認真的眼神裡……我感覺,我不是在上課,我是在盡情地釋放心靈,我是在幸福地享受生活……

老師們一邊嘖嘖稱讚,一邊討教經驗。孩子們的表現,尤其是課堂常規、上課規矩的展示,讓我喜不自禁,看來,一個月的嚴格訓練沒有白費,一個月的汗水澆灌有了成果。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紀律能創造集體的美。”只要按照規矩來做,就一定能擁有和諧的集體。其實,沒有不能做規矩的孩子,只有不願用心教孩子做規矩的父母和師長。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孩子們進學校,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學守規矩,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責無旁貸。

我們的學校生活離不開規矩,規矩讓我們的學校生活充滿詩情畫意。每天迎著晨曦,走進熟悉的校園,看著熟悉的身影,耳聽熟悉的聲音,美好的一天開始了。還沒進教室,先聽到書聲琅琅,值周的小幹部早早地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輪流的值日生正賣力地打掃衛生,讀書的讀書,勞動的勞動,各就各位,這時,走上講臺,怡然自得的感覺甚是美好。走進辦公室,翻開熟悉的教本,或伏案備課,或查找資料,或談笑風生,安閒而充實;下課了,歡騰的校園喧鬧而和諧,孩子們手牽著手轉圈圈,頭靠著頭做鬼臉,他們就這樣笑著、跑著,在嬉戲中成長;放學了,一行行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互相禮讓,文明出行,是學校最美的景緻。當你略顯疲憊的結束一天的工作,再到教室看看,乾乾淨淨的地板,整整齊齊的桌椅,一塵不染的講臺,還有疊成方方正正的抹布,一切都會讓你有說不出的滿足和幸福。是啊!一天天,一年年,多少個平平安安的日子,孩子們長大了,迎來了又送走了,我們始終如故,以滿滿的愛,陪伴孩子們生活著,雖然微小、平常,但卻有序、溫暖,這已經足夠。

規矩就是遵守紀律,規矩就是培養好習慣,規矩就是默默的愛。在學校,老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就是孩子們學規矩的活教材,古人曰:“禍患常積於忽微”,我們必須睹微知著,不遺鉅細。一個時間觀念極強,遵守誠信,穿著整潔的老師,她的孩子也會到校極早,說到做到,講究衛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時無聲的的確確要勝過有聲。記得每個學期期末寫評語之前,我總要拿直尺打好行格再認認真真寫作一小段話,這個習慣從參加工作那天一直持續到現在,我相信自己還會一如既往堅持這樣做,直到我離開工作崗位的那一天,在現在如此瘋狂的網絡時代,或許很少有人像我這樣任性了,但我仍然不會放棄這份對孩子們最特別的愛。習慣一旦養成,便是品質,便是摯愛,便是終身。一個有規矩的老師,必然是愛自己的,必然是愛生活的,必然是愛孩子的。如果說規矩是圓,那麼愛就是圓的半徑,愛有多深,孩子們生活的圓圈,就有多大。孩子們需要愛,更需要規矩,規矩是愛的規矩,愛是規矩的愛,只有有規矩的愛,才能讓孩子們學會謙卑和自信,只有規矩和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們的未來……

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學 鄧衛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