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剛剛踩二本線,是報三(本)還是專(科)?

隨著各省一批、二批志願填報已經接近尾聲,不少家長私信問我:孩子今年高考剛剛踩二本線,是報個三本好呢,還是報一個專科?這個問題很落地,畢竟對於這部分剛剛過二本線的考生而言,挑選二本院校的空間被壓縮的很小,可供挑選的好專業也少之又少。因此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剛剛踩二本線的考生是報三本好呢,還是專科好?

一、三本重理論,上升空間大,成本高

高考成績剛剛踩二本線,是報三(本)還是專(科)?

本科生接受的大部分是通識教育,也就是“通才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科內容(除專業課程外)與二本無太大差異。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方向廣泛,侷限性小。此外三本生畢業後也可以選擇考研或報考公務員,要知道現在考研或者是報考公務員最低門檻也是本科學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咬著牙也要孩子讀三本的原因。

高考成績剛剛踩二本線,是報三(本)還是專(科)?

最後,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那就是三本的費用要比專科院校高出一大截兒。目前,國內三本的學費少則一年一兩萬,多著四五萬。要知道本科是四年制,這樣算下來培養一名本科生至少要十幾萬。對於很多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二、專科重技能、就業選擇面窄,成本低

高考成績剛剛踩二本線,是報三(本)還是專(科)?

專科教育的一大特徵就是以培養一線技術人員為目標,在學校設置的課程中,理論層面的課程較少,更多的是偏向於落地、實踐的技能型課程培訓。畢業後,學生大多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緊密結合的工作,擇業的指向性較強!

高考成績剛剛踩二本線,是報三(本)還是專(科)?

另外,國內專科大多采用2+1模式,就是前兩年在學校接受技能培訓,最後一年去工廠實習。每年的學費大該也就四五千,這樣說來,培養一名專科生有個一兩萬就夠了。對於那些經濟水平一般的家庭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很好的選擇。

無論是報考三本還是專科,都是因人而異的,需要綜合各方面考量,切不可一刀切。各位親愛的網友,如果你剛剛踩二本線,你會怎麼選擇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