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汽車智能化壟斷格局尚未形成,換道超車機會在哪?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智能汽車作為電子信息、網絡通信與汽車產業跨界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新興領域,正成為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國家戰略重要的突破口之一。發展智能汽車是推進建設製造強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重要載體;是培育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等經濟領域新增長點和新動能的重要體現;是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個具體舉措。

汽車智能化發展為我國

迎來換道超車機遇

隨著人工智能、計算架構、5G通信、互聯網與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並與傳統汽車工業融合創新,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新趨勢。未來汽車不僅將成為個人出行更加安全、愜意的交通工具,使城市交通管理更智能高效、安全便捷,還將成為移動的智能空間,為乘客提供工作、社交、娛樂等方面的豐富服務,催生和帶動眾多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目前來看,汽車智能化帶來的技術路徑、設計架構、商業模式等重大變革,對於全球各國來說機會均等,尚未形成統一的技術路線和壟斷格局。

我國是全球少數擁有全產業鏈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的國家,具備較好的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基礎;5G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國際領先優勢;北斗導航、高精度地圖、信息安全等初步形成自主技術和產品體系;移動互聯網、雲計算與大數據領域與世界同步;特別是在智能電動汽車方面,因為規避了傳統汽車技術零部件、專利標準等壁壘,與國際發展基本同步並具有應用優勢。因此,我國應把握汽車智能化變革的機遇,打破長期以來的發展路徑依賴,主動作為,謀劃換道超車。

新型體系架構

推進汽車智能化發展

汽車智能化的關鍵在於構建具有感知、計算、通信、決策等功能的新型體系架構,設計具備數據融合、高速計算、智能決策、協同控制能力的智能計算平臺。智能計算平臺是指基於高性能芯片和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構建的整車計算控制核心,能夠實現車輛狀態判斷、行為決策和整車控制。如果說發動機是傳統汽車的心臟,那麼智能計算平臺則可稱為智能汽車的大腦。人工智能、5G通信、新型顯示、增強現實、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都將基於這一平臺找到新的承載點和典型應用場景。據高盛預測,短期內車載計算平臺將佔據整個市場規模的25%左右,成為未來產業鏈條的核心和價值核心,將重塑產業格局的戰略制高點。

我國在汽車智能計算平臺

方面面臨巨大挑戰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由於產業基礎薄弱、技術積累不足,相關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機制,我國汽車電子智能化新型架構體系發展仍然面臨較大挑戰,汽車智能計算平臺整體發展落後國外,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另一方面,國內軟件開發商尚未完全掌握應用於汽車輔助駕駛(ADAS)的軟件平臺解決方案,智能網聯汽車各類控制器設計所需的設計工具、程序庫被國外企業和科研機構主導。國內企業普遍基於主流平臺進行軟件的二次開發,獨立開發、更新和維護的能力嚴重不足。

構建深化合作、開放共享

汽車電子核心產業生態

智能汽車作為跨界融合的新興產業,其發展離不開多方的共同參與。

一方面,需要強化部門、行業和地方間的協同合作,集中力量突破關鍵環節,統籌推進核心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測試驗證、應用示範與產業化,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合力推進的良好環境。

另一方面,推動產業合作、平臺互通、系統互聯,鼓勵各類要素資源集聚、開放、共享,提高配置效率,以智能計算平臺為核心,帶動車載計算芯片、高精度傳感器、毫米波與激光雷達、智能控制器與執行器、電控系統、車載操作系統、5G通信、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等核心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打造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配套體系,構建電子、通信、汽車、交通、服務等融合發展的自主產業生態。

作者溫曉君,系賽迪智庫軟件產業研究所副所長

赛迪智库:汽车智能化垄断格局尚未形成,换道超车机会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