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定投有個重要的選項,你可能不知道

在做定投的時候,分紅方式的選擇往往被大家忽略。

甚至很多人在開通一份定投後,壓根就不知道還有選擇分紅方式這回事。

因為,在很多基金銷售機構開通定投的界面上,沒有這個選項。

一般而言,在做定投的時候,除了設置定投基金、定投金額、扣款週期(天、周、雙週、月)之外,還有收費模式(前端、後端)和分紅方式(現金分紅、紅利再投資)。

然而,選項愈多,疑問愈多,為了快速促成交易,收費模式和分紅方式很多時候都被基金銷售機構設置為默認值——前端收費、現金分紅。

現階段,很多基金前端收費模式有較大優惠幅度(比如0費率、1折購基),因此相較後端收費而言,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而現金分紅之於定投,也許並不是一個理想選擇。

直接給出我們的建議:定投應該選擇紅利再投資。

基金分紅的兩種形式,現金分紅就是分現金,紅利再投資就是分基金份額。

如果你對基金分紅不太瞭解,我們之前有篇文章詳細介紹過:《1091億!近9年最慷慨!基金分紅最全Q&A》

為啥呢?

有三個理由:

選擇紅利再投資,收益高很多

下面這張圖顯示了紅利再投資的威力。

做定投有個重要的選項,你可能不知道

這張圖來自於美國著名的投資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

1960年12月,投資10000美元於標普500指數,僅算股價的漲幅,到2016年12月,這筆錢將增長為38萬美元(標普指數差不多就翻了38倍);

但如果你將股票分紅再投資於標普指數中,這筆錢在2016年底將高達212萬美元(212倍)。

不僅是美股,A股也是一樣。

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是大家熟悉的指數,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們還有兄弟——滬深300全收益指數、上證50全收益指數。

有啥區別呢?

我們通常在行情軟件上看到的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都是價格指數,在成分股分紅派息時,價格指數在除息日不予修正,任其價格自然回落。

而全收益指數在計算時,是將成分股的分紅再投資到指數的成分股上。

比較一下:

做定投有個重要的選項,你可能不知道

滬深300全收益(白)VS滬深300

做定投有個重要的選項,你可能不知道

上證50全收益(白)VS上證50

我們再用具體的基金做一個測算。

某指數基金,2003年9月30日成立以來截止2017年底累計分紅22次,每10份基金分配紅利總額15.980元。

從成立之日起開始定投,每月第一個交易日扣款1000元,一直到2017年12月31日。

如果分紅方式選擇現金分紅,合計現金分紅96482元,定投收益率為74.63%;

如果選擇紅利再投資,定投收益率為107.82%。

注:數據來源wind,不考慮手續費,上述為根據歷史數據進行的測算,不代表真實收益,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業績表現。

這就是紅利再投資的力量啊!

紅利再投資是另一種定投

再回到定投的本質:規避投資擇時這一難題,分批投資、均攤成本。

那麼,在投入相同資金的情況下,累計的基金份額越多,單位份額成本就越低,收益率就越高。

所以,可以把紅利再投資看做一種定投,不定期不定額的定投。

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紅利再投資顯然要比現金分紅能夠累計更多的基金份額。

紅利再投資可以省點申購費

如果一邊定投,一邊現金分紅,相當於把基金資產拿出來,又通過基金定投投資進去。這樣等於白白浪費申購費。

而紅利再投資不需要額外收取費用,相當於幫你省了申購費。

舉個栗子:

定投某隻基金,每月1000元,某日分紅1000元。

如果你選擇的是現金分紅,下個月扣款1000元,相當於又把這分紅的1000元投入進去,你是前端收費,還要扣你申購費。

而如果你選擇的是紅利再投資,也是把1000元買進去,但是沒有申購費。

做定投有個重要的選項,你可能不知道

基於以上三個理由,紅利再投資看起來要比現金分紅更勝一籌。

如果你已經開通了定投,但分紅方式不是紅利再投資,沒關係,可以在基金交易界面——“修改分紅方式”中進行修改。

做定投有個重要的選項,你可能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